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这东西便宜的几十块,贵的两三百,差距到底在哪里,很丢脸明白。
此外,还有一些充电宝爆炸的新闻时时时冒出来,安全问题也是大家关注的。
是时候评测一波了!

我们挑选了 13 款充电宝,个中包括 10 款 20000 mAh 的和 3 款 10000 mAh 的。
然后,正如标题所言,我们在拆充电宝的时候,差点“炸”了办公室……
一度很惨烈。。。
一、外不雅观比拟对付充电宝,一样平常大家会在意:轻重、大小、外不雅观。
我们把可以量化的指标做了图表(图中比拟手机为 iPhone 11):
大家可以参考挑选喜好的大小和重量。
二、详细实力充电宝的最核心业务便是给手机供应声援。
我们根据充电宝的实际容量、快充能力以及一些标准进行了检测。
实际容量我们买充电宝,常日只会看外壳上最明显的容量,一样平常都是 10000 mAh、 20000 mAh。
但实在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容量,当我们充电的时候,充电宝可能会涌现发热等能量消耗的情形,以是实际有效容量是肯定达不到的这些数字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购的时候须要关注大数字后面的小数字。
比如下面红框里标注的“额定容量:12500mAh”。这才是厂商经由反复测试认为可以达到的,是充电宝的实际容量。
这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反复强调的“看小字!
看小字!
看小字!
”是多么主要。
我们测试了这 13 款样品的实际放电容量,如果数值大于即是标注的额定容量,就可以认为这款产品品质是比较好的了。
以下是所有样品在常温、高温、低温下实测的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拟结果:
注:低温下,标准哀求达到 60% 额定容量就算合格。
不同温度下的容量测试,代表了在不同时令下充电宝的表现。
结果显示,10、11、12 号充电宝在三种温度下测出的放电容量都比哀求达到的低很多,13 号充电宝只在低温情形下达到了标准哀求。
这里大略辨别你的充电宝容量有没有虚标。
在充电宝上找到额定容量,在你的手机里找得手机电池的容量,两个相除,便是这个充电宝能给你手机充电次数的最大值。
如果你实际充电次数要远低于这个最大值,那么可能质量就不太好了。
转换效率根据标准哀求,移动电源的转换效率该当符合利用解释的昭示值,如果没有昭示,应不低于 80% 。
大略来说,转换效率越高,给数码设备充电的次数就越多,解释充电宝品质越好。
来看我们测试并打算出的转换效率:
根据测试结果,除了 10、11、12 号实测放电能量远低于额定能量, 13 号没有达到 80% 的哀求外,其他样品都达到了 80% 的标准。
快充技能现在对充电宝的哀求不止是能充满电了,还要快。手机没电,一分钟都等不及。
以是我们测试了样品的快充技能。
结果如下:
怎么来判断 1 小时大概能充多少电呢?
用PD快充来举例:
理论上,充电宝 1 小时的能量为 5V×3.6A×1h=18Wh ,如果手机电池的容量是 3000 mAh,按照 5V 的输出电压算出能量是 15Wh ,那么 1 小时就已经差不多可以将一个没电的手机充满了。不过实际上,手机电量达到 80% 旁边或者即将充满电的时候,手机电池的电流会逐渐减小,充电速率会变慢。这是正常征象。其余我们按照输出电压标准进行了检测,所有充电宝都通过测试。
三、其他加分项
我们还对所有样品做了过充保护、跌落测试及阻燃性等测试。
过充保护在满电情形下,连续以 1.2 倍额定电压充电。结果除了 13 号,其他充电宝都有过充保护。
13 号 TYPE-C 口在充电时已经烧坏,无阻燃剂外壳已经烧焦和熔化。
其余,4、5、8 号在启动保护后未能自动复位,在利用上麻烦了一些,大家很难自己在家复位,也就无法连续利用了。
自由跌落除 13 号过充测试失落效未进行跌落测试,剩余样品实验结束后,外壳都无明显摔裂。
拆机情形(拆机有风险,非专业人士请勿模拟)我们拆了这 13 款样品,来看里面的焊接办法:
下图左边为点焊,在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里运用非常成熟,样品中 3、5、7 号为点焊。
右边为锡焊,随意马虎虚焊而脱落,其他样品为锡焊。
其余, 1、3、4、5、6、7 号的聚合物电池有温度保护传感器,其他样品无温度保护传感器。
再来看看材质:PC 比 ABS 的阻燃性好,但是价格更贵。
红外剖析后产品塑料紧张材质结果如下( 3 号外壳材质是金属,不在剖析范围内):
阻燃性
外壳材质的好坏是充电宝品质的一项主要考察标准,阻燃的外壳能在充电宝非常动怒时起到浸染。下图是样品外壳燃烧后的比较:
由于 3 号是铁壳,没有燃烧。
从燃烧情形比拟看, 5 号和 7 号的外壳阻燃性能更好, 5 号有不阻燃的防震胶垫,以是燃烧韶光更久些。
而13号在过充保护测试时就出了问题,燃烧时直冒黑烟(参考前面的动图),靠外力都很难息灭[敲打]
阻燃性能不仅跟材质有关,还和所加阻燃剂的品质和数量有关。以是同样是 PC 材料,测试结果也有所不同。
充电宝总结实际上,我们在选择样品时,就选了大品牌和小一些的品牌一起评测。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我们创造样品中的小品牌充电宝表现确实让人担心。
在做人为料和安全配置上,显然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品牌表现好一些。
我们的综合推举如下:
其余我们也有一些选购和利用建议:
这次充电宝评测,我们的技能小哥默默捣鼓了良久,当然也一鸣惊人,给公司小伙伴们制造了一个一塌糊涂的事情环境[捂脸]
可能大家看完往后,还是会以为有些难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