两个小时的发布会,除了推出800V和碳化硅平台,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的登场韶光也大都在为翱翔汽车和机器马做宣讲,其间更是放言,翱翔汽车要在2024年量产、价格掌握在百万元内。
新造车主沙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蔚来、空想汽车等同航道选手在快速扩展,补充技战术资源,小米、百度等科技巨子也开始集结造车,传统车企也奋而转型,力推独立子品牌。而小鹏汽车看起来彷佛“心有旁骛”。
小鹏汽车将这些非干系家当布局称为“生态协同”,小鹏主体可以为机器马输出算法,可以为翱翔汽车供应制造和发卖支持,双方还可以在动力、仿生学等领域产生协同。

“这是一个大的宏不雅观计策的布局。”何小鹏见告36氪,“本日大家看到的东西很难跟小鹏关联,但是三到五年后,就可以看到一些比本日酷10倍的事情。”
这个故事不算陌生。行业领头羊特斯拉便是一家“不务正业”的公司,其CEO马斯克不仅在2002年就创立了太空翱翔公司Space X,也经营另一家地下隧道公司The Boring。如今,特斯拉承接了Space X们的科技光环,坐拥令人垂涎的品牌溢价,第三季度中,特斯拉整车毛利率高达30.5%。
海内的新造车们,彷佛也在探求自己的“Space X”。
技能光环投射的影子
新造车路径浩瀚,小鹏汽车是特斯拉的最早效仿者,这家公司自成立起就开始搭建自研智能化技能团队,并在今年春节推出阶段性成果—高速导航赞助驾驶功能NGP。
“这标志着小鹏汽车已成为中国唯一完玉成栈自研的车企。”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业务副总裁吴新宙在发布会上总结。
这不算溢美。蔚来和空想汽车虽然都在搭建自研团队,但起步慢了一拍,相应的成果还未正式交付。蔚来的下一代智能驾驶NAD还在襁褓之中,空想汽车自研的NoA导航赞助驾驶要延期到年底推送。
小鹏汽车不仅推出了高速场景下的导航赞助驾驶功能NGP,也交付了停车场的影象停车功能,即末了一公里的代客停车VPA。
而在“1024”当天,吴新宙又发布了一项新进展,小鹏汽车的城市NGP功能也将推出,韶光是明年上半年,只是受制于法规,不能全面铺开,须要分城市阶段性推出。
如果把自动驾驶的行驶区域拆分开,正是高速、城区和停车场三个场景来回交替。而小鹏汽车险些已经做出了根本的技能和产品框架。这一点,乃至不比特斯拉掉队太多。
就在近日,特斯拉分批推送完备自动驾驶FSD Beta版时,遭遇严重软件问题,马斯克不得不在推特发布,已经推送的FSD Beta 10.3版本退回到10.2。
无可厚非,小鹏汽车在技能投入和成果上,走在了前面。这也让小鹏汽车无需像蔚来一样,投入大量资源培植社群和做事体系,就将车型卖到30万元旁边。
但显然,技能光环在电动车市场投下的影子还不足大。自去年8月IPO以来,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一贯徘徊在10%高下,而蔚来、空想汽车都已达到行业主流的20%旁边。
何小鹏曾见告36氪,科技型造车公司短期内不须要太高毛利。但小鹏汽车追求利润的动作从未间断,其向下的策略是重整供应链,小鹏汽车副总裁Dennis在二季度电话会上表示,小鹏汽车运用了更低本钱的电池,大概让毛利率提升1.1%—1.2%旁边。
向上则是品牌升级,据36氪理解,紧随着机器马、翱翔汽车等生态业务发布后的11月,小鹏汽车就会有一次品牌升级策略。
从机器马到翱翔汽车,一系列硬核定位的产品发布,势必能让小鹏品牌中的科技属性更加浓厚。正如Space X带给特斯拉的光环加持。
“Space X”计策能成吗?
小鹏翱翔汽车的业务主体是小鹏汇天,在小鹏汽车投资之前,成立已有7年韶光,创始人赵德力是翱翔器行业的“追梦人”。据36氪理解,何小鹏与赵德力经快播创始人王欣牵线认识,何小鹏很快就以数千万公民币,买下小鹏汇天约80%股份。
何小鹏首先为小鹏汇天带来了大钱,在最近宣告的融资中,小鹏汇天得到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险些都是何小鹏的熟人。
机器马更是小鹏汽车孵化的嫡系项目,今年年中的组织架构调度下,原自动驾驶产品部总监肖志光转岗至深圳,操盘机器马项目。何小鹏表示,向机器马项目开放了自动驾驶代码,予以技能支持。
而对付小鹏汇天,小鹏汽车将供应工厂的制造和工程支持,同时共享渠道,为小鹏汇天供应发卖网络。
作为工业桂冠上的明珠,汽车的制造和工程能力对其他行业的赋能显而易见。马斯克的Space X借助汽车工业履历,一个月可以生产60颗卫星,这在传统的航天行业,险些弗成思议。
这一思路在SpaceX制造火箭时也能看到,当马斯克得知用于火箭整流罩内冷却的空调系统须要花费300万到400万美元时,决定用6台商用空调机组取而代之。
何小鹏的不雅观点类似,“一定要用汽车的工程和制造逻辑,而非消费品,来做智能机器人”,并自傲放言,小鹏汇天的翱翔汽车要在2024年实现量产,价格掌握在百万公民币之内。
有翱翔器行业人士向36氪表示,这个韶光表寻衅不小,小鹏汇天在何小鹏接手之后,原来的团队已经重组,不少技能板块须要重新搭建和打磨,走完正向设计流程后,还须要通过适航等监管审批。
而对付商业场景,该行业人士持乐不雅观态度,翱翔汽车有三大特点:一是由电驱动,与发动机驱动比较,更环保、易管理并且噪音小;前期须要翱翔员,后期可以自动驾驶;三是垂直起降,不须要跑道,运用处景更广泛。
仅从载人市场看,翱翔汽车的运用空间不小,可以运用在城市空中通勤、景区,以及道路基建不发达的东南亚等地区。但在海内,低空翱翔领域一贯受到严格监管,须要小鹏们一起推动政策变革。
何小鹏的生态计策或许不难实现,但仍须要当心的是,汽车主航道的竞争加倍激烈,缺芯片、缺电池等战役层出不穷,其精力和资源应该如何分配?
何小鹏也向36氪直言,“最近在机器人领域花的韶光比较多,翱翔汽车团队有不少抱怨,但是绝大部分精力还是会在小鹏汽车体系里面。”
而且,比较于横向的生态布局,小鹏汽车或许更该当夯实的,仍旧是汽车主体的关键底层技能。对此,何小鹏并未透露太多,只向36氪蕴藉表示,明年会有更多有趣的东西发布。
新造车头部公司走到2021年这个当口,资源和人才的虹吸力已经不再是问题,决定下一轮格局的关键是企业计策,这又与企业基因密切关联。小鹏汽车的基因是科技,生态计策是一手不难明得的明牌,很直接,但会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