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智能 » 手机公司员工可低价购买电子产品?无业女子冒名行骗被判刑

手机公司员工可低价购买电子产品?无业女子冒名行骗被判刑

东易日盛家居装饰集团股份通讯 2025-03-1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王女士与苏某在某自行车车友会相识。
2018年底,王女士在苏某的朋友圈看到,可以以官网7折的价钱买到便宜的手机,便私信讯问。
苏某奉告自己是××手机公司员工,有员工特殊渠道,只是买到的手机没有***,并且收款后须要等待2个月到货。

王女士信以为真,急速向苏某订购了一部手机并付了款。
收得手机后,王女士又代几个朋友订购了几部,也都拿到了手机。
由此,王女士对苏某的身份笃信不疑,并多有往来。

手机公司员工可低价购买电子产品?无业女子冒名行骗被判刑 手机公司员工可低价购买电子产品?无业女子冒名行骗被判刑 人工智能

前年底,王女士称自己想换苹果手机,苏某表示自己可以通过“资源置换”的办法以7折的优惠帮她订购到最新款苹果手机。
去年1月,王女士收到了新手机。
尝到甜头的王女士又陆续订购了45部苹果手机,价格均是官网价格的7折。
然而,这一次她没有准期拿得手机。
其间,苏某又抛出了官网5折的价钱吸引王女士,王女士又追加了11部最新款的手机及平板、腕表、条记本电脑等一系列产品
末了,王女士收到了11部手机,但其他产品却迟迟没有收到。

手机公司员工可低价购买电子产品?无业女子冒名行骗被判刑 手机公司员工可低价购买电子产品?无业女子冒名行骗被判刑 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另一名受害人朱女士于2020年1月在国外旅游时与苏某结识。
苏某也用了同样的套路,令对方笃信不疑。
朱女士向苏某订购了70多部普通型号的苹果手机和少量苹果电脑、平板,以及50多部最新款的苹果14手机。

除此之外,苏某还将自己认识十多年的朋友于师长西席引入骗局。
于师长西席在本地经营一家手机店。
2019年的一天,苏某讯问于师长西席是否须要低价华为手机,可以从她那里拿货。
于是,两人约定每部手机交1000元的定金购买,此后苏某会按月配送手机,收得手机后再支付剩余的尾款。
由于相识多年,最早几个月又都如数收到了手机,因此,于师长西席有时也会直接支付全款,而且,订购数量也从最初的几部、十几部,增加到了上百部、上千部。

2020年7月,于师长西席向苏某支付了120余万元,可从该月起,于师长西席没有再收到过手机。
于师长西席讯问苏某,苏某阐明是由于芯片资源紧张、产能不足,但承诺一定会于2021年将手机全部发出。
出于信赖,于师长西席又于2020年10月至12月,将2300多台华为手机一整年的约230万元定金分几笔全部转给苏某,但直至案发,于师长西席也只收到个中的数十台。

自导自演催货戏码

每次被催货,苏某就拉出了所谓自己部门的领导“赵经理”做挡箭牌,将“赵经理”、本人和受害人拉了个微信群。
群中,苏某还多次催“赵经理”“赶紧发货”,但“赵经理”总以“领导不在,无法具名”“刚复工事情比较乱”“部分机型无货需退换”“送货途中被拦截”“送货司机得新冠肺炎阳了”等情由搪塞。

提及为何上当受骗,于师长西席说,苏某称内部员工购买手机的价格是5.5折,她除了会将自己的份额全部买下,还会费钱收购部门同事的份额再转卖,赚取差价。
但久而久之,多名受害人终于意识到了骗局,终于选择报警。

很快,苏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审查官翻阅苏某的谈天记录创造,“赵经理”曾在群内发过一份所谓的《××手机互助协议》,下方有“赵经理”的具名,以及一张“手机清单”,下方还有发货部门一名所谓的“李经理”的具名,苏某则曾在群内发过“货色已装箱”“货色已发出”等。

原来,苏某曾于十年前在××手机旗下子公司上班一年,但事发时已与××手机没有任何往来,而是无业在家。
交易中频繁涌现的“赵经理”,只是她事情时听说过的一个名字,对方也与她素不相,“赵经理”的微旗子暗记是她自己注册的小号,“李经理”也是苏某杜撰的人物,群聊中向客户发送的具有二人署名的《互助协议》“手机清单”等自然也都是由她假造。

巨额诱骗挥霍一空

早已不是××手机员工的苏某又是如何为被害人供应货源的呢?据苏某交代,为了能得到受害人的信赖,她找了多家手机店,以企业订购的名义购买了大量手机。
原来以为企业订购能有优惠,但实际上,大多数仍须要原价购入,乃至一些最新款手机还须要溢价购入。

根据银行流水来看,苏某将小部分钱款用去购买手机,另将大部分定金和货款用于购买豪车、奢侈品包包、美容、旅游等消费,当受害人催得急时,才买一两部手机寄过去“稳住”受害人。

审查官在扣问时得知,苏某本人都已记不清用这种方法骗了多少人,对付自己收费、是否发货等情形也没有做任何形式的记录。
因此,承办审查官建议公安机关在批准逮捕后进一步补充侦查干系证据,明确受害人被骗的数量及金额。
终极,结合谈天记录、银行流水及苏某的供述等证据,确定被害人12名,涉案金额共计400余万元。

审查官先容,本案中,苏某与被害人口头约定的买卖条约具有法律效力,苏某的行为属于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部分条约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连续签订和履行条约,可以认定为是在经营领域中条约签订、履行过程中发生的诱骗行为。
经审查,苏某以造孽霸占为目的,在签订、履行条约过程中,骗取干系当事人财物,数额特殊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涉嫌条约诱骗罪。
2022年12月15日,区公民审查院依法对苏某提起公诉。
2023年2月2日,经区公民法院审理,苏某终极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三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惩罚金二十万元。

审查官提醒广大消费者,不少关于手机的诱骗、条约诱骗案等都发生在朋友圈的“小广告”里传播,乃至很多是熟人作案。
因此,在日常须要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并开具***,便于依法维权,切忌图一时小利,受骗上当。

笔墨:陈菲茜 通讯员 蒋芸芬

图片:受访者供图 网络图

编辑:陈燕 张友明 樊佳琪

这里是松江区官方"大众号,我们将在这里及时发布信息、做事民生、沟通互换,欢迎关注,共话松江。
\"大众 data-from=\"大众0\公众 data-is_biz_ban=\"大众0\"大众>
标签:

相关文章

电子画册制作实战教程快来进修吧

1.首先点击FLBOOK在线制作制作电子杂志平台2.点击开始制作,这里有四种创建作品的办法空缺页面创建:打开后是一张白纸,用户可以...

人工智能 2025-04-27 阅读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