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刚刚经历了市场低迷的一年。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下,中国TCG(科技消费电子)市场涌现明显下滑,市场规模同比降幅达到9%。下半年大部分细分市场有一定反弹,但整年来看,中国TCG市场整体规模(线上+线下)同比估量会低落5.0%,规模在21531亿元旁边。
来自手机真个数据下行更为明显。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智好手机销量已连续五个季度涌现同比下滑,此外还估计,2022年整年环球智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低落9%至10%。

对消费电子行业来说,复苏的关键是经济的复苏,而眼下的寒冬景象可能将在2023年迎来转机。
近日,首届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能展·南京(Tech G)在中国南京国际博览中央举办,在《国际消费电子家当发展高峰论坛》上,GfK中国客户环球计策做事奇迹部总经理宗清楷表示,中国经济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规复正向增长,消费电子行业也将实现全线的同比增长。
“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确实处在一个非常好的韶光节点上。”宗清楷表示。GfK中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的智能产品渗透率已达到52%,领先于环球37%的均匀水平。
行业复苏在即
2022年,消费电子家当链整体承压。在环球经济下行、消费者需求疲软等成分的影响下,寒气覆盖了全体消费电子行业,以占大头的手机为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至10月份,智好手机出货量2.15亿部,同比低落22.0%,换机周期拉长,手机整体出货量低迷。
苹果等科技巨子面临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的古迹压力,家当链中上游,欧菲光、歌尔股份等A股企业也深陷古迹腰斩、股价连跌的困境中。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显示,2022年底CS电子板块均匀市盈率(TTM,整体法)为37倍,低于过去5年53倍的均匀值,个中A/H股手机家当链公司市盈率为22.9倍,低于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及2017年至今的估值中位数水平。
宗清楷在接管21世纪经济宣布采访时表示,消费电子行业的不景气,最大的影响还是来自于环球经济的下行,“整体消费力不强,各行各业都有受到影响。”
但经济的大环境即将迎来拐点。GfK捷孚凯市场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商会共同发布的《2022-2023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家当发展白皮书》认为,当前,环球经济已进入下行周期,但中国与美国等紧张经济体的经济周期位置并不同步,估量2023年,中美经济仍将错位运行,中国经济将规复上行,而美国经济将连续下行;两者新一轮周期交汇点涌如今2024年,预示着届时环球范围的经济复苏将会到来。
这对付消费电子来说无疑是利好。中国经济回升,消费与科技将共同拉动消费电子行业正向增长,GfK预测,中国科技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估量在2023达到22398亿元,同比涨幅达4%。宗清楷认为,消费电子行业在接下来会呈现一个快速向上的过程,一旦经济好转,消费信心回升,行业就会呈井喷的形式快速开释。韶光上,他认为要到明年下半年。
国盛证券指出,目前消费电子板块处于历史估值底部,2023年随着消费回暖以及新产品的布局落地,有望带来行业拐点。
宗清楷认为,手机依然将是最大且最主要的消费电子品类,其次是平板。除此之外,VR/AR、智能家居等新兴智能终端设备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国潜力大
对付中国来说,行业发展前景可不雅观。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在接管21世纪经济宣布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电子家当市场前景广阔。“中国现在是天下上第一大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国,又是第一大消费产品的消费国,险些1/3以上的消费电子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电子家昔时产值高达6万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国科技类消费电子市场智能产品的渗透率已达到52%,远远超过环球均匀水平的37%。
宗清楷表示,海内的一些消费电子企业,如华为、小米、海尔、海信等,目前在国际上也拥有着较强的竞争力,正在以较快的增长去得到环球的市场份额,“早期可能更多是用价格、用性价比打入市场,但现在已经从早期的杀价格、性价比开始向品牌、品质、高端进行转换,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过程。”
在他不雅观察来看,这个转变就发生在近两三年内,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地认可国产消费电子品牌,“国际品牌更为高端”的固有印象被冲破,国产品牌代价得到展现。宗清楷表示,中国的消费电子行业未来将连续向高端化和品牌化发展。
在品类方面,前述白皮书显示,在智好手机、条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成人腕表和智能电视等紧张智能家电品类上,中国主流品牌的销量占比已经在环球行业赛道上霸占上风地位。
GfK认为,从长期发展来看,中国科技消费电子行业的未来还是要靠自身的创新能力,一看有没有革命性的产品涌现,另一方面要看终端硬件在运用处景方面的打破。
这也点出了中国消费电子家当目前的局限所在。王宁认为,在技能方面,中国的消费电子家当仍与国际前沿水平有一定差距,部分关键技能仍未节制,如芯片仍在依赖国际入口,“我们有很大的制造业,但是前真个高科技含量的东西我们还很少,这是我们的短板。”
对付一些新兴前沿技能,王宁表示,对这些企业来说,技能的商业化落地仍旧十分主要,“要找到自身的运用处景。”以元宇宙为例,王宁认为,除了运用在游戏领域,还可以与运动、旅游等场景相结合,目前来看,消费场景的开拓还十分有限。
Meta大中华区总裁梁幼莓在论坛上举例称,电子商务就将是元宇宙技能运用的紧张场景之一,她表示,Meta在一项调研中创造,亚太地区有超过2/3的潜在社交媒体购物人群,表示希望借助虚拟技能,不出家门就能试用、选购商品。
中国电子系统技能有限公司Meta总经理甘健先容,他们聚焦于体育领域,能够支持百万人同时并发的赛事,有效规避疫情下各种聚拢的难题,实现在全国虚拟空间的互联。“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快速的切入口,形成有效的元宇宙的商业闭环,构建一个元宇宙的生态体系。”
未来,头部科技企业会不断拓宽硬件的品类覆盖,不断增加入口,打造更多高频运用处景,深化软件的智能互联体验。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家当的持续升级和企业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在迎来消费电子家当复苏的同时,也有望领跑下一轮科技创新趋势。
更多内容请***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