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命题,家当立城成了一向做法。对千年商都广州而言,如何老城抖擞新活力,显得更为急迫。近年来,广州一贯在努力,不知不觉已有了新的打破。
如今,广州新的城市标签又增加了什么?又将如何引发广州发展的新活力?或许,可以从广州的家当发展故事中寻求答案。
新兴家当让老城抖擞新活力

“黑天鹅”环球疫情和“灰犀牛”中美贸易战,让中国经济承受这前所未有的压力,广州也不例外。
光彩的是,压力之下,广州经济展现出十足韧性,这背后源于多年以来坚持的家当构造调度,让老城抖擞新的活力。
过去十年,广州家当构造调度的力度不小。早在2009年,广州就明确“优先发展当代做事业”,10年后,到2019年末,广州市三次家当比重为1.06:27.32:71.62,第三家当占比达到71.62%,高于深圳(60.9%)。
广州一贯致力于发展高技能家当,如《广州市培植当代家当体系方案纲要(2009-2015年)》中,明确未来广州要着力发展高技能家当、改造提升上风传统家当;在《广州制造2025计策方案》中,广州开始推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IAB、NEM)计策性新兴家当,目前已初具规模,且新兴家当集群化发展趋势凸显。
广州市政府2016年印发的《广州制造2025计策方案》
2019年,全市计策性新兴家当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1%)2.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兴家当增加值2897.68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4,达到26.4%,俨然成为广州家当发展的新标签,为未来广州城市经济发展供应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总体经济受疫情影响负增长的情形下,IAB家当增加值增长2.5%,发挥了主要引擎浸染,个中,生物医药与康健、新一代信息技能,分别增长2.9%和4.0%,很少有人知道,广州市生物医药家当已构建起从技能研发、临床试验,到中试、生产制造,上市运用、流利发卖的完百口当链。
疫情让全天下看到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广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家当的决心。7月8日,广州再次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新基建”政策40条,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培植总体方案》落地,根据《方案》,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将形成“一江两岸三片区”空间格局,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
广州新光高速和环城高速
梳理近年来广州家当发展进程,从发展以IAB为代表的计策新兴家当,到如今的数字经济实验区方案,每一步都走在了全国度当升级的前面,这背后离不开对高新技能企业的悉心造就。
公开数据显示,广州高新技能企业从2015年1919家到2019年的超过1.2万家,数量是四年前的6.3倍,且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2年居全国城市第一。
高新技能企业的发展为广州新兴家当发展供应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活力。高新技能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载体,加速着科技成果的转化,2019年,全市技能条约成交额达到1273亿元,在2018年翻番的根本上再增长77%,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人才持续流入是家当发展充满新活力最好的例证。2014年至2019年5年韶光,广州人口净流入222.5万,在一线城市中也仅次于深圳。今年广州市政府事情报告透露, 广州市实际管理做事人口已经超过2200万,比常住人口多670万人旁边。实际人口远超常住人口,这也意味着未来广州人力成本上风将持续开释,让家当发展永葆活力。
金融成广州发展新标签
金融是当代经济特殊是当代做事业的核心,也是城市综合影响力的核心成分之一。放眼三大天下级湾区,它们的核心城市无一例外是国际金融中央。将目光聚焦在中国,3月26日,“第27期环球金融中央指数(GFCI 27)”显示,广州凭借迅猛的金融发展势头成为四个一线城市中得分唯一增长的城市,并再次进入环球金融中央前20强行列。2017年3月,广州首次进入环球金融中央指数,环球排名第37位。如今,短短3年韶光,广州在环球金融中央排名快速跃升,环球排名第19位。这背后也是广州金融业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广州在环球金融中央排名快速跃升,环球排名第19位
客不雅观而言,广州发展金融有着更大的难度,既没有北京的“一行两会”等金融机构,也没有上海、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但广州发展金融业也有着自己的上风,其一是广州有着千年商都的潜在商业基因,表示在与金融结合的代价上,近几年正逐步被创造出来。
一个成熟发达的商贸城市,既能为金融业的发展供应市场需求,反过来又推动着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广州金融发展形势与展望2020》白皮书显示,广州产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屯子产权交易所、广州商品交易所、广州物流交易所,打造了21个专业化的交易平台,供应了覆盖浩瀚领域的产融做事。2019年开始运营的广州金融资发生意营业中央,一年交易额就近2000亿元,市场规模、做事能力在同类中居于前列。
其二,广州的金融业发展始终环绕其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金融的发展实质上是为了做事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纯金融业,不是广州的追求目标。从广州创建全国首条民间金融街,设立全国首家小额再贷款公司,到专门出台“领头羊操持”“五链协同”等政谋划定,其目的便是为了提升广州金融做事实体经济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一季度,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为572亿元,同比增速8.4%,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94%,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广州的金融发展也逐渐被认可。2017年3月,广州首次进入环球金融中央指数,此后连续七次进入榜单,并在今年排名中上升至环球第19名,实现得分排名双提升,是海内一线城市中上升最快的城市。而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当中,广州是外商对海内城市的最佳投资地排名第1位,成本的态度和风向是对一座城市最佳切实其实定。
9月10日,在第三届“讲好广州故事”好文章、好策划年度评比分享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张鹏在主题分享时提到,“广州是中国第四大金融城市”,金融该当是广州城市的新标签。如今,广州南沙区、天河区的金融发展较为亮眼。如广州天河国际金融城内,已引进10余家金融机构,金融总部集聚效应凸显;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落址南沙明珠湾核心区横沥岛尖,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落户南沙。
今年以来,政策持续发力。9月2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培植见地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66条详细方法。个中提到,广州将加快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等举措。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广州金融中央城市的气质将加倍刺目耀眼,而金融作为做事业之王,必将为广州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活力和能量。
(作者: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