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到2001年,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y)撰写了250篇文章,这些早期的可用性方面的见地很多仍旧是精确的,但也包含一些没有发生的对未来的预测。
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从1995年5月开始编写有关用户体验的Alertbox专栏。现在,在25年后的本日,专栏内已经发布了1,330 UX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免费的),并且可以在全天下的各个UX社区中看到。专栏发布的文章均匀下来为每周一篇,但其实际的发布频率是从开始时的每月一篇增加到近年来的每周两篇。
我们值得负责回顾一下早期的文章,以理解它们对UX、打算机和互联网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浸染。(早期的文章紧张集中在Web可用性上,而后来的文章则广泛涉及UX领域。)

10大成功见地
以下是取得的10项最惊人的成功——雅各布·尼尔森在1995年至2001年的不雅观点在2020年仍旧完备精确。
1. 《对速率的需求》– 1997
相应韶光对付Web真个可用性至关主要,并且加载韶光短的网站具有很高的转化率。
不幸的是,当在2020年重新核阅页面的速率问题时,我们创造网站相应韶光对付台式机用户(在6秒时)仍旧很糟糕,对付移动端用户(在20秒时)更是难以接管的。
由于对付相应韶光来说,建议与以前一样:1秒是从可用性的角度来看是最好的,10秒是最长的可接管等待的韶光。
2. 《Web端用户如何阅读》– 1997
只管大规模的技能变革已经改变了某些行为,但自1997年以来,纵然在20多年之后,我们得到的数据依然是:人们很少在网上阅读 — 大部分依然是浏览而不是阅读。
这是在线信息搜索行为的一个基本事实,该行为已经23年没有改变,并且对我们创建数字内容的办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搜索,你就能找到》– 1997
正如当时(在Google成立前一年)所说的那样,“搜索是许多用户访问Web的紧张界面。搜索该当是全局的(不限于子站点),并且可以在每个页面上利用;布尔运算要谨慎利用,由于用户常日缺点地利用它们。” 这些理论到现在仍旧精确。
4.《为什么广告在Web不起浸染》– 1997
在过去的几十年,包括我们最近的眼动研究中,“横幅盲症”已经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更有甚者,如果有用的页面元素看起来像广告,则会当选择性忽略。
5.《尼尔森的网络带宽定律》– 1998
带宽以每年50%的速率增长(1998年)。尼尔森最初的剖析是基于从声学调制解调器到ISDN的15年带宽数据,但该模型也适用于未来22年(从1998年到2020年)的数据。
此外,以摩尔定律为特色的带宽呈指数增长,但掉队于打算机能力 — 这一结论仍旧有效。
6. 《Web端用户的日益守旧》– 1998
用户越来越不愿意接管Web设计方面的创新。
用户希望它大略明了,是他们熟习的利用习气,而不关心什么新的技能创新。
7. 《反对WAP》– 2000
在1999年,尼尔森就说WAP代表的是缺点的处理手持真个办法,第二年,研究团队也从早起WAP手机的可用性研究中得到了证明。但是,当时所有大型手机公司都是WAP的巨大推动者,并强烈批驳了我们的研究。
但是我们是精确的:WAP并未起飞。
此外,在2001年,当我质疑“手机:欧洲的下一个Minitel?”时,尼尔森的不雅观点也是精确的,并谢绝了当时盛行的说法,即当时欧洲由于其手机主导地位而将引领移动互联网。相反,尼尔森以自己1997年的不雅观点指出“语音只是另一种数据类型”。尼尔森在2001年对日本日本移动产品的分戏种,对移动拍照寄予厚望,对像素密度比美国和欧洲移动设备的低质量屏幕更好的日本高质量屏幕给予了肯定。
8. 《对体面的移动端用户体验的新预设》– 2000
移动设备应将其全体表面区域专用于屏幕(而不是键盘)。7年后的2007年,iPhone终于实现了这一设计建议。但是,这篇文章的太过乐不雅观了:是的,我们终于有了更为体面的易懂UX,但是这并没有像尼尔森在2000年所预期的那样快。
9. 《Flash:99%是不好的》– 2000
Flash软件本身早已不在大多数网站上利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尼尔森的不雅观点被证明是精确的。
但从更根本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仍旧故意义,由于大多数网站动画在可用性方面仍旧不足好。动画该当被广泛的运用,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10. 《避免利用PDF作为在线阅读办法》– 2001
正如尼尔森在2003年的后续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对付在线阅读来说,只管近年来PDF的技能问题有所减少,但我们的最新研究得出的基本上是和之前相同的结论。
PDF仅适用于一件事:打印文档。纸张在许多方面都优于屏幕,并且用户常日更喜好打印太长而无法轻松在线阅读的文档。
在2000年,尼尔森揭橥了文章《为什么只须要测试5个用户》。但是,尼尔森没有将这篇文章包含在上述1995-2001年的十大见地中,由于它是基于在1989-1993年间关于“简化可用性测试”更早的研究得出的。只管如此,小范围用户测试的不雅观点仍旧被证明是精确的,并且利用定性可用性测试的研究员都创造了同样的事情:第一批用户之后,您对设计的理解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最好进行迭代设计,以改进用户界面,然后与新的少量用户再次对其进行测试。
7大失落败见地
以下是尼尔森在1995年至2001年期间犯下的7个最令人震荡的失落败:
1. 《文件系统之去世》 — 1996
文件系统并未消逝,文件和目录仍旧是组织信息的紧张办法。
有一点仍旧是一如既往的:用户不长于天生良好的文件名,难以识别名称并在往后记住其含义。本地搜索已成为办理此命名问题的紧张方法。某些信息空间利用不同的组织方案 — 尤其是,相册和多媒体按韶光排序。个人信息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仍未办理。
2. 《1997年的网络趋势》 — 1997
语义数据编码未发生!
网站数据一如既往的屈曲和构造化。取而代之的是,现在有一种趋势,即利用AI来阐明网站上的自然措辞信息并将其汇总到外部的“抓取”做事中 — 有时会出错,而有时会产生有用的内容。不幸的是,期望单个用户或乃至是专业的业务运营职员花费前期韶光来布局数据以促进往后的重用是不现实的。人们总是专注于即时用例,而忽略了未来。(尼尔森1997年的第二个预测确实发生了,“把网络当作一种商业工具负责对待。”有趣的是,在早期,网络是如此的不专业,以至于指出必须改变的东西在当时是一种挑衅性的预测。)
3. 《网络忠实度》 — 1997
尼尔森指出,忠适用户的培养是网站提高业务代价的主要办法之一。但是,很少有网站像尼尔森预测的那样网站具有支持会员的功能。
4. 《网站的收益增加了吗》 — 1997
尼尔森预言最大的网站将是代价弘大的(确实发生了),但是较小的网站的累积代价仍旧会更大。只管某些小型网站肯定具有不成比例的商业代价,但不幸的是,事实证明,网络集群会抢夺比创建小型网站所应得的更多代价。
5. 《信誉经理》 — 1998
尼尔森希望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各种站点和做事为用户供应的做事的自动评价。搜索引擎会根据信誉排名的形式对结果进行排序,但这并不是真实的用户得分。信誉管理的紧张来源目前在市场平台上,例如eBay和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这些平台通过用户反馈进行排名,只有年夜胆(或冒失)的人敢与信誉低的人下订单。
6. 《网站付费的想法》 — 1998
尼尔森期望网络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用户付费的模式,但紧张是按利用而不是订阅。与我们今天主要由广告主导的低质量做事比较,网站付费将支持更广泛,更多样化的高质量内容做事。
7. 《关照营销》 — 2000
用户该当能够见告公司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公司将向他们***这些产品(如果有)。20年后,此功能险些不存在。常日,当前的系统对面向未来的交互供应的支持很差,用户表示对往后发生的事宜感兴趣。关照营销的紧张示例是,许多电子商务站点的确许可用户在库存不敷的商品可用时哀求关照。这个想法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对付这些失落败,我们并不应该感到特殊羞愧。没有人是完美的,尤其是20年后。尼尔森一贯希望在自己的文章中只管即便做到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与那些无法站得住脚的垃圾内容比较,他认为这对读者来说既有趣又有用。
一半成功,一半失落败传统媒体的闭幕(报纸、杂志、书本、电视) — 1998
尼尔森预测传统媒体在1998年写这篇文章的10年内或在2008年会去世掉。这显然没有发生。另一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大多数传统媒体形式正在消亡,以是尼尔森仍旧坚持这基本上是精确的。
守旧指向成功,乐不雅观指向失落败
回顾10次成功,7次失落败和一个二分之一的预测,尼尔森在守旧时基本是精确的:当我依赖用户抵制高端技能并偏爱大略时。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持久见地中有很多是基于少量定性用户研究的根本。也即是说,如果您真正深入理解它们,则不须要太多的用户。
相反,当尼尔森乐不雅观并期望发生重大变革时,一样平常会指向失落败。繁芜的系统(例如Internet和业务生态系统)难以移动,并且常常无法抵制彷佛有代价但却难以实现的改进。
尼尔森最积极的预测是“ 将来,我们将全部成为哈利·波特”,这个预测是从2002年开始的,因此不在本次剖析范围之内。现在还说这是否会发生还为时过早。但是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仍旧须要保持乐不雅观的态度,与“十年后”比较,评论辩论“未来”肯定更安全。纵然总的推论是精确的,特异性也随意马虎使预测缺点。
原文地址: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25-years-ux-wins-fails/
原文作者:Jakob Nielsen博士 — Nielsen Norman集团的用户倡导者和卖力人
本文由 @Henry-Lee 翻译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