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形
(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形
截至2023年底,全省特种设备总量为234583台。个中:锅炉5691台、压力容器71537台、电梯119755台、起重机器25535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1656台、大型游乐举动步伐392台(套)、客运索道17条。另有气瓶186.24万只,压力管道24284.09千米(见图1、图2)。

图一 2023年全省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不含气瓶、压力管道)
图二 2023年全省特种设备数量地区分布图(不含气瓶、压力管道)
(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情形
截至2023年底,省市两级市场监管局共核发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容许证(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充装)1355张,共计1310家单位。个中:设计容许证14张、制造容许证93张、安装改造修理容许证476张、气瓶充装容许证664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容许证108张(见表1、图3)。
表1 全省特种设备生产及充装容许证统计表
图3 全省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容许分类比例图
(三)特种设备利用单位和作业职员情形
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特种设备利用单位26268家,广泛分布于石油、化工、电力、机器、轻工、交通、建筑、矿山、冶金、医药、燃气等多个经济和民生领域。个中锅炉利用单位3039家,压力容器利用单位4635家,电梯利用单位14599家,起重机器利用单位4888家,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利用单位4748家,客运索道利用单位14家,大型游乐举动步伐利用单位107家。
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发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职员证书197473人项,2023年取、换证46074人项(见表2、表3)。全省共委托特种设备作业职员考试机构48家。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情形
截至2023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共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114个,个中:省级1个,市州级(含甘肃矿区、兰州新区)17个,区县级96个;另有区县派出机构1198个。全省共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员2125人,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共计1766人,个中A类监察员29人,B类监察员1737人(见表4)。
(五)特种设备考验检测机构和考验检测情形
1考验检测机构情形
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考验检测机构38家,个中系统内考验机构15家(省局直属1家,市州局直属14家),行业考验机构3家,企业自检机构8家,型式试验机构1家,无损检测机构11家。
另有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核准的各种特种设备考验检测机构85家,持证95张,个中:无损检测行业考验机构核准证3张,气瓶考验机构核准证50张,安全阀校验机构核准证36张,两工地考验机构核准证6张。
2考验检测情形
2023年全省共完成3161台(套/件)设备及零部件和19.8万只气瓶的制造监督考验、23673台(套)设备和3366.19千米压力管道安装改造修理监督考验,创造并督匆匆整改各种问题隐患9372个。完成160512台(套)特种设备、7010.17千米压力管道及17.28万只气瓶的定期考验,创造并督匆匆整改各种问题隐患23437个(见表5)。
表5 2023年全省特种设备考验数量统计表
3考验职员情形
截至2023年底,全省特种设备持证考验职员共计668人,1484人项,个中高等考验师1人项,考验师及锅炉水(介)质检测师419人项,考验员及锅炉水(介)质检测员1064人项。(见表6)。
二、特种设备事件及监督检说情形
(一)特种设备事件情形
2023年整年全省未发生特种设备事件及较大社会影响事宜,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二)特种设备监督检说情形
1常规监督检讨
2023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48078人次,对19936家特种设备生产、利用、经营、考验检测单位开展了日常司法监督检讨,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142份、备案237件、责令停产停业2家、查封扣押设备195台(套)、履行经济惩罚551.1万元。
2省市场监管局专项及证后监督检讨
2023年省市场监管局共组织对71家化工转移企业、作业职员考试机构、旅游景区特种设备利用单位、油气管道运营利用单位进行了专项监督检讨,个中化工转移企业50家,创造问题隐患257个;作业职员考试机构5家,创造问题隐患16个;旅游景区特种设备利用单位11家,创造问题隐患30个;油气管道运营利用单位5家,创造问题隐患16个。对50家特种设备生产、考验检测机构进行了证后监督检讨,个中生产单位40家,特种设备考验检测机构10家,共创造问题隐患154个。对查出的问题隐患均督匆匆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全部系发布检讨通报。
三、2023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情情形
2023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情负责落实党中心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安全生产事情的决策支配,稳定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加强隐患管理为主线,以提升监管效能为目标,努力推动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情提质增效。整年全省未发生特种设备事件及较大社会影响事宜,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1隐患排查管理成效显著
一是隐患管理机制持续优化。各级监管部门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牵引,以推动落实“两个规定”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特种设备风险戒备和隐患管理机制,省局及时召开动员支配会议,体例印发事情方案及配套性辅导文件,并在监管平台增加了生产利用单位任务体系管理功能,为干系事情有效开展奠定坚实根本。市县监管部门将干系政策哀求及时传达至基层一线监管部门和企业,不断强化宣扬勾引和监督检讨,全力推动“两个规定”有效落实,全省474家生产单位、22742家利用单位已落实安全总监、安全员配置哀求,建立并运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事情机制。不断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省局会同省特设中央按季度开展风险剖析并印发《全省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剖析报告》,各市州局结合事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管理,全省特种设备年均匀隐患设备率由1.97%降落至1.37%。
二是燃气干系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省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浸染,统筹辅导全部系有力有序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市县监管部门着力建立完善干系事情机制,有效构建起“省局统筹辅导、市局组织履行、县市区局和基层所终端发力”的事情格局,有力推动了燃气整治事情任务落实。
三是化工企业特种设备隐患管理踏实有效。深入组织开展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和化工家当转移干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管理“转头看”,省局组织完成对50家化工家当转移企业的专项监督抽查,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对化工转移企业开展了全覆盖监督检讨。
2电梯监管效能稳步提升
一是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有序开展。制订印发《甘肃省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履行方案(2023—2025年)》,推动完善电梯安全管理体系,办理电梯安全领域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全省电梯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电梯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组织开展电梯应急接济号码变更事情,将电梯应急接济号码由12365变更为96533,实现了全省电梯应急处置事情平稳有序过渡,保障公民群众安全乘梯。整年累计处置电梯困人6068次,补救受困职员15389人,日均处置16.62次,均匀到达现场韶光17.92分钟。
三是电梯监管改革稳步推进。省局制订印发《关于做好电梯新版检规和检测规则履行事情的关照》,稳步推进全省电梯考验、检测分离改革,组织开展宣贯培训,建成并运行电梯检测模块,为推进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打牢根本。各市州局周密安排支配,组织核实电梯考验检测日期,加强电梯自行检测承诺公示,规范自行检测行为,确保“两个检规”平稳顺利履行。
3做事保障事情有力有效
一是政务做事事变办理效能持续提升。负责落实数字政府培植哀求,实现了特种设备施工奉告和利用登记全程网办,特种设备业务线上办理比例持续提高。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做事平台,全面提升“全程网办”和“一网通办”能力,整年共办结特种设备行政容许事变300件,组织完成特种设备考验职员考试取换证181人项,免试换证507人项;完成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职员考试取换证603人项,免试换证182人项;各市州局完成特种设备作业职员考试发证36529人项,换证18996人项。
二是考验质效持续提升。各级特种设备考验机构把强化考验技能支撑保障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踏实开展法定考验事情,全省特种设备年均匀考验率由98.24%提升至99.05%。
三是重点时段安全保障有力有效。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省局组织省特检院、省特设中央以及定西、白银、甘南等3个市州的技能专家成立由9个考验小组组成的特种设备考验应急保障事情组,赶赴积石山县对该县特种设备开展全覆盖式安全评估,全力保障灾区特种设备规复重修,干系事情得到总局充分肯定。“两会”、兰洽会、“兰马赛”、文博会、伏羲文化节、喷鼻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重大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有力有效。
4安全监管根本持续夯实
一是聪慧监管迈出坚实步伐。建成并运行甘肃省特种设备全周期集成运用平台,实现了特种设备全链条、全过程集成监管;分层级建成并运行全省气瓶监管系统,全省气瓶充装单位基本建立并利用充装信息平台,实现了对186万只气瓶的信息化管理。依托“全国压力管道考验信息管理系统”强力推进油气管道法定考验制度落实,全省9225.34公里油气长输管道法定考验率持续保持100%,全省6111.9公里燃气压力管道法定考验率首次达到100%。
二是监管军队能力培植不断加强。组织完成年度A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取换证事情,全省持A类监察员证的监管职员达到29人,组织完成3期457人参加的B类监察员取证考察发证事情,为基层依法履职供应有力保障。
三是行风培植全面深化。组织开展全省特种设备领域行风培植三年攻坚专项行动,督匆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特种设备重点环节行风问题排查剖析,建立健全督查整改评估事情机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行风突出问题得到及时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