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瓜伊多选择高调宣布>返国/h2>
瓜伊多必须高调回国,就与他的在国内高调鼓动造反一样。这是瓜伊多的斗争策略,引起国外势力支持者和国内支持者的高度重视,表现自己的“大无畏",赢得更多支持者。
正因为瓜伊多自宣布自己是“临时总统",这一爆炸性新闻,引起世界关注。这种“大手笔",立刻得到美国和美国追随者的欣偿与承认。瓜伊多尝到了“高调"的诸多好处。
△高调迎得了美国及其追随者近60国家的承认,成为高调的助推剂和兴奋剂。这给瓜伊多增添了必胜信念。

△高调迎取了美国冻结马杜罗政府和人民的资金百亿美元,转移给瓜伊多“临时政府",活动经费有了强有力保证。
△高调迎得了国外“大使"、“武官"投入自己的怀抱,国内空军将领与少量士兵归顺自己。
△高调发出限政府官兵“七日内投降"令,马杜罗与政府军,也只有瞪眼,岂奈我何!
△高调迎来自己组织的“百万大众"示威游行。将委内瑞拉造得人心惶惶,政局动乱。
△高调迎来了美国2000万美元“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对自己的高度支持。虽然失败,影响巨大,已经深入委内瑞拉国民心中,美国、瓜伊多要的结果达到了。
△高调迎来了美国副总统在哥伦比首都主持召开的“委内瑞拉专题"会议。虽然没有结果,但是瓜伊多与各国领导人,混了个脸熟,唱了一回“主角"。
△高调做了一回“总统",出访了哥伦比亚、巴西等美洲国家。
上图:瓜伊多“借机"出访
瓜伊多尝到了高调的好处。越高调越会引起关注,越高调越安全。这就是“高调"策略。对于瓜伊多的高调言行,成了马杜罗手中的烫手山芋。豆腐掉落灰坛中,拍又拍不得,打又打不得。瓜伊多对马杜罗政府的“限制出国令"完全当成耳旁风。马杜罗政府如何应对瓜伊多的高调出国、高调回国,考验着马杜罗政府的魄力与智商,全球正拭目以待。
对瓜伊多回国的理解要从三个方面看——
1)瓜伊多为什么出国?
瓜伊多2月23日出国其实主要是为了运送援助物资进入委内瑞拉,体现自己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否则他只呼吁老百姓到边境,自己却躲在首都,这就显得有问题了。所以他出国的直接目的是与美援人道主义物资“共进退”,表现自己的政治立场。此外,他出国的目的也是安全问题,可能自己会遇到一些风险,出国算是暂时缓和一下局面。还有个目的就是与美国和拉美多国高层协调,看下一步怎么做。只有他出国和这些国家高层当年聊,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因此,他能实现以上这些目的后,自然要回国。
2)瓜伊多回国会产生什么后果?
他回国会给马杜罗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马杜罗想抓他,但是敢不敢?虽然马杜罗认为瓜伊多违反了司法部门的禁令,擅自出国可以被抓。但美国和拉美国家都盯着看,如果抓捕瓜伊多,说不定真有军事或者暴力行为出现。马杜罗承担不起这个问题。其次,瓜依多的影响力会更大,马杜罗怎么办?如果不抓瓜伊多,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对马杜罗依然是个大问题。他如何解决?那就考验智慧了。
3)外界对此怎么看?
外界的看法是瓜伊多回国的重要态度。比如美国和拉美国家其实对他回国是有保留态度的。比如美国委内瑞拉特使艾布拉姆斯就称,他回国可能安全风险很大。但是瓜伊多坚持回国意味着这些国家也只能认可这个决定,因此对结果如何都会有预判。就如同刚才所言,美国已经强烈表达了,如果马杜罗抓捕瓜伊多,将做出“最大反应”。目前拉美国家基本也反对动武,但如果马杜罗抓了瓜伊多,可能情况就会有变化。所以,瓜伊多回国也是委内瑞拉局势是否会更暴力的关键点。网上有人说,瓜伊多宣布高调回国,是对马杜罗权威的严重挑衅。其实这话说对了一半:真正的权威是不怕被挑衅的,何况马杜罗拥有的只是威权;从瓜伊多自封为临时总统的那一天起,挑衅与挑斗已然开始,且剧烈震荡,两个总统的政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面子算什么?瓜伊多在国外高调嘚瑟了10多天,既代表3000万委内瑞拉吃瓜群众参加利马峰会,在鲜花、掌声、笑脸中被美国副总统彭斯面授机宜,过足了一回“总统”瘾,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俨然革命已经成功后在穿梭访问。他学习古人苏秦、张仪周游列国,渴望“合纵”“连横”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真正圆了总统梦。可惜,临国巴西等明确反对军事干涉,反对武力,只准文功,这多少让瓜伊多有些失望。
接下来,瓜伊多面对的选项并不多,从哪儿来还得回哪儿去。他公开宣布周一或周二(3月4号或5号)打道回府。如果这话是真的,倒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英雄气慨。不过,纵观40多天来的表现,他的这种“高调”既是装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他已身不由己。
为什么是装出来的呢?瓜伊多装给谁看呢?当然是装给他的那些吃瓜群众看的,装给国际社会看的,也装给自己看的。瓜伊多从学生时代起,就是反查韦斯政府的学生领袖,为此还被橡皮子弹击中颈部而留下后遗症。因此在瓜伊多内心与灵魂深处是反体制的(反查韦斯主义),几十年来,瓜伊多已锻炼成了一名老练的社会“活动家”,或者叫成熟的政治投机者。有人说瓜伊多单纯不成熟。大错矣。35岁的瓜伊多的革命经历连马杜罗都望其项背。瓜伊多已坐过无数次的监牢,坐牢他不怕,怕的是他的牢要坐的轰轰烈烈达到政治效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瓜伊多学会了表演,学会了忽悠,学会了伪装。这既是斗争的需要,也是政客们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淋漓表现。不管瓜伊多嘴上喊得多响亮,内心深处还是为了争权夺利,只是他目前处于革命的初级阶段,面对手握军政大权的马杜罗,瓜伊多能毅然地、慷慨激昂地回国而不怕被逮捕坐牢,这种“装”的勇气倒有有三分豪迈。
为什么是逼出来的?是谁在逼迫瓜伊多呢?这既是形势逼出来的,也是美国逼出来的。瓜伊多自从举拳头宣布自已为临时总经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以及自己的祖国逼上了一条不寻常的不归路,要么他自己在这条充满火药与鲜血的路上壮烈升华,要么将委内瑞拉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40多天的惊天搅局,委内瑞拉这个体量瘦小的南美小国惊动了世界,本来国有八难,民有九苦,现在被瓜伊多一闹腾,成了十苦十难,国家将面临国将不国。既然瓜伊多选择了甘当委奸——引狼入室,那他和美国之间就是狼狈为奸,他必将是美国人的一颗棋子。棋子的命运一般比较悲催,要么成傀儡,要么成弃子,要么被万民所唾弃。现在的瓜伊多已不是他自己了,他已是一种符号,人不逼他他逼人,他的价值是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回到委内瑞拉去,继续完成他的使命——变的使命,乱的使命,乃至战的使命。——“变生乱,乱生战”的使命。
读过明史的人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明朝是中国封建专制集权的一个顶峰时期,但那个时期的文官集团却能够对君权实现一定的制约。比如说嘉靖时期的大礼议,有些文官宁可被扒下裤子廷杖也要阻止皇帝认自己的亲爹为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因为他们可以以此来博取清名,换了一个皇帝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那时候吹牛就说:老子当年在诏狱的时候。对于瓜伊多来说也一样:留在国外的瓜伊多一钱不值,反倒是回国才是让马杜罗头疼的事情。
瓜伊多在国外一钱不值,作为美国的代理人他必须回国。瓜伊多在巴西无功而返,他在接受BBC采访的时候就开始大打悲情牌:如果回国必然面临被逮捕的命运,但为了委内瑞拉人民的利益必须回去。但实际上,想做美国代理人或者已经成为其他国家代理人的委内瑞拉政客很多,如果瓜伊多不回国,必然被美国抛弃:比如委内瑞拉的前议长就在哥伦比亚,前总检察长就在巴西接受政治庇护,瓜伊多和他们相比的优势无非是背后支持的大佬是美国而已。瓜伊多如果回国可能被逮捕,难道美国人不知道吗?可为什么他还要回国?因为美国人需要他这样做,这就是《论一个炮灰的修养》,现在瓜伊多的表现并不能让美国人满意:给了你钱,给了你外交支持,可结果呢不仅军队没有倒戈,连美国的援助物资都运不进去!说的不好听点,二奶就要有二奶的样子,不把美国人伺候舒服了,难道美国不会换一个代理人?他只有更卖命的表演!
瓜伊多回国,给马杜罗出了个难题。瓜伊多回国,必然是美国人和他商量好的决定而不仅是个人选择。对马杜罗来说,也是很难抉择的事情:如果瓜伊多偷偷摸摸潜回国内,可以装作看不到;可如果他大摇大摆地归国,你抓还是不抓?抓的话可能引起民变,这就是1月13日马杜罗政府抓了瓜伊多仅几个小时后就被迫释放他的原因;不抓的话那瓜伊多只会更嚣张,马杜罗政府以后还将面临这个难题。如果瓜伊多公开回国,抓捕瓜伊多是个大概率事件,但由此引发的冲击波是马杜罗政府心里没底的。马杜罗绝对不希望瓜伊多回来,但却是不得不面临的棘手难题。
当我们讨论瓜伊多会不会回国时,瓜伊多可能已经回到了委内瑞拉;当瓜伊多借助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入境问题到达哥伦比亚后,不少的评论中都使用了“逃”字。既然是“逃”,既然好不容易“逃出来了”,自然就不会再回去,然而,瓜伊多3月3日在巴拉圭却高调宣布将回到委内瑞拉。那么,这个“逃”字也就用得毫无意义了!当瓜伊多在哥伦比亚和利马集团国家及美国副总统彭斯商讨如何推进“倒马”进程时,巴西副总统表态说“不能允许利用巴西领土进攻委内瑞拉”后,被解读为巴西支持马杜罗了!巴西也被大大的赞扬了一通,甚至被誉为了正义的化身。可是,当谈到瓜伊多回国后会不会被逮捕的问题时,巴西总统说“如果瓜伊多被逮捕,巴西绝不会袖手旁观”,随之,巴西又被骂成是唯美国马首是瞻。其实,巴西是南美第一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之一,人家也有自己的“是非曲直”判断,人家又凭什么按你的“想法”去做呢?合你意就是正义,不合你意就是美国的“走狗”。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霸道“思维”吗?
现在又开始讨论瓜伊多回国后会不会被马杜罗逮捕的问题了。如果马杜罗认为抓瓜伊多对自己有利的话,那为什么不在瓜伊多出国时抓呢?肯定有人会说“现在马杜罗有理由了,因为瓜伊多违反了出国旅游禁令”。可是,以前不是说“瓜伊多自封总统是非法的吗?”,不是说瓜伊多串通美国是“叛国吗?”这样的话,瓜伊多不仅犯了颠覆政府罪,同时还犯了叛国罪。请问:颠覆政府罪和叛国罪哪一个罪名不比“违反出国旅游禁令”更重?所以,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马杜罗认为不能抓捕瓜伊多!因为,一旦抓捕瓜伊多,后果马杜罗肯定想到了!
再者,瓜伊多会在意马杜罗对他发出的“出国旅游禁令”吗?事实是瓜伊多不仅不在意,而且不承认。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既然瓜伊多已经宣布成立临时政府了,那就说明在瓜伊多认为,马杜罗政府已经不合法,一个“不合法政府”发出的“所有政令和法令”均不合法,起码在瓜伊多看来是这样的,在支持瓜伊多的群众看来也是这样的,在承认瓜伊多合法的国家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巴西总统才会说“不会袖手旁观”。所以,评论国际时事,特别是预测局势走向时,如果带着立场的话,其结果很可能会与你的预测南辕北辙。
至于瓜伊多回国后会不会被逮捕的问题,我认为不会。一,如果逮捕瓜伊多可以解决委内瑞拉的问题,马杜罗绝对不会等到今天。有不少网友评论说,如果在瓜伊多刚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时,马杜罗就将瓜伊多逮捕的话就好了!持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对委内瑞拉的宪法不了解。要知道,瓜伊多除了这个自封的“临时政府总统”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委内瑞拉国会的议长。而从委内瑞拉的宪政来说,议长和总统没有从属关系。这就像特朗普即使被佩洛西“整死”了,他也无权下令逮捕佩洛西一样。从实质上说,瓜伊多和马杜罗之争是一场委内瑞拉的“政治风波”和“宪政危机”,而不是一个“刑事案件”。所以,马杜罗没办法下令抓捕瓜伊多。很多人都说必须抓瓜伊多,如果助长了“这种风气”,那今后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封总统”了?其实,这又是一种误读,因为委内瑞拉的宪法规定,只有议长才能有这个权力。所以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这么做的!而瓜伊多恰恰就是“那个议长”。至于瓜伊多采取的这种方式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以委内瑞拉的宪法,则必须由最高法的宪法法院来认定。而认定时也必须首先调查瓜伊多指控的“马杜罗在2018年5月20日的提前大选中有违法行为”,如果有,那瓜伊多就不违法。反之,如果马杜罗没有在选举中违法,那瓜伊多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就会被判“无效”。然而,现实情况时,这个程序没有进行。所以,瓜伊多和马杜罗现在仍然处于政治纷争状态。与“刑事”无关。所以,马杜罗没有在法理上逮捕瓜伊多的理由。
还有,如果瓜伊多回国的话,马杜罗即使真想抓捕瓜伊多的话,已经不可能轻而易举了!原因是瓜伊多已经利用“反水”的士兵组成了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显然,马杜罗的警察部队已经没有执行逮捕瓜伊多的把握了!而军队却又不能用。因为一旦动用军队的话,性质就完全变了。军队对马杜罗的支持仅限于抵御外部势力对委内瑞拉的侵略。如果马杜罗动用军队抓捕瓜伊多的话,对内很可能会引起暴乱,对外则可能会引来军事干涉。可以这样判断,如果马杜罗不动用军队的话,马杜罗自己还会有回旋余地,可是,只要马杜罗动用军队,利马集团国家肯定会改变在波哥大达成的“避免军事介入委内瑞拉局势”的共识,它们也不会再坚持“不允许外部势力对委内瑞拉局势进行干涉”的承诺。而美国也自然会“顺水推舟”的军事介入。综上所述,即便是瓜伊多回国,马杜罗仍然不会逮捕瓜伊多。委内瑞拉的局势也仍然会是“两个政府”的局面。至于谁会最后倒下,我认为一定是被委内瑞拉人民抛弃的一方。
到此,大家对官兵风采文化墙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官兵风采文化墙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