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这句广告词响彻街头巷尾。无论是幼儿园小朋友,还是退休的大爷大妈,险些都能脱口而出。
那时,波导手机的地位不亚于本日的华为,称得上是国产手机的一把手。
刚好一个宁波小伙,大学毕业进入了如日中天的波导公司,当上了业务员,他从早到晚勤勤恳恳地推销,入职不到一年,他便成为公司的发卖冠军。

后来,波导公司没能转型成功,走向没落。而这个小伙,却开拓出不受重视的非洲市场。
闷声发大财,成为比肩马云、马化腾的百亿富豪。
他便是竺兆江,一个成功抢占非洲手机市场的传奇贩子。
1973年,竺兆江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奉化乡下,一个普通的农人家庭。
父母都是诚笃巴交的庄稼人,对他没有多的期待,只是按部就班地送他上学读书。
从小到大,竺兆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成绩算不上拔尖,但是也不用父母太操心。
他从小被夸得最多的,便是懂事。由于他知道,要想不种地,读书是自己唯一走出去的路子。
1992年,19岁的竺兆江,顺利考上了江西航空大学的机器电子工程专业。竺兆江理科学得不错,他听人说电脑在往后会有大发展,以是选了个名字带电子的专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刚开始一点辣都不能吃的竺兆江,到了江西后努力让自己很快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气。
加上他温和又靠谱的个性,在同学里很有人缘。而他这种极强的适应能力,也成为他未来奇迹成功的根本。
大学几年里,竺兆江早早就开始打工。虽然挣得不多,却帮他打开了思路。他知道要想挣钱,那就得干发卖、经商。
1996年,23岁的竺兆江大学毕业回到宁波,顺利应聘上一家叫波导的电子公司,成为一名推销传呼机的推销员。
在手机还没有遍及的年代,传呼机是最热门的移动通讯工具,无数年轻男女以腰上别个烟盒大小的传呼机为潮流。
那时候,光在宁波,生产传呼机的厂家少说也有上百家,市情上传呼机的品种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没有一家做得特殊出彩。
不同于别的推销员,竺兆江在找到宁波当地销量最大的几祖传呼机零售商后,他没有一上来就跟老板套近乎,想着让老板多进自家的货。
而是在请老板喝茶用饭的过程里逐步理解到,哪些传呼机销量最高,买得多的是哪些人。
最主要的是,老板想要的是哪种货。
比起谄媚的、先入为主的硬性推销,竺兆江这种对症下药的发卖方法,很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短短几个月后,他便成为公司的发卖冠军。
更难得的是,每天事情结束后,竺兆江回到家里,还会把每天拜访市场的心得写下来。
发展到后期,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零售商,乃至有时候碰着客户咨询,竺兆江都能把市场上的竞品跟自家产品的功能还有差异脱口而出,而且最快速地找出适宜对方需求的产品。
在波导事情到第三年,竺兆江升职为波导华北区首席发卖代表。
在他的带领下,波导华北地区的发卖业务,连续四年都稳居公司第一。
而波导也由于捉住了时期的机会,逐渐从生产传呼机转型莅临盆手机。1999年,更是凭借着李玟的一句“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火遍大江南北。
波导公司的业务发展得风起云涌,发卖越做越好的竺兆江,很快被公司委任更主要的职位。
2000年前后,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平常冒出来的手机商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更是各出奇招。
原来靠着品牌上风,在市场上霸占不小份额的波导。
结果由于手机行业规则的改变,在PG推出智好手机后,加上市场上的山寨机此起彼伏,波导的发卖额几次再三被挤压。
看到海内市场的竞争白热化后,竺兆江主动提出,他想带着团队去开辟国外市场。不过就波导当时的技能,去欧洲是没有什么搞头,想都不要想。
大略来说,竺兆江开拓外洋市场,便是捡这些大品牌看不上的边角料。从非洲到南美、东南亚,他一年有至少300天以上都在国外,奔波在异国的大小城镇里。
2005年前后,竺兆江靠着一身发卖硬本事,实现了波导手机高达611万台的出口量,连续三年稳坐手机出口的头把交椅。
只是波导在海内的销量却从这一年开始,逐渐走向下坡路,公司为了断臂求生,决定缩减手机业务,转而去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谋出路。
他所在的外洋发卖团队,也危在夙夜迟早。
凡事都有两面性,困境中每每也暗藏转机,竺兆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他不想坐以待毙,自己从大学毕业就进入波导,一转眼在手机行业深耕了10年。
竺兆江在开拓外洋市场的过程中,到过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方的手机市场都有不同,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中国的手机广告,心里也一贯铭心镂骨。
2006年,竺兆江带着波导外洋发卖团队出来单干。对付未来的发展,竺兆江心里有想法,但是思路还不算明朗。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喷鼻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
而跟喷鼻香港一江之隔的深圳,有着环球最大的手机集散地华强北,这里也成为竺兆江创业的出发点。
作为一家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公司,竺兆江刚开始也是靠着倒卖山寨机去非洲,挣点小钱。
也会接些给东南亚、印度生产贴牌手机的单子。只是韶光久了,竺兆江觉得这样没啥意思,既挣不到什么钱,也没有长远的未来。
他逐渐以为,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就得有自己的品牌。海内市场已经被几个大牌争夺得差不多了,他想着去国外找机会。
刚开始,他想到了南美和非洲,只是经由一番稽核,认为以自己公司当时的实力,去条件更艰巨但是竞争更少的非洲,做成的机会更大。
于是,那时已经33岁的竺兆江,决定跑到非洲去卖手机。
空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同于纯挚的卖货,竺兆江想要在异国他乡首创一个全新的品牌,而且还是在信息传播贫瘠的非洲,难度多高可想而知。
手机大厂们,靠着发达国家的利润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对付这种第三天下国家,不过是为了商业布局,才勉为其难地过来一下,实在打心眼里瞧不上。
像SX这种大品牌,他们主推的智能机,最便宜的也要300多美元。而在非洲90%的国家,连网都没有,很多人只用得起别国淘汰下来的功能机。
当初不少投契的中国贩子,靠着信息差,把一些质量堪忧的山寨机卖到非洲。有些号称超长待机的手机,结果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电池就开始鼓包。
以至于当竺兆江他们到了非洲,想全力开展市场的时候,手机零售店老板一听是中国人,二话不说就轰他们走。
困难重重的情形下,竺兆江没有去世心,而是拿出跑业务的去世磕劲,带着业务团队到处拜访市场,调查非洲公民对手机的需求到底在哪里。
在偏远的非洲乡下,竺兆江常常铺张席子打地铺,怕拉肚子常年带着各种肠胃药。
经由一番摸爬滚打,他们创造,非洲当地不仅通讯旗子暗记差,而且常常一出做事范围就要换卡。很多人随身带着好几张卡,有时候走个上百米,电话卡就要换着用。
2007年,竺兆江推出了一款低价的双卡手机,一壁市就大受欢迎,当年就抢占了非洲大半的手机份额。
而后来推出的四卡四待手机,更是让这个品牌在非洲大陆一鸣惊人,由于实在是太好使了!
不过竺兆江没有掉以轻心,而是赶紧调集起营销军队,制订出一套“屯子包围城市”的宣扬方案。
他们在偏远的乡下,乃至是一样平常人根本不去的贫民窟里,都立上蓝色的广告牌。
有些没有路灯的地方,广告牌成为当地的指路明灯,在当地民气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乃至发卖职员还背着产品,跑去田坎地头推销,真正地深入一线。
而在人流密集的镇子上,竺兆江部下的营销军队,更是把“刷楼”宣扬发挥到了极致。
一栋栋蓝色打底写满白色英文广告的楼房,充斥着人们的视线,想忽略都没有办法。
更夸年夜的是,由于竺兆江的刷墙营销,油漆行业一时成为非洲当地的热门行业。
除了做好宣扬,竺兆江还捉住了其余一个当地人用手机的痛点,便是维修困难。
竺兆江和团队想到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办法,他们把非洲但凡有手机卖的地方,都留下自家维修中央的地址,担保办理用户维修难题。
同时团队还教会手机零售商各种卖货的套路,从喜闻乐见的抽奖,到请演员演出,乃至还有买手机送母鸡的活动,真的是搜罗万象。
非洲老铁们随着开了眼,也挣到了钱,去世心塌地地表示“要随着好好干”。
而随后几年韶光里,竺兆江还开拓出适宜黑人的美颜相机,针对非洲电力不发达的情形,竺兆江让手机实现了最长24天免充电的超长待机功能。
虽然在很多国家,用手机看***、发照片非常方便,但是由于非洲当地网络限定,再加上非洲公民能歌善舞的天赋,更多的人喜好用手机听音乐。
而且对手机播放音乐的功能只有一个哀求:音量够大。
这些在外人看起来很难想到的哀求,是竺兆江跟团队深耕当地市场,总结出来的结果。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作业没有白做,他们的每一个功能都牢牢开拓在黑人老铁的心田上。
2016年,旗下手机出货量达到了8000万部,成为国产手机外销冠军。
而这个数字到了2018年,直接打破1.33亿部,稳居环球功能机销量首位。
“我看到了铺天盖地、从近到远、密密麻麻,让我一辈子也忘不掉,全天下都是它的手机。”
然而销量的增长,并没有让竺兆江轻松下来。
虽然低端功能手机出货量极大,但尴尬的是,利润极低。一次性出货100万部手机,最低售价只有80块公民币的手机,每部的纯利润也不过5块多钱。
更加不容乐不雅观的是,原来专注高端智好手机的厂家,看到了非洲的潜力后,也开始陆续加入到对非洲市场的争夺战里。
2019年9月30日,竺兆江46岁,带着一众传音高管,涌如今上海证券交易所里。
他站在人群正前方,脖子上的红围巾,衬得他加倍神采奕奕。
正是在这天,传音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竺兆江一夜之间身价飞涨数十亿。而当年跟他勇闯非洲的熟手在行下们,也一夜财务自由。
随着上市,这个在海内名不见经传,却在非洲大放异彩的公司,也吸引了无数海内的把稳力。
乃至有人假设,如果当年波导没有放弃手机业务,而是让竺兆江带头,会不会本日就没有华为什么事了?
只管外界好评如潮,而低调到在自家官网都不放照片的竺兆江,还是一刻也不敢停下来。
从业务员到公司上市,23年的一线推销,他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度。
在意识到低端机利润越来越薄的本日,他努力开拓出其他的周边家当,从非洲当地最大的音乐平台莅临盆耳机、灯具等的自有品牌,乃至还开起各种家电卖场。
不过他始终看中的是自己最有上风的本行——卖手机,除了利用自己长期在非洲市场积累下来的上风,还在同步开拓东南亚市场,准备跟手机大佬们分一杯羹。
2020年,竺兆江以个人资产130亿,登上了《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跟他在一张榜单上的,还有马云、马化腾等。
今年刚满48岁的竺兆江,在一群互联网老炮里,算得上年轻有为。而低调如他,会不会在未来,在大家都没有把稳的时候,在非洲大陆上打造出一系列的电子家当。
静不雅观其变,韶光会见告我们答案。
关于竺兆江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