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恩家园年味浓。余丽芹 摄
“以前住在康普乡普乐村落,那里山高坡陡,公路不通,看病远、读书远,太未便利了。”今年30岁的余芳乐呵呵地说,好日子来了,幸福生活开始了。余芳一家5口人,她和丈夫在外务工,搬到新家,一家人忙着备年货。
“今年你有什么打算?”

“开个理发店。” 余芳脱口而出,手舞足蹈,“娃娃上学不用接送,妈妈善于傈绣,现在已经找到加工绣片的活儿,爸爸正准备应聘保洁员,我和丈夫创业,一家人一起赢利,好日子还在背面”。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恩家园年味浓。余丽芹 摄
住进新家,在家门口赢利,53岁的陶建东深有体会。2013年,陶建东务工时发生意外,身体残疾,2015年被评为建档立卡户。“身体不好,家里收入少,生活看不到希望。”回顾从前,陶建东仍感忧伤,望着新家园,笑颜浮现,“现在好了,不但住进新家,在政府的帮助下,还找到一份事情,在一家公司做保安,如今有了固定收入,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陶建东见告,不仅如此,妻子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起了一家服装店。“生活好不好,你看看我们的‘迎新春文艺联欢会’就知道了。”陶建东说。
刚在台上演出万舞蹈的陆莹秀,提及新家园,有讲不完的话。“我家是从永春乡吾底石下组搬来的,这次我们组搬来70多户,新家太好了,上学、上网、就医,各方面都很方便,感谢党和国家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陆莹秀说,她读大学的这些年,国家一年补助金5000元,加上自己勤工俭学做一些家教,学校的用度基本够用了。
让陆莹秀更加愉快的是,康恩家园是一个团团圆圆的大家庭。“我特殊愉快新家园是个大家庭,多种民族聚居,这些天,我学到了各个民族的风尚,以前没有跳过傈僳舞、藏舞、纳西族舞,现在我学会了很多,各民族大联络大领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诚如陆莹秀所说,康恩家园里的迁居户有来自维西县不同地方的863户3529人,迁居到县城新家,不仅要脱贫致富,还促进各民族和谐共融,共同发展。
维西县易地***迁居新增规模培植有3个安置点,共951户3518人。个中,建档立卡人口689户2519人,同步迁居人口262户999人。涉及永春乡、白济汛乡、康普乡、叶枝镇七个州里,27个行政村落,63个村落民小组。让村落民们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起来不易,稳得住更难。
“为了让易地***迁居新增规模迁居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我们出台了《维西县易地***迁居新增规模迁居群众后续保障履行方案》,科学统筹易地***迁居迁出点和安置点资源,切实办理好迁居群众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衔接事情,着力办理迁居群众的就业创业、就学、就医等根本性问题。”维西县副县长、县易地***迁居指挥部指挥长张陈义说,目前,各项根本举动步伐已培植完成。设立的就易地***迁居就业做事窗口,帮助像余芳、陶建东一样的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事情。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恩家园年味浓。余丽芹 摄
截止1月19日,维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做事站已安排易地***迁居县城安置点(康恩家园)安置户312人上岗就业。个中,省外务工52人,紧张从事电子产品组装、屠宰等事情。州外省内务工25人,紧张从事酒店、餐饮、发卖等事情。县外州内务工的33人,紧张从事物流、酒店等事情。县内务工202人,紧张从事学校后勤、保洁等事情。同时,根据各志愿做事单位统计上报的就业意愿 ,1月16日,在易地***搬县城安置点(康恩家园)组织现场招聘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676人。
“同时,结合实际,我们辅导制订了易地***迁居安置点后续家当保障方案。”维西县易地***迁居指挥部临时做事中央卖力人李俊清见告,安置点按照维西县“五个紧跟”“三个紧扣”家当发展思路,走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家当领悟之路,把办理迁出群众长久生存、就业、增收、致富作为主攻方向,在安置点附近租赁了425亩农田,以“公司+互助社”运作模式,发展集体经济。
此外,维西县通过招商引资推进糯山药栽种项目落地培植,积极造就县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开展生猪养殖,以成立和扶持维西县绿色栽种养殖家当行业协会为契机,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当经营发展能力,吸纳县城易地***迁居安置点劳动力就业能力,确保县城安置点每户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或创业,努力实现通过就近就地就业,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得到稳定收入奠定吸纳就业空间,从根本上办理易地***迁居户生存与发展问题,终极实现易地***迁居户搬得出、住得下、有就业、能脱贫的目标。
云南网 张帆 通讯员 余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