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罗源,这种为村落农户当量身定制的贷款产品不断呈现,如菌菇贷、鲍鱼贷、花卉贷……如今,罗源县每一个特色家当都有自己专属的贷款产品。此外,为破解庄家贷款包管难等问题,罗源县去年开始联合福建农业融资包管公司探索实施“政银担”三方互助模式,让庄家贷款更方便,为村落农户当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给村落庄振兴增长家当动力。
特色家当有了专属贷款
“现在反时令喷鼻香菇栽种项目市场前景好,我们今年打算扩大生产,但一贯为资金缺口发愁。没想到农信联社伸出援手,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日前,位于霍口畲族乡的春夏秋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卖力人黄忠华感慨地说。

让黄忠华受益的,是“畲情贷”专属产品。“疫情期间,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我们结合畲乡家当发展情形,推出了这款产品。”罗源县农信社主任刘晓宏先容。
根据不同家当量身定制贷款产品,是罗源县助推村落农户当发展的创新做法。 近年来,罗源县根据地域资源禀赋,重点扶持食用菌、茶叶、花卉苗木、果蔬、水产养殖等8大农业家当,形成了“一菇独秀、八产并进”的农业发展格局。为支持家当发展,罗源县金融机构根据各农业家当的融资周期、融资金额、抗风险能力平分歧情形,分别推出了“鲍鱼贷”“花卉贷”等多款特色融资产品。
以起步镇为例,菌菇栽种是其特色家当。为推动家当升级,今年年初,罗源县农信社与起步镇开展整镇授信,推出“菌菇贷”专项贷款,精准做事菌菇栽种户。
“在政府主导下,我们实施金融做事因时制宜,特色信贷融资产品各处着花,已经形成了每一个特色家当都有一款特色信贷产品可以对接、每一个州里都有一款专属的信贷产品、每一位庄家都能找到一款适宜自己的信贷产品的信贷产品体系,打通了村落庄普惠金融做事末了一公里。”刘晓宏说。
政府包管,庄家贷款更便捷
庄家贷款时,每每面临包管难问题。如何破解?罗源县探索实施“政银担”模式。
据先容,该模式是罗源县政府、罗源县农信社与福建农业融资包管公司三方互助创新开展的做事——由罗源县政府与省农担公司按照1∶2的比例,出资6000万元设立风险基金,为农人、农业企业供应贷款供应包管,向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庄家、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供应信贷金融做事。
对庄家而言,不用供应抵押物或包管人就能申请贷款,而且政府补贴3%的贷款利息,农信社也供应优惠利率贷款,有效缓解贷款难问题。同时,罗源县农信社通过对风险基金放大5倍授信,单笔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充分知足企业和庄家信贷需求。
最近,罗源县起步镇诚华秀珍菇栽种场卖力人黄春华刚刚从“政银担”模式中受益。黄春华说,做农业风险高,贷款一贯不太随意马虎,之前常常通过民间借贷来周转,以是不敢轻易扩大生产。“这次通过‘政银担’,得到了100万元‘菌菇贷’,我们就能大干一场了!
”黄春华见告,公司紧张生产发卖菌菇包,去年整年生产500多万包,今年打算扩大生产,生产1000万包。
刘晓宏先容,按照“政银担”模式,包管基金承担70%风险任务、银行承担30%风险任务。此外,州里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共同发挥辅导浸染,网络建立农业企业白名单,供应给银行作为授信参考,有效降落银行信贷投放风险。
激活家当发展,助力村落庄振兴
专属贷款产品+政府供应包管,让罗源县庄家申请贷款、扩大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据统计,截至6月末,罗源县涉农贷款共支持菌菇类贷款2.65亿元,支持海产养殖类贷款7.35亿元。
夏日炎炎,罗源金丰果园专业互助社的砂糖橘林里,工人正忙着施肥、洒农药。“今年我们贷了50万元,比往年多贷了10多万元,手续也比过去更便捷。”互助社卖力人董建汀说,贷款办理了后顾之忧,也让大家更有信心做好生产,“等到明年初,1100亩砂糖橘林,都能挂满黄澄澄的小果”。
自“政银担”模式开展以来,罗源县农信社共为企业、庄家供应近1亿元包管资金支持且保持零风险。个中,支持鲍鱼养殖388户,放贷金额5931万元;支持白对虾养殖142户,放贷金额1984万元;支持果蔬、苗木、花卉、食用菌栽种51户,放贷金额914万元。
如今,多样化、定制化、便捷化的贷款产品,正在推动罗源县八大农业家当“八仙过海”,为促进庄家增收“各显神通”。“通过推出特色融资产品、化解贷款难题,我们勾引金融成本流向村落农户当,加快造就农业发展,为村落庄振兴打造新引擎、引发新动能。”罗源县农业屯子局局长林辉说。(福建日报 卞军凯 通讯员 肖丹 刘其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