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玉谷子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第1184篇原创文章 | 18分钟阅读

3条视频,增粉776万,获赞超千万。
12月12日,被上千万网友催更的“美妆博主”柳夜熙,在抖音更新了一条视频。
一条狭窄幽暗的街道,柳夜熙手撑一把油脂伞,走进一家店铺。电视机中涌现一则8岁小女孩的“寻人缘由”。
“怎么最近都是你在店里,你姐去哪了?”柳夜熙问。
“我姐啊……她出去了。”阿一犹豫少焉后,回答道。
画面一转,阿一姐姐涌现,在看到柳夜熙后她转身跑进一个充满电子设备的阴暗厂房,这里杂线铺满地面,无数个电脑屏幕上闪动着正在传输数据的大脑图形,8岁的小女孩正躺在床上,头上戴着仪器。
“你连孩子都不放过”,柳夜熙拿脱手中的邪术笔,准备动手,阿一阻挡,随后柳夜熙为他画上了看不见的眼影,姐姐现出原形,柳夜熙“收妖”成功,姐姐和她的女儿得救。
“柳夜熙,这……只是个开始。”剧情结束。
只管只有4分钟,但叙事流畅,画面感真实,充满了赛博朋克的味道和电影质感。
评论区,有人夸奖“我竟然在抖音!
看电影!
!
!
” “白嫖这么高等制作有点不好意思”,还有人评论“元宇宙本日又涨了”。
值得把稳的是,视频的下面,除了时下最火热的“元宇宙”,还打上了“脑机接口”的标签。
截至目前,有关“柳夜熙” “柳夜熙是谁” “终于等到柳夜熙更新” “柳夜熙殊效”等干系话题在抖音上已有超过7.6亿次播放,都在挖掘和创作这个被抖音称为“中国第一个元宇宙博主”虚拟偶像背后的故事。
一夜之间,蹭上元宇宙快车的虚拟偶像,再次翻红了。
事实上,虚拟偶像并不是全新观点。从洛天依带货直播,到爱奇艺打造虚拟人物才艺竞演节目《跨次元新星》……虚拟人物的涌现,不仅为“Z世代”带来新鲜的互动体验,也给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注入新灵感。
但也有不雅观点认为,柳夜熙在技能上并没有任何打破,之以是一夜爆红,是迎合了市场对付元宇宙观点的狂激情亲切绪,属于新瓶装旧酒。
柳叶熙带来的谈论,和对元宇宙的认知延展。不少不雅观点已经从运营角度讲清楚了,本文则试着从技能角度,还原柳叶熙的技能背景。
读完本文,你将理解:
1.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2.柳夜熙背后的虚拟人技能演进
3.虚拟人成型之后,如何进入元宇宙
01 虚拟人的“台下十年功”
虚拟人起源于日本动漫的角色发展,最早的虚拟偶像鼻祖要算2007年涌现的“初音未来”。作为一个以语音合成引擎为根本设计的音源库,初音未来能唱无数首歌曲,和ladygaga同过台。
虚拟人中,二次元形象居多。如登上21年春晚的“洛天依”, B站网红“yoyo鹿鸣”,抖音爆红的“小狐狸NINICO”,屈臣氏代言人“屈臣曦”,都属于这一类,并且借助次元流量,都已成为热门IP,通过代言、商演、直播等成功变现。
2019年,哔哩哔哩乃至专门为二次元虚拟偶像举办了一场名为Bilibili Macro的线上演唱会。初音未来、洛天依以及作为虚拟主播的Kizuna AI、白上吹雪等在演唱会的舞台上涌现,瞬间引起轰动。
由于技能限定,超仿真虚拟人目前角色不多,大多以静态图片或者几秒短视频的形式出道。柳夜熙也仅仅128秒。
如走时尚路线的虚拟人物“翎”,外面东方,身材出众,热爱国风,善京剧。这类有个性的虚拟KOL,一方面具有新事物的流量热度,一方脸庞易吸引大量次时期消费者关注,且不会有真实偶像的垮台风险,成为广告商的新宠。2020年5月出道,目前已签下多家大牌互助。
柳夜熙是首创性的角色,她实现了仿真虚拟人在短视频上的首次考试测验。按照主理方的说法,这是一个2.5次元的形象设计,处于二次元动漫形象和三次元的真实天下人物形象之间的位置。
这类“超仿真”形象的后期开拓过程非常漫长——1.高精度原画设计;2.高写实3D建模;3.导入高水准的虚拟人引擎;4.高精度动捕;5.高精细的修帧渲染。每个步骤都耗时耗力,不懂行的人很难做好。
首先是3D建模,要做到高写实,除了皮肤,毛发的细节风雅还原之外,难点在于如何做到表情自然,说话口型不失落真。相较于事理相似的语音合成技能,将声音、口型、表情匹共同适要难得多,很随意马虎造成“僵硬木讷”的不雅观感。
纯动画的殊效设计本钱高昂,以是,每个虚拟人的背后实在都有一个实时驱动的真人,这群动态捕捉演员和配音演员都称为“中之人”(驱动着虚拟形象的真人),将他们的言行嫁接到角色身上,是最常见的操作。
行动演员的动捕服里包含多个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运动动作,手套里也会有十多个节点,用于采集手部枢纽关头动作。高精度的动态捕捉,一方面依赖背后中之人的演出技巧,另一方面哀求技能能够将中之人的演出有效捕捉。柳夜熙的连贯动作也和背后演员分不开。
比如,为《泰坦尼克号》《头号玩家》等供应过殊效支持的公司--数字王国打造的教诲路线的高仿真虚拟人“小艾”便是高精度动捕的作品。
“小艾”的制作以Momentum为核心技能,面部表情上利用了超高精度的眼球追踪,乃至可以捕捉到演员的眼球震颤;在头发处理上,能根据演员不同动作幅度,进行重力打算,同步摆动,逼近真实效果。
末了的渲染是所有动画设计不能绕过的主要一环,终极成品到底几分逼真,都靠这个过程的润色,也是众所周知的耗时。
2019的科幻冒险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操刀,讲述26世纪一个拥有机器手臂少女的战斗故事。为了效果逼真,后期渲染4.32亿小时,一度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
三万台电脑,800名技能职员同时事情,由于电脑高负荷运转发烫,乃至低温时能瞥见事情室有热气往外冒。
越是哀求逼真,渲染过程哀求越高。
仅仅完成一个128秒柳夜熙就须要涉及到这些繁芜的技能。从实质上讲,她是一个出色的后期殊效作品,就像视频下有一个7.7万赞的热评“不买票就能看电影了”。
不可否认的是,柳夜熙暂时不能和不雅观众互动,属于剧中角色,类似于游戏中的NPC。而其余一种能够和不雅观众互动,能实时反馈的虚拟人也在研究之中。
02 能独立思考的“真人”
齐耳超短发,碎刘海,高鼻梁,若隐若现的几点雀斑,一张大气的“国际脸”加上177的身高,模特形象呼之欲出。
她便是博采传媒设计的超写实虚拟人--20岁的马当飒飒,英文名Madam-ZAZA。当你和她四目相对,你可能会以为这位20岁的女孩便是真实的。
更惊喜的是,这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虚拟人。比如可以和现场不雅观众实时笔心,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马当飒飒正如电影《Her》中的萨曼莎,都是带有自我意识的虚拟角色,能与人类产生情绪交互。飒飒背后由AI驱动,以是自带灵魂,而柳夜熙背后由“中之人”驱动,没有“中之人”的时候,只是一个静止的躯壳,这便是两者的差异。
要让虚拟人能够像真人一样兼具IQ和EQ,进行有逻辑、有个性的交互和反馈,目前的技能还在探索中。
为了给飒飒“长脑筋”,博采传媒采取的是自主研发的超写实引擎与实时互动算法,由于技能的限定,她的“维妙维肖”也才展现一个小角,进一步的互动也在开拓中。
除了背后驱动,两类人物在效果实现上也有差异。柳夜熙这类制作完成再揭橥的虚拟人,用的都是离线渲染技能,能够为了追求高精度不计韶光本钱,多用在电影的后期殊效上。
若要像马当飒飒一样实时互动,也须要实时渲染,大量数据表明,延时掌握在100ms以内,不雅观众才能感想熏染到声画同步。一样平常这种技能多用在游戏上,对设备哀求高。
相对游戏,超仿真虚拟人对应的身体动画、表情动画、毛发仿照、布料解算、灯光反射仿照等一系列打算渲染须要更加强大的算力支持。技能尚在发展中,暂未有空想的角色面世,多勾留在设想阶段。
如三星旗下Star Labs实验室在2020年CES上带来了此类智能“虚拟人”项目设想—Neon。
在STAR Labs的设定中,Neon形状酷似人类,紧张涌如今各种职场中。同时利用AI,在和人类的沟通互换中不断学习,持续完善角色的智能性。
清华大学的虚拟学生“华智冰”也是类似的例子。
据澎湃新闻,华智冰不仅会四种舞姿,可以根据音乐的急缓调度动作,还可以根据某个字作诗,并可以根据某几个关键词创作一幅画,乃至可以写一些短文章。
研究团队目前对“华智冰”的学习方案和Neon类似,都是前辈行大量数据包的输入录入根本信息,然后通过AI进行自主学习,能自己生存。
虽然,“华智冰”陷入一系列“AI换脸”的舆论风波,但这种设计初衷是很好的。
这类离开了“中之人”,能够独立思考的虚拟人靠AI技能驱动,他们能够理解人类的言行举止,同时做出适当的反馈。
这类角色可以担当元宇宙时期中人机交互的接口,相称于互联网时期的APP的功能。
03 元宇宙中都是虚拟人
上述两种虚拟人角色,无论是“中之人”操控还是AI操控,都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目前的个人虚拟人角色还只有少数明星拥有,比如:黄子韬、迪丽热巴、张艺兴等,这些也是具有商业代价的二次元角色。随着技能发展,会越来越遍及。
元宇宙是和现实天下平行的存在,现实天下里长什么样子,元宇宙就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天下中,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虚拟人”。像《头号玩家》中展现的一样,个人穿上穿着设备后,成为自己角色的“中之人”,进入元宇宙的天下。
至于AI操控的智能虚拟人,也能运用在元宇宙的许多人工做事领域。比如阛阓售货员,博物馆讲解员等重复性工种岗位,虚拟人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加出色,而且永久不会抱怨,不会疲倦。人类则可以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生活。
当下的大多数游戏,角色设定都是二次元风格,和真人还是有很大差异,沉浸感有所欠缺。元宇宙结合超仿真虚拟人,将角色形状设定为个人现实中的实际长相,或者自己的空想长相,都会提升角色的沉浸感,拉近和现实天下的间隔。
如果我们现在想要在游戏中创建一个空想的角色形象,大多通过“捏脸”,实质是3D建模。
比如美国的捏脸平台--Genies,是基于AI的虚拟形象设计平台。用户可以根据喜好设计自己的头部形象,整体角色呈现头大身体小的戏剧效果。
但这种操作有门槛,耗时长,并且常常捏完之后创造不像自己。就此衍生出了“游戏捏脸师”的行业,“兼职游戏捏脸师月入上万”的话题乃至在前段韶光上过热搜。
据后浪研究所,一位95后广东游戏捏脸师表示,游戏捏脸数据需求量大,普通原创作者月入上万,精良的创作者一个月能赚6-7万。
字节跳动也在今年9月上线了一款捏脸APP—“Pixsoul”。
虚拟人成型之后,如何进入元宇宙,操作虚拟人,要从穿着设备开始。
04 穿着设备的门槛
目前已经有了一种可以算为元宇宙先导体验的产品--协同办公的虚拟会议室。如Facebook打造的VR事情平台Horizon Workrooms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先用VR设备扫描现实办公桌面,连上电脑,带好头戴眼镜。面前会涌现一个虚拟空间,键盘和电脑会和现实位置一样,且电脑屏幕上的内容已完备和现实同步。所有的与会同事,彼此之间在现实中或许相距很远,通过vr都能聚在一起,每个人拥有一个二次元化身。还配上了手势捕捉等功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但不少用户反应它的头戴设备很沉重。
穿着设备的打破是元宇宙绕不过的技能门槛,乃至有的人佩戴VR眼镜会引开始部3D眩晕症等。针对这一问题,不少科技公司实在早已在探索的路上。
Micorsoft的HoloLens系列,整体设计大略,在向轻便方向发展,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今年4月的美国陆军招标中,微软中标,十年内交付超过12万副头戴式AR设备,条约总代价可能高达218.8亿美元,便是针对HoloLens系列的定制开拓。
Facebook将上万人力投入在了AR/VR业务上,扩展半导体和脑机接口的一系列专利。
苹果有操持在2022年发布首款穿着式头显设备,不同于FB,Apple专注是VR和AR一体的头显设备,AR眼镜会和手机共存。
阿里也正在研究裸眼3D技能。即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形下也能看到3D效果。
短韶光内,柳夜熙火了,她的样子是否便是未来元宇宙中普通人的样子?随着技能的发展,人物到底能多逼真,到底能多智能,这个问题还难以回答,但虚拟人作为元宇宙的角色根本,它的主要性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