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IG战队夺得英雄同盟S8的冠军,创造了中国电竞新的历史。
二十年前电竞刚刚来到中国时,不少在此刻庆祝的年轻人还没有出生。
“要小心戒备电子游戏这样的新一代‘毒品’”

196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蒂夫·拉塞尔(Steve Russell)和几位同学折腾着当时最新的硬件,PDP-1(等离子显示器)微型电脑。几个人为了找点乐子,配合尽力,在这台机器上编写了一个由40页源代码打包成的双人射击游戏。这款被拉塞尔叫作 《太空大战》(Spacewar!
)的游戏通过示波镜产生图像,从而让两个玩家可以相互用激光来与对方的太空船进行对抗。首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就这样出身了。
《太空大战》游戏界面
相隔11年,当时在滚石体育担当编辑的的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为《太空大战》组织了第一场正式比赛,美其名曰“首届星系杯《太空大战》奥林匹克竞赛”。布兰德更为人熟知的是《环球概览》刊物的创办人和那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原始出处。从现在来看,老爷子当年的调皮一举,奠定了天下上第一场电竞比赛。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
虽然电竞“远古史”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中国直到1998年旁边才开始逐步打仗这个观点。当时,美国暴雪公司推出了一款即时计策游戏,以科幻题材为背景,描述了迢遥世纪,人族、虫族、神族在银河系中央殊死相争的故事。这款名为《星际争霸》的游戏为不少人打开了电竞的大门。
韩国的反应更快。为了缓解“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决定大力扶持一批新兴的,分开资源、地皮等成分制约的家当,电子游戏家当正位列个中。《星际争霸》一经推出,销量一起飘红。敏锐的韩国电视人创造了弘大市场,相继制作游戏比赛的电视节目。韩国的一举一动都被邻国的一些小伙子们看在眼里。
恰逢此时,海内的网吧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平常纷纭冒了出来。当时个人打算机(PC)对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是奢侈品;互联网技能也不发达,大部分的玩家对战游戏紧张借助于局域网。网吧就成为了这些游戏玩家的最好归宿。
这些在如今看来脏乱不堪、形形色色的网吧催生了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三五成群,结对而座,这些年轻人每天在虚拟天下中拼个高下。
当然,这样的做法在外界看来毫无可取之处。每个学校都有学生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延误学业,旷课逃学只为了去网吧。在长辈看来,电脑游戏是最大的仇敌,网吧是“坏学生”的聚会所,网瘾则是一种须要专业医治的精神疾病。
当时《光明日报》的一篇宣布《电脑游戏:瞄准孩子的“电子***”》 代表了时期的心声。这篇文章苦口婆心地劝告家长小心戒备电子游戏这样的新一代“毒品”。
玩电子游戏不仅是不只彩的事,而且会越陷越深,堕落孩子的人生。在当时,电竞和电子游戏究竟有什么差异,恐怕连每天操练的玩家自己也不甚清楚,只能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偷偷摸摸地摸索考试测验。
筚路蓝缕的中国电竞开拓者
1999年常被定义为中国电竞“元年”。那一年,胡海滨、韦奇迪、寒羽良、易冉、马天元组建了A.G战队,也是中国第一支职业电竞战队。
仅仅过了一年,马天元和韦奇迪就在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orld Cyber Games,简称WCG)上夺得了中国电竞的第一个天下冠军。韩国三星集团资助WCG的初衷是推广自己的显示器,但在那个电竞赛事不像如今这般弗成偻指算的年代,WCG成为了环球电子竞技的奥运会。
2016年天下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现场
千禧年的天下冠军头衔并没有让社会主流急速改变意见,不过越来越多的电竞爱好者意识到,原来打游戏也能出人头地、为国争光。在那个属于《CS》,《星际争霸》和《魔兽争霸》的时期里,中国电竞在成绩的驱动下开始被一部分人所接管,也是在那个时候,许多少年的心里埋藏了一个职业电竞选手的梦想。
成长于河南省汝州市的李晓峰便是个中一位。在弟弟的推举下,他第一次在电脑房里打仗到《星际争霸》时就被吸引住了。没有屈服父亲的安排当年夜夫,李晓峰下定决心要成为《魔兽争霸》的职业选手,走上电子竞技这条职业路。
用“坎坷弯曲”来形容电竞行业初期的职业道路太不准确了。严格来说,根本就没有路,只等着李晓峰这样年夜胆的“探险家”去开拓。那时李晓峰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元,为了省钱上网,一天只吃一顿饭。
在郑州网吧当半职业选手时,李晓峰每个月只拿一百块的月薪,晚上就睡在仓库里。在职业初期,某场比赛的失落利让李晓峰乃至产生了跳楼轻生的动机,多亏了朋侪的及时劝阻。
李晓峰的困难处境,在早期的电竞圈是一种普遍状态。电竞职业选手必须承受来自经济、社会、比赛的压力,无数人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在电竞之路折返迷失落。
Sky——第一个“电竞民族英雄”的出身
2003年,电竞行业看似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得到了官方的正名,电竞不再被视作大水猛兽,圈内圈外欢欣鼓舞。
与此同时,不同规模的电竞赛事也陆续地开始举办。初期的赛事大都只是网吧赛,职业俱乐部尚未成型,网吧老板担当了职业电竞中的主要角色,常常是许多地方战队的资助商和运营者,卖力电竞选手的基本生活需求。
赛事的主理方并不是游戏厂商。在版权还不受重视的时期,呈现出包括WCG、ESWC、CPL、EVO在内的大量第三方赛事。它们的盈利模式类似,均以第三方企业资助为主。职业选手的紧张收入来源只有第三方赛事的奖金。
中心电视台于2003年4月4日创办了以体育类竞技游戏为紧张内容的《电子竞技天下》节目,每期时长55分钟,共有6个板块组成,个中电竞赛事宣布和转播的《竞技场》占了节目的较多时长,成为《电子竞技天下》的重头戏。《大众软件》之类的纸媒也开始宣布赛事战报与电竞选手特稿。电竞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央视当年的《电子竞技天下》节目
可惜好景不长,或许是由于2004年北京“蓝极速”网吧那场震荡全国的大火,或许是由于家长的连番抗议,2004年4月2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关照》,从此电竞项目消逝于主流电视台,不雅观众只能在个别的付费频道理解到电竞动态。
央视《电子竞技天下》节目也在开播一年后短命。社会大众对付电竞行业仍旧是顾虑重重。只管一些人改变了最初的认识,不再把电竞看作是沉迷游戏的“幌子”,但电竞依旧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邪路”。
真正推动中国的第一次电竞狂潮,是2005年的李晓峰。他以Sky的名字在世界电竞最高赛事WCG上完成夺冠壮举。次年李晓峰又卫冕了该项冠军,成为了中国电竞的代言人。
李晓峰,以名字Sky为人熟知。
对付当时的电竞爱好者来说,李晓峰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电竞拉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迈向职业选手的过程中所遭遇的贫穷、质疑、压力和排斥险些是每一个电竞玩家都可能遭遇的痛楚。这些失落败历练了李晓峰的品质,也让他的成功更为动人。
在世界舞台上为国争光的“电竞民族英雄”正是自己的偶像,鼓舞着玩家群体在烟气浓重、空气流利不畅的网吧格子间里苦练技能。中国的电竞行业,由此开始了野蛮成长。
中国电竞的第一次寒冬
2007年以前,大多数的传统电竞项目搭建在局域网上,网吧联机是最常见的办法。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玩家对电竞游戏的需求。依赖于更快的网速和第三方平台,以《英雄同盟》、《DOTA2》、《CS:GO》为代表的五人合为难刁难抗模式的新型电竞项目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急也让电子竞技迎来成本寒冬。由于缺少厂商帮助,海内大量电竞俱乐部倒闭。许多苦撑多年未见成绩的职业选手,在这个韶光节点上选择了退役。
而欢迎这段尴尬光阴的,正是那批神往成为电竞英雄的少年。
16岁的王兆辉从高中辍学,选择了湖南怀化的一个职业学校读打算机专业。母亲只是提出了一个条件:18岁之后自己挣钱。于是,王兆辉来到了李晓峰的出发点,也想复制他的成功。
王兆辉后来回忆,2009年的时候,由于凑不到钱住旅店,他和队友曾经带着被褥,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硬座跑到一个城市打比赛。
王兆辉
得到冠军后主理方跑路,谢绝支付3000元的冠军奖金。山穷水尽之时,他和队友在ATM机房睡了两天,靠喝凉水饱腹。有着很大烟瘾的王兆辉,终极忍不住捡起了ATM机房门口别人丢弃的烟头,一边抽一边流着眼泪见告队友,“等我有了钱,一定要每天抽中华”。
正当王兆辉在职业路上屡屡碰钉子时,其余一些电竞人找到了养家糊口的新路子。他们创造了电竞项目背后弘大的不雅观众根本与商业代价:制作***和粉丝互动,推广自己的淘宝店,与游戏设备厂商开展广告互助。
当时最有名的电竞***作者每次发布都能得到几百万的点击次数。这种模式的成功给了商业成本很大的启示,引领着投资者推开了电竞的大门。
“富二代”——电竞行业的救世主
2011年,王思聪携普思成本入局,收购重组了资金链断裂的CCM战队,后改名为IG战队,开启了 “二代“电竞潮。成本涌入带来的最直接改变,是为王兆辉这样白手起身的电竞选手供应了基本的人为保障。仿效其他职业体育同盟来组建,职业电竞俱乐部也初具规模。
王思聪电竞首秀现场,后以百分百胜率退役。
2012年,IG俱乐部将旗下两支战队IG.Z与IG.Y领悟,没有生存压力的选手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冲劲,帮助新IG夺得DOTA2当年TI2国际约请赛的天下冠军,奖金有100万美元。
IG俱乐部的成功,让同样热爱游戏的年轻“富二代们”看到了这一新兴行业的巨大潜力。
2012年9月,VG俱乐部正式成立,创始人是华鼎集团的公子丁俊。VG的股东还有华西村落吴仁宝的孙子孙喜耀、美莱医疗美容连锁集团的公子陈青。雏鹰农牧集团侯建芳之子侯阁亭带着1000万起步资金,成为OMG战队最大股东。珠江商贸集团的少掌门朱一航则是EDG战队的掌舵者。
“富二代”们投资电竞首先出于兴趣和喜好,不少人一开始并没有把盈利作为紧张的目标。电竞行业借助着这批充满激情亲切的“富二代”们度过了最严厉的成本寒冬。
2014年,王兆辉终于得偿所愿,以Sansheng的名字赢下了TI4国际约请赛,拿到了DOTA2职业选手的最大声誉。此时的奖金也比2年前翻了5倍有余。
犹如其他竞技体育一样,电子竞技的平等竞争与爱国主义旗帜是支持者的最好武器。为S8夺冠欢呼雀跃的年轻人,和坐在电视机前为女排加油的长辈们是一样的。近些年来中国在电竞上的成功,油然而生的民族自满感所带来的凝聚力为电竞包上了一层最结实的正当性外衣。
“电竞行业已然成为了时期的宠儿”
从2016年起,电竞行业进入了井喷期。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人口暴增的红利为电竞带来了空前的新生力量。电竞手游的人数与电竞端游已能分庭抗礼。直播行业的兴起也丰富了不雅观众参与赛事的办法。电竞已成为一种社交,不少出自电竞的盛行语和日常生活领悟在了一起。
另一方面,政策导向也给电竞行业开了绿灯。2016年电竞专业成为正式教诲的一部分,电竞专业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会分布到电竞行业的前沿与后端。
媒体也不再摆出早些年的说教论调,央视多次宣布中国电竞行业在国际赛事上取得的成果。今年有六项电竞项目登上了亚运会的舞台。4年后的杭州亚运会上,电竞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霍启刚在接管新华社采访时说,所有的体育项目,除了身体肌肉、功能的展示外,还要有聪慧、策略、团队互助等元素才会让赛事精彩。电子体育正好都符合,比如操作时的手眼折衷、肌肉反应和战术策略的制订,而面对巨大的压力如何翻盘,也磨练选手的沉稳和抗压能力。
其余一些反对者并不同意这样的不雅观点,他们认为无论是电子游戏,还是以某种电子游戏为载体发展起来的电竞赛事,基本都是游戏厂商在掌握,这是两者没有实质差异的缘故原由。从游戏改称竞技,只是洗面革心躲避舆论的压力。
电竞和电子游戏究竟有多大差别,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电竞行业已然成为了时期的宠儿。年轻人爱看,成本家乐意投钱,媒体乐于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