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月17日文章,原题:为什么有个Z世代的孩子即是养育一个成人 美国最新一项调查显示,1/4的父母都在用手机追踪成年子女的日常轨迹。还有很多父母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催着他们去上小提琴课和数学课。有些孩子乃至不会独自乘坐公共汽车。和许多精神科年夜夫一样,我们认为这种“密集型育儿”(指以子女为中央、父母强烈干预子女生活的家庭教诲办法——编者注)培养出的成年人要么极度焦虑,要么会盼着赶紧离家。
但事情可能没那么大略。美国皮尤研究中央的新调查创造,在18岁至34岁的年轻人中,只有9%的人认为父母确实过多地参与了他们的生活。Z世代(常日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编者注)彷佛对不肯放手的父母有很高的接管度。大多数受调查者乃至表示,他们不仅没有厌倦所有的打扰,还相称依赖父母的情绪和经济支持。
作为父母,我们看到这样的结果可能以为松了口气,由于我们珍惜孩子们乐意忍受我们的每一天。不过,这个结果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关注“密集型育儿”父母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压力时,我们忽略了当代父母自己所承担的日益沉重的情绪和经济包袱。在所有发达国家,养育本钱都在上升,尤其是父母要为儿童保育、社团和各种学习项目买单。上世纪70年代,有事情的母亲与全职母亲花在孩子身上的韶光一样多:在英国,近一半的事情女性每周花多达45个小时照顾孩子,超过了均匀每周的事情韶光。有些人还要同时照顾其年迈的父母。

皮尤调查最引人瞩目的创造是,71%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成功和失落败反响了父母所付出的努力。这觉得像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前几代人会由于孩子表现好而感到自满,但不会把他们的造诣归功于自己。
一些从有身开始就给孩子听巴赫音乐的父母,现在正在给已长到20多岁的孩子安排理发,或给孩子的店主打电话谈论事情上的问题,乃至到大学校园里卖力叫他们起床、给他们做早餐。这是非常不康健的征象,但它反响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随着我们寿命的延长,青春期彷佛在延长。在意大利南部,73%的18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仍住在家里。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社会,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变革?成年子女该当对父母有什么期望,父母又该当对自己有什么期望?当代儿童什么时候真正“终年夜”?我们该当对他们的生活理解多少?
我常常和一群年轻人评论辩论出生率低落导致的人口构造变革:很少有人乐意抚养孩子,抚养孩子的任务彷佛越来越主要。悖论是,父母在付出更多努力来支持子女的同时,可能会减少他们抱孙子孙女的机会。(作者卡米拉·卡文迪什,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