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很多巴中人来说
小时候独占的美食回顾里
一定有“火烧馍”的味道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火烧馍”是小孩子的零嘴
也是大人们辛劳劳作后
安歇时“打幺台”的食品
随着韶光推移
“火烧馍”逐步演化成了现在的芝麻饼
新报循着芝麻饼的喷鼻香味
给大家找到了一家好吃的
儿时味道芝麻饼子店
emma
捂住流口水的嘴
巴城大东门肖家巷的何吴氏的饼店
已这个小巷里已经烙了30多年芝麻饼子
5月15日早上5点,肖家巷15号店铺的主人何润生、吴映雪夫妇开始忙绿。
将头天晚上准备好的酵母面与50斤面粉均匀稠浊,半个小时后,就可以开始进入做饼环节。吴映雪摊饼,何润生烙饼。夫妻俩这样默契的合营从1985年就开始了。
早上7点,何吴氏本日做的第一锅喷鼻香气四溢、外表金黄的芝麻饼也正式出锅了。
饼有椒盐和白糖两种口味
以及薄脆的喷鼻香酥饼
看似不起眼的饼子,全体制作流程实在相称考手艺。先要将面粉用酵子调和拌匀发酵,然后擀面成条,均匀铺上特制的“油酥”,再揉成团擀面成饼,之后还要在两面裹上去皮泡发的芝麻,生饼就做成了。
随后便是烤制,烤箱是一个特制的鏊子锅——形似古代一种叫“鬲”的古老炊具。鏊子上面用柴火烧,俗称阳火,平底铁锅下用木炭火烤,俗称阴火,一阴一阳,刚柔相济,须要烤饼师傅根据履历节制火候,时时翻动面饼,待成金黄色、外壳壮实而不焦不糊,空气里弥漫着朴素的麦喷鼻香时,饼就烤制完成了。
店里客人相继而来,不少顾客表示,自己是吃着这家芝麻饼终年夜的,这饼子里面有自己发展的味道。吴映雪先容,有很多在外地的人通过微信线上购买。去年,还有几位在美国和韩国事情的巴中人,在他们店里订购了上百个芝麻饼带给国外的同事朋友。
几口下去一个芝麻饼就只剩这么点了
嗝~
老板儿
再来一个饼
三十年过去了
这家芝麻饼的味道还是没有变
小伙伴们
还记得这个儿时味道吗?
你还能吃几个?
编 辑:冉 巧
责 编:魏文明
审 核:李继鳌
来 源:巴中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