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便是骗小孩!
每逢假期,“熊孩子”们
分开了学校的约束

打仗电子产品的韶光
就会骤增
上网课、玩游戏、刷短视频……
与此同时
骗子也“嗅到”机会
利用未成年人尚未成熟的心智
通过网络以各种套路
履行诱骗
免费送手机骗局
近日,小可(11岁)借用妈妈的手机做网上作业,妈妈将手机放下后便外出闲步。期间,她创造某软件上有一条内容为“免费领取手机”的,小可按提示填写好信息后,对方却奉告她因利用了未成年人信息登记,导致系统非常,如不合营操作将要其承担法律任务。被吓坏的小可遂按对方指示下载视频会议APP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进行操作,结果被转走161378元。
游戏账号虚假交易骗局
近日,小吴(17岁)在玩游戏时,溘然有陌生人问其是否故意愿出售游戏账号。谈好价格后,对方发来了一个陌生链接,哀求在指定网站交易并很快就给小吴发送了一张“购买成功”的截图。信以为真的小吴随即将账号及密码供应给对方。当小吴准备提现时,创造平台无法提现,“客服”以“需缴纳解冻费”为由哀求其先后转账,终极丢失17000元。
免费领红包骗局
近日,小悦(13岁)通过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视频称添加QQ即可免费领红包。小悦添加后,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说扫码支付后就可以成功领取。紧接着,对方称因小悦是未成年人转账,导致公司资金被冻结,哀求小悦合营解冻,否则将对其进行起诉。慌张的小悦随即按对方指示扫码转账,终极被骗2000元。
警 方 提 醒
未成年人判断能力差
家长应教诲孩子不要随意扫描
或点击陌生的二维码、网址链接
不要轻易将支付密码奉告孩子
以免孩子受骗后
造成大额丢失
如遇诱骗请立即报警素材综合 |佛山市反诱骗中央、国家反诈中央
来源: 佛山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