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的大洋对岸,年仅18岁的亚当·赫根雷德正式起诉美国电子烟巨子Juul:吸食电子烟两年来,曾经出息无量的少年摔跤运动员被诊断出不可逆急性肺损伤,呼吸状态一落千丈、犹如70岁老人。
彷佛是在一夜之间,“狂飙突进”的电子烟,在环球多地被卡住了喉咙。
11月1日,《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布告》发布

“新硝烟运动”的最新战线显然落在了中国。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布告》,电子烟线上售卖和广告营销自即日起被全面禁止。
新规一出,不仅惊得岛上一不愿具名的老烟民手中IQOS一抖,“电子烟要凉”的预判也引得海内市场“哀鸿遍野”。
有人回忆起这一带有“原罪感”的行业在中国的磕绊发展,早在今年3·15晚会,就有从市场随机购买了8种电子烟烟液,送到干系控烟研究实验室认证。
结果显示:电子烟雾中存在数十倍至上百倍超过居室内空气最高容许浓度的甲醛、大量汽化的丙二醇及甘油。
更有朋友追溯至天下上第一款电子烟产品——中国药剂师韩力于2003年研发的“如烟”。
当年,“无痛楚戒烟”“先戒烟后康健”标语曾火爆一时,不少烟民认定了它“由高至低改换烟油、逐级肃清尼古丁依赖”的戒烟事理,以至于在2005年前后,如烟发卖额涨至10亿元公民币、销量超过30万支。
谁料2006年,媒体曝光如烟的戒烟效果造假,国家烟草专卖局实锤指认其宣扬失落实并有违科学,海内电子烟的第一波热潮就此沉寂。
韩力作为“电子烟之父”曾在受访时表示,最初设计电子烟的目的是为戒烟,但电子烟大得胜利后,又不得不试抽各种各样的电子烟来体验产品。
不出所料,戒烟梦碎成了渣;而“神仙们”尚在挣扎,普通人更是难辨良恶。
(图源:站酷海洛)
危害近年来,关于电子烟危害的学术研究并无“一锤定音”之论。直到这两年,“吸(电子)烟夺命”屡成现实。
据美国食药监局数据,截至2019年10月末,已有1888人利用电子烟具导致肺部传染,个中37人去世亡,年事最小者仅17岁。
电子烟的利用事理并不繁芜,它紧张由烟杆和含有尼古丁的烟弹组成,通过气流感应技能,电加热尼古丁烟油(由提纯的尼古丁液体和各种添加剂合成),传送气雾供给用者吸用。
单就“戒烟神器”这一行业标语来看,天下卫生组织(WHO)2014年发布的声明就说过,电子烟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戒烟方法尚无充分证据,毕竟其事情事理即将尼古丁液体汽化落后口,“这使电子烟同样具有康健风险”。
中国业界专家此前亦表明,“电子烟与传统喷鼻香烟的尼古丁成瘾性根本同等”。说白了便是,传统喷鼻香烟与电子烟之间,本不存在最优解。
而电子烟单方面让人细思恐极的是,目前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利用方面颇为随性,详细“伤身”到什么程度,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完——
有媒体曝出,海内尼古丁规模化生产均选择烟叶提取的方法,也即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并不直策应用香烟厂烟叶,而以其生产废物代之,诸如不合格的烟叶、烟叶废渣等尽在个中。
尼古丁之外,据美国科研职员对两州、86名肺损伤患者利用过的234种电子烟设备的调查:电子烟喷雾器统共开释出31种有害化学物质,部分样品中铬、铅、镍、锰等重金属含量靠近或超过了安全值。
当然也有“一击致命”的可能:作为利用锂电池的电子产品,电子烟电池爆炸时(烟民表示并不罕见),裤兜、床头电子烟上可溘然喷火、下能电光四射。
“普通烟特殊不康健,电子烟一样平常不康健”。对付“质量、身分随机”的电子烟,像抽盲盒一样拿起来就吸,只是一种无知的年夜胆。
青少年
和所有试图以 “酷炫、有型、好玩”的潮物形象标榜自身的商品一样,电子烟终极也瞄准了基数不小、且潮味十足的——青少年。
行业巨子Juul曾力推“年轻人放在床头也不会被父母创造的”U盘形象电子烟;IQOS则以钢铁侠、法拉利限量版赚足不雅观者眼球。
Juul色彩鲜艳的宣扬广告
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朋友自称是专业电子烟“玩家”,对“电子烟民”这样的称呼很是反感——毕竟“不酷也不潮”。
和他同辈的更多年轻人则将电子烟视为同智好手机一样的电子玩具,不断在视频网站上吞云吐雾、吹各式各样的烟圈、攀比机子的颜值与格调。
与此同时,电子烟的不同“口味”也在这种潮流文化中举足轻重。据英国《烟草掌握》(Tobacco Control)杂志的一篇论文,调味电子烟的口味种类在2014年就超过了7700种、每月还能新增242种。芒果、西瓜冰沙等稀奇古怪的味道是81%的年轻用户“入坑”的紧张缘故原由。
而当电子烟以一种欧美潮流文化、亚文化的办法再度“回到”中国,原来既已下沉到四线以下小城镇及屯子市场的电子烟发卖渠道,在线上线下无发卖限定的情形下愈发来势彭湃。
仅2019年,贵州、福建、山东、海南、广西、河南、浙江多地相继被媒体曝出中小学门口的小卖部在向学生出售电子烟。
而以“电子烟不上瘾”为勾引,不少未成年人在尼古丁成瘾之后,开始留神到了选择更多的普通香烟“玩物”……
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环球烟草掌握研究所的数据,如今环球至少有98个联邦政府对电子烟有不同程度的监管,个中32个国家对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含量作出明确规定、35个国家禁止发卖所有或部分电子烟产品、6个国家完备禁止个人利用电子烟。
10月,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对尼古丁液体收税以使青少年难以支付、Juul宣告停滞发卖所有果味电子烟、停息境内所有广告宣扬。
如业内人士的预期,中国的“未成年人控烟令”也准期到来,不仅电子烟线上发卖渠道全面关闭;11月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事情的关照》又立新规,地方要在“控烟立法、修法及司法中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
这也是对《“康健中国2030”方案纲要》中“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落到20%”的“中国控烟总目标”的相应。
市场
“长期口粮选择”“每一口都让喉咙充满活力”“就像小时候吃的蜜瓜雪糕一样”……如此向未成年人宣扬尼古丁制品,在实质上已经牵扯到伦理问题。
以2018年6月悦刻拿到3800万投资为标志,此后一年成本开启狂热的“炒电子烟风潮”;很明显,电子烟当选中成了被成本挟制、暴利催熟的最新投契目标。
十余年前“如烟”梦碎,十余年后新一轮的野蛮成长则使中国坐实环球最大电子烟生产基地——生产占环球95%份额的电子烟,出口天下电子烟总量的90%。
势头最盛之时,险些每天都有新品牌出身;与此同时,烟弹不合格、漏油、电池暴裂习认为常;“拿一两百万就能做出一家电子烟公司”“最低投入不到9万元、10天就可以把新产品做出来”等说法在深圳、东莞街头被热议不断。
也有朋友跟岛妹聊起电子烟行业怕是“禁售易、禁宣难”:和传统烟草品牌比较,电子烟里手都是营销方面的妙手,“网红餐饮品牌”“头部自媒体人”“时尚走秀”“情怀”加持早已见怪不怪。
但问题是,网铺得多大,道德哀求就得有多高,尤其对付低廉甜头力尚属缺少的未成年人,电子烟一旦“燎原”,直接打击的将是下一代的身心康健,无论是对个体发展,还是社会发展而言,都是绝不能冒的风险。
这回《通知布告》发布后,悦刻、福禄、魔笛等26家电子烟龙头企业已发文表示将全力支持监管政策;京东、阿里、拼多多等9家电商平台已屏蔽电子烟店铺、下架产品。
禁烟战线也延伸到了线下,针对昔日“只要有烟的场景就该当同时看到电子烟”的行业设想,各地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起实体店清查整治,中小学、青少年宫等地周边店铺被逐一排查。
跑马圈地、放肆规则、成本厮杀过后,很多人“赚一把快钱就走”的动机怕是要自此坠入覆灭。
18岁少年因吸食电子烟,肺部状态如70岁老人
几十年来,戒烟已成为天下上最成功的公共卫生行动之一,据世卫组织数据,环球吸烟率正处于过去十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在中国,2018年,15岁及以上国民吸烟率为26.6%,低落趋势明显。
浪潮之巅上,没有永久的行业王者;但若想造诣伟大,“不悖于人类的代价”,或许是个中最低的一条标准。
不让烟草向下一代靠近,这该是全社会的底线和良心。
文/点苍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