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子义
1983年,江苏省实施市管县,溧阳县归属常州市。
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溧阳县,设立溧阳市(县级),由江苏省直辖,实施操持单列,但仍暂由常州市代管。

第一次调度
1992年9月9日,常州市公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溧阳市调度部分州里行政区划的批复》(常政复〔1992〕40号):“经(常州)市政府研究并报(江苏)省政府批准,赞许溧阳市部分州里的行政区划作如下调度:撤销戴北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戴埠镇;撤销庆丰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南渡镇;撤销陆笪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竹箦镇;撤销湖边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别桥镇”。全市即由原有的29个乡、11个镇、11个场圃调度为25个乡、11个镇、11个场圃。
第二次调度
1999年,将全市36个州里调度为18个州里,州里行政区划调度情形如下:
(1)溧城镇、清安乡、马垫乡、城南乡、泓口乡、杨庄乡合并为溧城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溧城镇。区划调度后溧城镇行政区域为123.7平方公里,人口18.1万。辖31个居委会,78个村落委会;
(2)社渚镇、河心乡、河口乡、殷桥乡合并为社渚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社渚镇。区划调度后社渚镇行政区域为126.3平方公里,人口5.3万,辖3个居委会,46个村落委会;
(3)南渡镇、强埠镇、旧县乡、大溪乡合并为南渡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南渡镇。区划调度后南渡镇行政区域为110.88平方公里,人口7.0万,辖2个居委会,60个村落委会;
(4)上兴镇、永和乡合并为上兴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上兴镇。区划调度后上兴镇行政区域为114.4平方公里,人口4.0万,辖2个居委会,27个村落委会;
(5)上沛镇、汤桥乡合并为上沛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上沛镇。区划调度后上沛镇行政区域为115.6平方公里,人口4.3万,辖2个居委会,39个村落委会;
(6)新昌镇、蒋店乡合并为新昌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新昌镇。区划调度后新昌镇行政区域为66.24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33个村落委会;
(7)天目湖镇、茶亭镇合并为天目湖镇,镇政府驻地天目湖镇。区划调度后天目湖镇行政区域为102.0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1个居委会,27个村落委会;
(8)埭头乡、后六乡合并,建立埭头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埭头镇。区划调度后埭头镇行政区域为44.0平方公里,人口3.0万,辖1个居委会,24个村落委会;
(9)前马乡、余桥乡合并,建立前马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前马镇。区划调度后前马镇行政区域为46.5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29个村落委会;
(10)绸缪乡、古渎乡合并,建立绸缪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绸缪镇。区划调度后绸缪镇行政区域为35.0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20个村落委会;
(11)撤销横涧乡,以其原辖区域设立横涧镇,实施镇管村落系统编制,镇政府驻地横涧镇。横涧镇行政区域为85.0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13个村落委会;
(12)保留周城镇、别桥镇、上黄镇、平桥镇、竹箦镇、后周镇、戴埠镇,其行政区域和镇政府驻地不变。至此,原36个州里(20个乡、16个镇)经由本次区划调度,成为18个镇。
第三次调度
2004年,撤销平桥镇,并入天目湖镇。镇政府驻东陵。行政区划调度后,天目湖镇行政区划面积为204.5平方公里,人口为5.62万人,辖3个居委会、27个村落委会。
第四次调度
2007年3月21日常州市下发了《市政府关于赞许调度溧阳市镇行政区划的关照》,赞许溧阳市提出的调度溧城镇等行政区划。
将17个镇调度为10个镇:
(1)撤销溧城镇、新昌镇,将原溧城镇统领区域与原新昌镇统领的新昌等9个村落合并设立新的溧城镇;
(2)撤销天目湖镇、周城镇,将原天目湖镇统领区域与原新昌镇统领的山南、毛尖2个村落委会,南渡镇统领的不雅观山村落委会的不雅观山自然村落、埝前村落委会的埝前自然村落,原周城镇统领的洙漕村落委会、汤山村落委会的鲁村落自然村落、欣丁村落委会的东顶自然村落合并设立新的天目湖镇;
(3)撤销南渡镇,将原南渡镇统领的南渡镇、同盟、力强工业园区等3个居委会及同盟等30个村落委会与原新昌镇统领的钱家圩等4个村落委会合并设立新的南渡镇;
(4)撤销社渚镇,将原社渚镇统领区域和原周城镇统领的周城镇居委会及周城等8个村落委会合并设立新的社渚镇;
(5)撤销戴埠镇、横涧镇,合并设立新的戴埠镇;
(6)撤销上兴镇、上沛镇,合并设立新的上兴镇;
(7)撤销竹箦镇、前马镇,合并设立新的竹箦镇;
(8)撤销别桥镇、绸缪镇、后周镇,合并设立新的别桥镇;
(9)埭头镇、上黄镇保持原建制。
第五次调度
2015年11月12日 ,省政府赞许设立昆仑街道,将溧城镇的濑江新村落、凤凰、胥渚、宋庄、棠下、前棠、新庄7个居委会和陶家、胡桥、新昌、合心、蒋店、马塘、泓口、吴潭渡、班竹、方里、胥泊、毛场、杨庄、夏庄、昆仑、徐格笪16个村落委会划归昆仑街道管理,以上述7个居委会和16个村落委会区域为昆仑街道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泓口路218号。
第六次调度
2020年7月2日,省政府关于赞许变更常州市新北区武进区和溧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20〕66号):
(一)赞许撤销溧城镇。
(二)赞许设立溧城街道。以原溧城镇的图塘、共联、庄家、钱家、唐家、三和、前辈、奥体中央、景鸿、台港新村落、锦汇、嘉丰、燕山南苑、五里亭、东华园、燕山、文化新村落、甘露寺、清安集镇、清溪路、后街新村落、码头街、平陵、县前街、大营巷、砻坊场、昆仑花园、北门、北郊、东门、东升、昆仑东苑、盛世华城、阳光城市、福阳35个居委会和清安、北水西、南村落、马垫、八字桥、倪庄、歌岐、湾里、罗庄、长阳10个村落委会区域为溧城街道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庄家居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昆仑南路3号。
(三)赞许设立古县街道。以原溧城镇的上阁楼、大林、新联、黄墟4个村落委会,天目湖镇的美景天城、天目国际村落2个居委会和古县、茶亭2个村落委会,以及戴埠镇的新桥、百家塘2个村落委会区域为古县街道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茶亭村落委会境内,办公地址为古县南路58号。
(四)赞许变更昆仑街道行政区域。将别桥镇的古渎村落委会,竹箦镇的濑阳、道人渡、余桥3个村落委会,南渡镇的淦西、钱家圩2个村落委会划归昆仑街道管理。
详细街道州里如下:
1、溧城街道(溧城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部,丹金溧漕河、竹箦河与溧宜河交汇处。市政府驻地。【溧城街道】面积51.52平方千米,人口18.2万。驻庄家社区昆仑南路3号。唐天复二年(902年)县治由旧县迁此,向称溧阳城。1949年为城厢镇,1956年改为溧城镇。1999年马垫、城南、杨庄、清安、泓口五乡并入。2007年新昌镇并入。2020年分置溧城街道、古县街道。辖35个社区、10个村落。产蔬菜、稻、小麦、油菜籽等。有钢铁、机器、纺织、建材、丝绸等厂。北侧紧连溧阳市昆仑经济开拓区。为周边省市县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有轻纺、粮油、农贸、烟草、茶叶等贸易中央。104国道、宁杭高速公路、镇广公路等经此。古迹有唐石刻井栏等。
2、古县街道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南部。【古县街道】面积61.65平方千米,人口8.02万。驻茶亭村落古县南路58号。2020年设立。辖3个社区、8个村落。
3、昆仑街道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部。【昆仑街道】面积118.08平方千米,人口9.9万。驻泓口路333号。2015年设立昆仑街道,2020年划入古渎村落等6个村落。辖7个社区、22个村落。有江苏中关村落科技家当园。
4、上黄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北部,西北濒长荡湖。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约3万。驻上黄村落上林路18号。原名芮黄,后谐音改今名。原属宜兴县。1949年置上黄乡,改属溧阳县。1956年前化、山下、?北、夏林等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8年置镇。辖1个社区、8个村落。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和水产品。石灰石、煤炭资源丰富。有轧钢、水泥、石灰、砖瓦、服装、针织等厂。常溧公路经此。夏林村落水母山曾创造中华曙猿、剑齿虎类等古脊椎动归天石。
5、戴埠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南部、宜溧山地北缘、戴溧河两岸。面积153.67平方千米,人口3.82万。驻戴埠集镇社区善西路8号。原名善举镇,宋嘉祐六年(1061年)始置戴埠镇,以镇多戴姓并地处水陆码头得名。1949年为乡,1958年改公社,1964年置镇。1992年戴北乡并入。2007年横涧镇并入。辖3个社区、15个村落。产稻、小麦、油菜籽及林、副产品。特产板栗。有耐火材料、缫丝、纺织、机器、仪器、化工、制茶等厂。是溧阳南部山区毛竹、木材的主要集散地。张戴、溧戴公路经此。古迹有太平天囯侍王李世贤军营遗迹。
6、平桥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南部、宜溧山地西部。【已废】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2.1万。驻平桥村落。古时有石板桥名平桥。镇以桥名。1949年为中芳乡,后改山丫乡。1958年因建沙河水库迁今址,改名平桥公社。1983年改平桥乡,1995年改镇。2004年并入天目湖镇。南有青峰山,西有伍员山,东为长山,北为丁山岭,境西北有沙河水库。有江苏省第一座浆砌拱形石坝,泄洪时水流落差22米,蔚为壮不雅观。产稻、小麦、油菜籽、竹木、板栗、茶叶、蚕茧等。有机器、造纸、采矿、制茶等厂。镇广公路经此。
7、横涧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南部、宜溧山地中部。【已废】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驻横涧村落。清设横涧镇,以横涧贯镇得名。1949年为横涧乡,后改七一公社。1983年复为横涧乡,1999年置镇。2007年并入戴埠镇。林产毛竹、茶叶、板栗、蚕茧、桃、杏、李等。所产“南山眉茶”有名。有轧钢、造纸、塑料、纺织等厂。有公路。南山竹海公园为生态旅游景区。
8、天目湖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南部。面积239平方千米,人口7.8万。驻东陵社区协和路8号。1956年析山丫、茶亭二乡置沙河乡,以河命名。1958年改公社,1994年置镇。以境内天目湖(沙河水库)改今名。1999年茶亭镇并入。2004年平桥镇并入。2007年大溪水库山南、毛尖、洙漕和不雅观山4村落划入。辖5个社区、14个村落。产稻、小麦、油菜籽、松、杉、竹、茶叶等。所产“沙河桂茗”茶有名。有建材、羊毛衫、丝绸、旅游用品、制茶等厂。镇广公路经此。辟有天目湖旅游度假区。
9、别桥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北部。面积128.32平方千米,人口7.14万。驻别桥村落新城西路168号。有桥始建于隋,称甓溪桥,简称甓桥pì。镇以桥名。1949年设别桥乡,1985年改镇,1992年湖边乡并入。2007年绸缪镇、后周镇并入。辖3个社区、17个村落。历史悠久,是明代著名翰林少史马一龙,清代开国后第一位状元马世俊的故乡,存有有名遐迩的省级保护文物石刻《淳化阁贴》和市级保护文物广惠庵寺、玛瑙骑门石等。著名景点长荡湖、塘马水库、耕渎庐。
10、绸缪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北部、北河北岸。【已废】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驻绸缪村落。相传清初村落夫余寿茂积善积谷,对贫苦农人“春施谷,夏施粥,秋施衣,冬施被”,被当地士绅誉为“此实乃未雨而绸缪也”。因之得名。1949年设绸缪乡,后省。1962年从别桥公社析建绸缪公社。1983年复乡,1999年与古渎乡合并置绸缪镇。2007年并入别桥镇。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等。有机器、电器、钢窗、汽车配件、地毯、塑料等厂。溧竹公路经此。
11、上兴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北部、上兴河两岸。面积245.6平方千米,人口7.3万。驻上兴村落通港路1号。旧以地处溧阳至江宁(今南京)要道,水路至此已终,人上岸步辇儿,故名上行步。宋、元时取“吉祥”意改名上兴步,别号上兴埠,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1949年为上兴乡。其后老河乡、练庄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1999年永和乡并入。2007年上沛镇并入。辖3个社区、23个村落。是江苏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建制镇。产稻、小麦、棉花、蚕茧、茶叶等。境内有茶果场、种畜场。有镀锌、电器、建材、化工等厂。104国道、溧(阳)溧(水)公路经此。104国道、宁杭高速、水运码头、国际机场等水、陆、空交通运输网纵横交错。有曹山当代农业示范区。
12、上沛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部,芳山、芝山东麓。【已废】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驻上沛埠。明称上沛步,后以处北山河浜埠头改今名。1949年置上沛乡。1956年西堂、祠堂、迟荷等乡并入。1958年改星火公社。1983年复为上沛乡,1987年复置镇。1999年汤桥乡并入。2007年并入上兴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茶叶等。有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厂。有公路通上兴、汤桥、芳山等地。西境芝山多溶洞,有“洞天山”之称。
13、竹箦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北部。面积183.6平方千米,人口6.6万。驻竹箦集镇鑫源路8号。1949年设竹箦乡。1985年置镇,1992年陆笪乡并入。2007年前马镇并入。辖2个社区、15个村落。著名景点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瓦屋山、丫髻山、神女湖、一号公路。现省内最大规模的监狱--江苏省常州监狱位于该镇的竹箦煤矿。
14、后周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北部。【已废】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驻后周村落。清名后周埠,一名后周镇。1949年为后周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置镇。2007年并入别桥镇。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茶叶、水产品等。有丝织地毯、化工、服装厂。
15、南渡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西部、溧宜河两岸。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7万。驻强埠村落五星大道1号。溧宜河古名濑水,有渡口称濑渡。聚落以渡口为名,后谐音为南渡。1949年为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1992年庆丰乡并入。1999年强埠镇和旧县、大溪二乡并入。辖2个社区、16个村落。产稻、小麦、油菜籽及蚕茧、水产品等。有化工、建材、机器、纺织、轻工等厂。104国道、宁杭高速公路和溧高公路经此。境内古城村落系晋平陵县治所在,古平陵邑土城遗迹尚存。中河边为伍子胥渡江、史贞义女投江处,曾立有李白的诗碑。
16、新昌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部、溧宜河两岸。【已废】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3.7万。驻新昌村落。相传居民多迁自江西省新淦县(今新干县),以怀念故地并企望昌盛,故名。1949年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置镇。1999年蒋店乡并入。2007年并入溧城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丝绸、电子、仪器、化工、食品等厂。缫丝业历史悠久,“新昌平绸”、“毛尖花红”茶为传统名特产。104国道经此。
17、前马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北部、中河北岸。【已废】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驻前马村落。集镇原名前川,后以前马荡改今名。1949年置前马乡,后改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9年与余桥乡合并置前马镇。2007年并入竹箦镇。产稻、小麦、油菜籽、茶叶、蚕茧等。有机器、电子、丝织、建材、服装等厂。104国道经此。纪念地有水西村落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陈设馆。
18、社渚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南部、宜溧山地西北边缘、梅渚河两岸。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驻社渚村落公民广场1号。相传驻地四周环水,旧时设有神社四季敬拜,故称社川;后改社渚。1949年为社渚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7年置镇。1999年河心、河口、殷桥三乡并入。2007年周城镇大部分并入。辖3个社区、22个村落。社渚农场在境南仙山岗。产稻、小麦、油菜籽、茶叶、蚕茧等。有化工、农机、建材、轻工等厂,生产玩具和叶蜡石等工艺品。溧郎等公路经此。
19、周城镇【已废】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南部、周城河两岸。【已废】面积70.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驻周城村落。宋末义民于四周筑城结寨抗元兵,名周城步,后简为今名。1949年为周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9年置镇。2007年大部并入社渚镇。溧社公路从镇中穿过。境内建有前宋水库,地下水质优秀,用地下输水管道供水。
20、埭头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北部、中河南岸。面积43.6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驻埭头村落公民路1号。原名湖埭,意为长荡湖滨堤防。因淤塞从前村落址距湖日远,故名埭头。1956年设埭头乡,后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9年与后六乡合并为埭头镇。辖1个社区、7个村落。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及水产品等。有啤酒、轧钢、毛纺、机器等厂。常溧公路经此。古迹有汉光武帝时溧阳侯史崇祠、墓。
21、马垫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部。【马垫乡】【已废】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驻马垫村落。1958年设马垫公社,1983年改马垫乡。1999年并入溧城镇。辖14个村落。
22、城南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部。【城南乡】【已废】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2.4万。驻城南村落。1958年设红旗公社,同年更名城南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并入溧城镇。溧戴河、茶亭河直通南北,312国道、溧载公途经境。
23、杨庄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北部。【杨庄乡】【已废】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驻杨庄村落。1958年由杨庄、夏庄、胥渚3乡合并设杨庄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并入溧城镇。溧金公路和溧金大河贯穿南北。省级溧阳开拓区在杨庄乡南片范围内。
24、清安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部。【清安乡】【已废】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驻清安村落。建国初为清安乡,1957年改城南乡,1958年景立城南公社,1965年更名城西公社,1981年更名清安公社,后复置清安乡。1999年并入溧城镇。104国道和联络途经境。
25、泓口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北部。【泓口乡】【已废】面积1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驻泓口村落。建国初设泓口乡,1953年由泓口、胥渚、班竹3乡合并为泓口乡,1958年由泓口、杨庄2乡合并为杨庄公社,1961年又划分杨庄、泓口公社,1983年复置泓口乡。1999年并入溧城镇。312国道过境。
26、茶亭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南部。【已废】面积51.4平方千米,人口2.3万。驻茶亭村落。因驻地有集镇茶亭得名。建国初建茶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年建镇。1999年并入天目湖镇。溧广公路穿境,乡驻地有水码头一个,古县河直通溧阳市区。
27、古渎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北部。【古渎乡】【已废】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1万。驻古渎村落。1962年建古渎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并入绸缪镇。辖11个村落。丹金溧漕河穿境,市级公路直达乡集镇。
28、永和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部。【永和乡】【已废】面积40.6平方千米,人口1.2万。驻永和村落。1950年建东王乡,1959年更名永和公社,1985年改乡。1999年并入上兴镇。104国道横穿境内。
29、汤桥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部。【汤桥乡】【已废】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1.5万。驻汤桥村落。1956年建汤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9年并入上沛镇。溧阳市优质粳稻、低芥酸油菜和苏蜜瓜的主产区。溧高公路贯穿集镇,汤桥港直通南渡河。
30、余桥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北部。【余桥乡】【已废】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1.4万。驻余桥村落。1957年建余桥乡,1958年更名火箭公社,1961年析置余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9年并入前马镇。商品粮生产基地。溧竹公路横穿东西,溧竹航运大河直通南北,中河横贯东西。
31、强埠镇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部、溧宜河西北岸。【已废】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1.5万。驻强埠村落。相传以强姓得名。1961年设强埠公社。1983年改乡,1991年改镇。1999年并入南渡镇。产稻、油菜籽、蚕茧等。有建材、纺织、五金机器等厂。溧高公路经此。
32、旧县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部。【旧县乡】【已废】面积24.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驻旧县村落。1949年设旧县乡,后改旧县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9年并入南渡镇。104国道自北向南直通乡境。
33、大溪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南部。【大溪乡】【已废】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5万。驻大溪村落。建国初期以境内的不雅观山命名不雅观山乡,1956年属南渡乡,1958年改大溪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并入南渡镇。大溪水库在境内。
34、蒋店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部。【蒋店乡】【已废】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1.4万。驻蒋店村落。1962年设蒋店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并入新昌镇。地处312国道旁,南大河横穿境内。
35、河心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南部。【河心乡】【已废】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1万。驻河心村落。1962年前属河口公社,1962年后析置河心公社,1983年改河心乡。1999年并入社渚镇。辖9个村落。
36、河口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南部。【河口乡】【已废】面积26.3平方千米,人口1.3万。驻河口村落。1934年建河口镇,1955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并入社渚镇。辖9个村落。南河将河口乡分为东、西两块,梅渚河环抱该乡。
37、殷桥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南部。【殷桥乡】【已废】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0.8万。驻殷桥村落。1952年建殷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9年并入社渚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紧张有水稻、小麦。
38、后六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北部。【后六乡】【已废】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驻后六村落。1949年景立函南乡,1956年更名前六乡,1961年析置后六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并入埭头镇。溧杨公路横穿乡境。
39、戴北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东南部。【戴北乡】【已废】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驻新桥村落。因位于戴埠镇之北得名。原属戴埠镇。1961年析置戴北公社,1978年公社驻地迁至新桥,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戴埠镇。
40、庆丰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西部。【庆丰乡】【已废】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1.15万。驻庆丰村落。原属南渡镇。1961年析置庆丰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南渡镇。
41、陆笪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西北部。【陆笪乡】【已废】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1.21万。驻陆笪村落。1956年为瓦阳乡,1957年并于竹箦乡,1961年析置陆笪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竹箦镇。
42、湖边乡
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北部。【湖边乡】【已废】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1.25万,驻湖边村落。原属别桥镇。1961年析置湖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别桥镇。
PS:(1)增加了6次区划调度内容;(2)增加了1992年撤销的4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