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1年问世的“亚”字牌白炽灯、新中国第一台磨床——1950年试制成功的虬13式万能工具磨床、中国第一款标定型自行车——1955年试制成功的永久牌28寸PA-11型自行车、中国第一代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1959年起生产)、上海生产的第一辆轿车——1958年试制成功的凤凰牌小汽车……这些凝集着上海工业一百多年历史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工业藏品,已确定将成为未来上海工业博物馆的宝贵馆藏。每一件藏品,都曾影响和感召过几代人,有助于人们更好理解上海家当辉煌发展的脉络,并在未来进一步引发大家对工业制造和技能创新的激情亲切。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当代工业的集聚地、前辈制造业的新高地,培植一座展现工业发展进程、展示工业辉煌造诣、展望工业美好未来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是全体工业人的梦想。更主要的是,作为中国***的出身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上海百余年来的工业力量及工人阶级情怀,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照国家级博物馆的定位,建造一座工业博物馆,不仅对上海意义重大,更可成为上海面向天下的窗口,将为天下讲述一个关于上海和中国崛起的动人故事。
正由于如此,上海对工业博物馆的筹建、方案和培植事情高度重视。去年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到该项目,去年和今年的上海两会上,该项目连续被写入政府事情报告。

博物馆的灵魂是藏品。从今年2月开始,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与东浩兰生集团一起为上海工业博物馆征集实物和史料。经由全市一大批工业企业、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的努力,目前,首批征集到的宝贵藏品共70余件,除前文提到的多少“首次打破”外,还包括在上世纪70年代广受欢迎的红灯牌711型收音机、飞跃牌9英寸电视机、无敌牌缝纫机,承载着上海电力发展百年历史的系列电表,以及著名的万吨水压机1:1模型等。一些收藏家和学者也捐赠了他们珍藏的文献、照片等,比如,长期从事“小三线”研究的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就捐出了他在多年研究中收藏的一批“小三线”干部日记、50多张宝贵照片和一批主要研究论述。
据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管维镛先容,上海工业博物馆将选址浦西世博地区,也便是原江南造船厂厂址,主体工程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工。根据目前的方案,其建筑面积将大大超出上海科技馆,估量项目培植有望用两年旁边韶光完成。与此同时,上海工业博物馆展品征集也将持续推进,希望社会各界连续推举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工业产品、主要人物、重大场景、主要事宜和故事(线索)。
第十届上海市政协主席、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专家委主任蒋以任,副市长陈杰,市政协副主席黄震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