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是个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北岸的平原国家,不敷2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生活着2800多万国民,2017年人均GDP不敷1700美元。加纳90年代经历了一场堪称“惨剧”的经济危急,近千亿美元外债被免后又创造了大量石油,商业开采8年后才堪堪进入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
2011年,由世卫组织牵头、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等学者联合加纳卫生部与环保部进行了一项系统研究,报告指出:地球上每年产生总值超500万亿美元的电子垃圾,总重量达4000-5000万吨,但每年只有不到700万吨被系统回收处理,个中75%都被运往非洲和亚洲进行终极回收并焚毁。
加纳虽然很掉队,但西方各国却一贯对其颇为“关爱有加”,除了石油等资源外,紧张缘故原由还是欧美各国将其当成垃圾场”来一劳永逸的办理电子废弃物。

在联合国环境署调查尼日利亚二手电子造成大量污染时,意外创造了加纳都城百公里外还隐蔽着一个环球最大的废弃电子回收场,每年都有超过500万吨各种废弃电子产品被源源不断的送到这里,经由4万多周边庄家的手工“肢解”后进行点火填埋,不仅开释大量毒气,连地下水都被毁坏殆尽。短短6年内就有超过5000加纳人的生殖、神经系统遭到毁坏,70%的儿童大脑发育不良。
1970年以前,阿博布罗西还只是一个沿海***落,非洲各国内战频发,导致阿博布罗西因丰富的水源和沿海捕鱼业吸引难民前来,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贫民窟。90年代加纳政府截流建筑水电站,使得加纳沿海失落去农业栽种的可能性,又迎来了不缺电的“数字时期”,西方国家自此开始将大量淘汰电子产品销往加纳,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贩子将报废产品混入淘汰电子产品中,并勾引当地农人学会如何拆卸可利用再生的零部件,再将别的垃圾点火就地填埋。
这些报废产品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士以及荷兰等西方国家,覆盖有飞利浦、佳能、戴尔、微软、西门子和索尼等品牌。以电子废物评估报告而言,电子电器设备的翻新发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但加纳的阿博布罗西接管的却是全体链条的末端产品,换句话说,西方国家将可利用零部件拆卸回收后,再将报废品送到非洲进行铜铁铝以及电线回收,末了轮到加纳的时候只有总重的3%有回收代价,但加纳却成为终极焚毁填埋的污染地。
各个环保***组织都对西方各国发出警告,阿博布罗西大略粗暴的处理电子垃圾造成的污染将是无法计算的,这些含有毒化学物质的垃圾被点火时会产生铅、汞、砷、二恶英、呋喃和溴化阻燃剂等毒物渗入周围的土壤和水中,目前已超标百倍之多。但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认为这是缺点的做法,乃至连承认运送电子垃圾的勇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