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很多地方对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的定义每每是这样描述的:紧张用于保护雇员免受由于打仗化学、辐射、电动设备、人力设备、机器设备或在一些危险事情场所而引起的严重的工伤或疾病。
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面罩、安全眼镜/护目镜、安全帽、安全手套、安全鞋、听觉保护器、呼吸器和安全带;以及大量的呼吸防护设备、防护服等。
看完这个描述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类设备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特殊是那些普通办公室族,还有学生一类的“坐姿事情者”。 实际上前面关于PPE的描述范围并不准确,比如很多的运动娱乐项目的设备也属于PPE,比如自行车头盔,太阳镜。

有些小设备乃至很不起眼,比如下图中,这是我骑车时用于绑腿的反光带。上面标注了EN 13356,它是欧洲一个PPE设备的标准,并且标有CE logo。
这个绑腿带是从迪卡侬买的,作为法国的跨国企业,它须要实行欧洲PPE标准,并且要达到欧盟2016/425法规的哀求。
保护人身安全免于创伤的是PPE,保护人体性能免于疾病的也是PPE。
口罩和我们的高空止坠类PPE一样都属于个人保护设备,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对付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紧张要做的便是自我的防护和隔离,口罩是这几天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这是我最早的购买记录,可以体会一下当时口罩的价格,实在随着海内的雾霾问题的严重
(这是我最早的购买记录,可以体会一下当时口罩的价格,实在随着海内的雾霾问题的严重和CPI涨幅,口罩这几年的价格一贯在涨)
虽然我所研究的领域紧张是关于个人绳索及高空防坠落领域干系的理论,标准和法规。但其他PPE领域我也会关注,在很多国家PPE的生产管理监督都适用于同一个法规。
口罩也是我日常花费量比较大的一种PPE,早在2012年时,我就开始购买利用高过滤性的呼吸防护口罩,但那时利用口罩的用场紧张是用于雾霾和灰尘的防护。
(在重度污染的环境下利用三天后口罩表面的颜色发生变革)
我看了很多周围人在朋友圈,微信,"大众年夜众号中关于口罩的内容,大概有一半的内容都有缺点。以是接下来我会帮大家再理顺一下关于口罩的技能问题。
以下是一些范例的、制造惶恐贩卖焦虑的缺点辞吐
(以上红圈中的内容都是缺点的!
!
!
)
口罩(mask)一词所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很多人传统印象里的医用口罩是纱布做的白口罩。
image.png
你们大概记得在03年看***时能看到医护职员用两层的很厚的纱布口罩来应对凶险的SARS病毒。那场疫情导致了几百名医务职员患病,很大程度上都是个人保护方法不到位造成的——由于17年前我国对付个人防护用品的不雅观念和供给都非常掉队。而我们这几天反复谈论的并且可以利用的口罩在欧美有专门的词来描述:Surgical mask(外科口罩)和Respirator(呼吸防护口罩)。
先讲几个须要的知识点——
常见颗粒的体积(MMAD大致体积):喷漆:2.9-10μm采煤:4-20μm木工:1-40μm花粉颗粒大小:20-50μm球菌的大小:0.5-5μm冠状病毒的大小:0.06-0.2μm二手烟颗粒: 0.1-1μm焊接烟尘颗粒:<1μm
- 飞沫:0.5-12μm
(打一次喷嚏能产生40000个飞沫颗粒,咳嗽能产生约3000个,说话5分钟也能产生约3000个飞沫颗粒。大于5μm的飞沫能由于重力快速掉至地面,小于5μm的飞沫颗粒能形成气溶胶,在相称长的一段韶光里漂浮在空气中,这取决于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43281/)
- 关于PM2.5/PM10:
常说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2.5μm的颗粒,PM10是≤10微米的颗粒。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常日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μm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可吸入颗粒物是在环境空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对大气能见度影响很大。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相互浸染形成的眇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景象、一年中的时令不同而变革很大。
过滤的事理:
我们对过滤的基本办法都理解,便是通过一层筛网将不须要的、有害的物体隔离的外侧。
对微粒的过滤事理会比宏不雅观物体更繁芜一些,但口罩的材料基本上都是聚丙烯材料的无纺布纤维层,这些纤维的孔直径厚度等成分影响着过滤效果。
(我也没有完备搞懂,我大概看了一下NASA的这篇关于HEPA过滤膜的文章,有兴趣自己*** https://ntrs.nasa.gov/archive/nasa/casi.ntrs.nasa.gov/20170005166.pdf HEPA过滤膜常日采取硼硅玻璃纤维)
不同直径的颗粒通过不同事理的办法过滤,比如颗粒体积,撞击,扩散事理导致被纤维阻拦,还有一些微粒通过静电吸引事理被静电纤维所过滤。
(永劫光利用后的HEPA过滤网(左边))
(国际空间站的HEPA过滤网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image.png
image.png
常听到的N95级别口罩的标准测试中以0.3μm的微粒为测试工具,是由于大于或小于这个直径的微粒都比较随意马虎被过滤纤维拦截,而0.3μm这样中间尺寸的的微粒更不随意马虎被过滤。
病毒虽然体积很小,但是无法单独在空气中传播,它须要飞沫和飞沫核作为载体在空气中飘散,以是很随意马虎被过滤掉。
过滤指标:
颗粒过滤效率 (Particulate Filtration Efficiency,PFE):对微颗粒的过滤效果,数值越大过滤效果越好。
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 BFE):对细菌的过滤效果,数值越大过滤效果越好。
把稳:以上过滤效果是针对口罩材料本身的过滤进行的测试,不是实际戴在人面部的过滤效果。
此外,过滤是在标准规定的颗粒大小下进行的,不同标准会采取不同尺寸的颗粒进行测试。BFE常采取3μm的细菌气溶胶颗粒,而PFE一样平常采取NaCl的0.3μm的颗粒。纯挚从过滤效果看,PFE比BFE的效果要高。
1.Surgical mask (外科口罩):
从外不雅观上看它是方形的,中间有褶,常日一壁为浅蓝色或绿色,另一壁为白色。
如果你撕开这种口罩,会创造有三层组成,最外侧的带色的层用于阻隔飞溅液体,中间层能过滤细微颗粒,最内侧用于接管利用者呼出的水分。它的上面有金属条,用于将口罩与面部贴合,以是这种口罩不能带反。
这种口罩的浸染是普通医务环境下防护较大的颗粒,如唾液,喷溅的血液,飞沫及其所包含的细菌或病毒,但是由于与面部的密封性比较低,它在较大浓度的污染环境中的防护能力不强,这种口罩也能阻拦很多佩戴者呼出的飞沫,降落双向传染的概率。如果你佩戴过这种口罩能明显的感到它的耳带拉力很小和口罩四周的贴面效果并不好,呼吸阻力比较小。
这种口罩常日会哀求对喷溅的合成血液进行液体阻力测试,并且哀求对口罩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医务环境。
在欧洲这种口罩不属于法规里的PPE设备,它属于医疗东西,欧洲标准中EN14683医用面部口罩标准属于欧盟的医疗东西指令(Medical Device Directive)93/42/EEC下的标准。
对付这种口罩美国利用的标准为ASTM F2100,欧洲标准为EN 14683,在中国医药行业中的标准YY 0469,这些标准中都对BFE进行了哀求。以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标准为例,它哀求BFE>95%( 3μm的细菌气溶胶颗粒),PFE≥30%(0.075μm颗粒)
外科口罩与接下来要讲的呼吸防护口罩在功能的侧重点上不同,外科口罩更侧重对喷溅液滴的防护,由于外科口罩的密封性不好,实际佩戴它时,外科口罩对高浓度环境下颗粒的过滤效果并没有呼吸防护口罩好。
关于实际过滤效率,还有一点要强调,目前疫情的韶光段处于冬天,由于呼出的气体湿度大,温度高,碰着口罩外侧的冷空气导致在口罩内侧积存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会加剧口罩的过滤阻力增加,导致实际上更多的空气交流是通过口罩边缘的缝隙进行的,这让外科口罩的过滤浸染进一步变差。
2.Respirator/Respiratory protective devices(呼吸防护设备(口罩))
这种口罩多属于PPE范畴,很多产品上也这样写Particulate respirator(防颗粒呼吸口罩)。它在构造上与外科口罩最大的不同是密封性要好很多,这种口罩的贴面效果及佩戴弹性带的拉力要比外科口罩强很多,如果你利用过这种口罩会创造呼吸比外科口罩费力很多。这种口罩须要有一定的构造支撑强度,正是由于密封性好导致了较大的呼吸压力差。
目前常见的这类口罩是下图中的两种折叠式和罩杯式(没错,英文便是cup,我也这样翻译了,我还看到了一篇外文文献,感兴趣可以搜搜:Here’s Why Dust Masks and Bra Cups Look So Much Alike-3M’s face masks may have originally been conceived as bra cups.)。
这两种构造我都利用过,折叠构造的方便携带,内部空间小,两边的构造支撑强度比较小,在快速的大量喘气时,折叠式两边的构造会被气压压缩,乃至会触碰到你的嘴部。
而罩杯式的内部空间大,支撑构造也比前者强,呼吸时的对人的压迫比较小,我乃至在跑步时也能正常利用。对付医务职员或者活动剧烈的作业职员我建议利用罩杯构造的呼吸防护口罩。
折叠
罩杯
呼吸防护口罩属于PPE,它的紧张过滤哀求是针对PFE的,这种口罩常日也是三层或更多层,紧张依赖中间的熔喷层进行过滤。
它是给暴露在高浓度污染环境下利用的,或者有较高高浓度颗粒风险的环境下利用,是什么意思呢?
我举几个例子:
a. 我最初利用呼吸防护口罩的缘故原由是北京过高的PM2.5污染,这种污染物在API(空气污问鼎数)指数较高的日子里会无处不在,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到处都漂浮着PM2.5颗粒。它们以气溶胶的状态大量存在于空气中,从数据上看北京过去常常涌现超过200μg/m³的污染。
以是我为了保护自己利用了这种口罩,由于它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很高的过滤效果。在这种情形下利用外科口罩其实际过滤效果就很差,由于外壳口罩的密封性不好。
b. 在充满灰尘的空间内干活也须要利用这种口罩,由于灰尘的浓度很高,工人须要呼吸防护,而实际上我看到海内的很多工人一样平常最多只利用外科口罩一类的口罩,这是缺点的。
c. 有疫情的医院环境中,虽然室内空间内病毒的浓度远没有前面提到的污染景象时PM2.5的浓度高,但是医院环境中有“极大”的打仗到空气中病毒的风险,以是也须要利用呼吸防护口罩。
(在严重雾霾天用头灯时能产生丁达尔征象,这种光柱便是光通过胶体产生的)
市场上能看到的呼吸防护口罩的头带有两种,耳带式和头带式,我个人建议利用头带式,由于永劫光佩戴耳带式会造成耳朵的疼痛。此外我不建议医疗职员利用折叠式口罩的缘故原由还有它的弹性固定带多采取袒露的橡胶带,这种橡胶带有断裂的风险,特殊是库存久的产品(我也不用除我脑袋大或者脸大,以是总崩断几根)。而罩杯式的弹性带多采取橡胶带加外部纤维织带加强,以是在事情时会安全很多。
关于呼气阀:一些呼吸防护口罩会带有一个呼气阀,这是一种单向阀,只出不进,由于这类口罩的密封性很好,导致呼出气时口罩内聚拢太多热量和湿气,呼气阀能快速排出口罩内的正压气体,同时提高了呼吸的舒适感。
呼吸阀不适宜医用或本身带病的病人利用,由于这样口罩就无法过滤佩戴者呼出的气体。于是我看到一些媒体或"大众号会用一些误导歧视性的措辞说“利用呼吸阀的口罩的人不负任务”,我要在此明确——并不是有呼吸阀就对别人不卖力,即便你带了医用外科口罩,你也在对外排放未过滤气体。
而纵然是带有呼吸阀的呼吸防护口罩,在呼气时气密性并不会比外科口罩差——外科口罩四周的缝隙是很大的,特殊是在呼气时,口罩内侧产生正压导致了外科口罩四周更易产生更大的缝隙。综上所述,以是没有必要对戴呼吸阀口罩的人有什么偏见。
呼吸防护口罩的标准:
接下来就要讲到有关N95的内容了,N95是美国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康健学会)下42 CFR part 84(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CFR)中规定的呼吸防护口罩过滤等级。
(文献地址:美国CDC https://www.cdc.gov/niosh/docs/96-101/default.html
https://www.cdc.gov/niosh/npptl/topics/respirators/pt84abs2.html)
NIOSH这个标准中将过滤等级分为三个系列,每个系列分三个过滤等级,即N、R、P。
N:Not resistant to oil 不抗油性颗粒,以0.3μm直径颗粒测试。这种颗粒便是常见的PM2.5颗粒,各种煤尘、化学燃料燃烧后的颗粒,包括微生物等颗粒。
N95:可以过滤掉95%的颗粒
N99:可以过滤掉99%的颗粒
N100:可以过滤掉99.97%的颗粒
R:Resistant to oil,可以防护油性(也包括非油性)颗粒,利用韶光不能超过8小时,一些颗粒物的载体是有油性的,而这些物质附在静电无纺布上会降落电性,使颗粒穿透,以是对防含油性溶胶的滤材要经由分外的静电处理。油性颗粒比如平时炒菜时就可以佩戴这种级别的口罩,或者铺路工人碰着的沥青烟尘。
它也包括R95,R99和R100。
P:Oil Proof:强抗油性(也包括非油性)颗粒,利用韶光高于R类,详细由厂牌号注。它也包括P95,P99和P100。
欧洲的标准是EN149,它属于欧盟2016/425 PPE法规下的标准。它对过滤哀求分三个级别,但欧标中对粒子直径的哀求是0.6μm:
FFP1:可以过滤掉80%的颗粒
FFP2:可以过滤掉94%的颗粒
FFP3:可以过滤掉99%的颗粒
须要把稳的是现在的EN149标准是2001版,它没有区分油性和非油性颗粒,所有的级别都要对两种颗粒进行测试。1991年版本的EN149标准在分级上非油性:FFP1S,FFP2S,FFP3S和油性颗粒:FFP2SL,FFP3SL,旧标准很早就不再利用了。
末了,中国标准GB2626,这个标准基本上是借鉴了前两个标准中的内容,领悟了两个标准中的内容。分了KN(以0.075μm直径微粒为标准过滤非油性颗粒物)和KP(过滤油性颗粒物),每个也是分三个等级。
KN90:可以过滤掉90%的颗粒
KN95: 可以过滤掉95%的颗粒
KN100: 可以过滤掉99.7%的颗粒
KP与KN的等级过滤哀求一样。
这里要澄清一个值便是微粒直径,有些网络文章说中国的颗粒过滤哀求比美国高,由于中国哀求的颗粒直径0.075μm小于美国的0.3μm。实在是两国采取的直径打算方法不同。在中国利用的粒径是计数中位径(CMD),它是当把颗粒物按粒径大小排序时,比它粒径大的和比它粒径小的颗粒物个数各占颗粒物总数量50%的粒径。而美国采取的是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MMMD)。它们之间有一个换算办法,实际上两者是相等的。
除了颗粒直径外,气体的流速等成分也会影响标准中的测试。但从防护角度看整体上达到95%过滤效果及以上的口罩美,中,欧都是相同的。 中国和欧盟增加了更低过滤效果的等级,分别是KN90和FFP1。
在这次疫情的宣布中,我们更多的是听到N95和KN95,很少听到KN90或FFP1。实在对付普通大众来说,这两个等级的呼吸防护口罩也可以利用,它们的过滤效果也很好,远比外科口罩强很多,而且呼吸时的压力会比N95的口罩更小,对人的肺部包袱会减轻很多。
以上三种标准的呼吸防护口罩在很多地方都被称为“工业口罩”。我并不是非常认同这种定义,虽然它们的最初设计用场多是在粉尘和气溶胶弥漫的作业的环境下利用,但在海内我很少在工厂或工地上见到工人在利用这类口罩。
实际上从国人开始关注PM2.5问题以来,这些口罩的紧张消费者是大城市中的白领,而不是民工。我乃至疑惑一些大品牌的防护呼吸口罩大部分的用量都是民众在对抗空气污染中花费的,我侧面听说这也是这种口罩这几年涨价的成分之一。
由于这次疫情和医学干系,以是很多人单从“工业口罩”这个名称中就产生了这种口罩是不能利用的缺点观点,以至于不少媒体和个人都揪着“医用口罩”这几个字不放。那么除了前面说的外科口罩外,是否有用于医疗环境的呼吸防护口罩?
当然是有,这种医用口罩实在便是在PFE等级达到N95的根本上增加了外层对喷射血液和高温的防护,以及增加了口罩生产后的消毒除菌方法。
对付医疗利用的呼吸防护口罩国外常常会采取在N95根本上再增加其他医疗口罩的标准进行认证,比如ASTM F2101, ASTM F1862或医疗机构的认证容许。在海内有专门的标准GB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标准,这个标准相称于GB2626增加了防血液,高温及灭菌的哀求,但其PFE过滤等级是按照级别区分的,最低的1级也须要达到KN95的哀求,2级≥99%过滤效果,3级≥99.97%的过滤效果。
为了更好区分医用呼吸防护口罩,它们的外层颜色常日也被做成了蓝色或绿色。实际上一些物资匮乏的医疗机构也可以在非手术的环境下利用普通N95呼吸防护口罩,或者在普通N95口罩外增加佩戴一个外科口罩或透明面罩以增强防护。
关于口罩的其他建议:
l 一样平常室外环境,职员密集程度低的情形下,所有普通人佩戴外科口罩足矣,如果你担心一些密集职员场合,而自己只有外科口罩,可以用医用胶布粘住外科口罩的边缘,用胶带进行密封隔离是消防和军队常常利用的一种方法。
l 佩戴口罩的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不应该摘下口罩,这能降落飞沫的外部输出量。
l 一些老年人,儿童或心肺能力不强的人不适宜利用N90以上的呼吸防护口罩,可能会导致缺氧,乃至失落去意识。
l 永劫光静止久坐状态和静止站立状态下也不适宜佩戴N90以上的口罩,比如火车或飞机上,根据我的利用,永劫光静止久坐会让心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半躺坐姿会带来类似直立不耐的症状,特殊是犯困的时候,由于重力很多血液永劫光保持在低位,导致了血液流量低落,心慌难熬痛苦,出汗,腿部麻木的觉得,佩戴口罩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状态。
这个情形在我过去研究HHS(安全带悬挂综合征)时在一些文献中有类似的描述(见HSE 451/2002报告,第20页。 Passive head-up tilt to 50° resulted in pre-syncopal symptoms within one hour in 69 of the 79 subjects. Seven subjects sustained one hour of tilt and three were taken down due to discomfort other than near-fainting after 25, 35 and 45 minutes respectively. Half of the group experienced 21 pre-syncopal symptoms within 27 minutes. Six subjects experienced pre-syncopal symptoms within five minutes and 17 within ten minutes. One subject near-fainted after only two minutes.)应对这种情形的办法很大略,保持走路或运动状态,让腿部的肌肉压缩保持血液循环。(我在前几天又看到了其他文献中关于这种病症的说法,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Economy class syndrome”它的症状,由于飞机经济舱空间狭小,以是导致久坐的人下肢血液流利不畅,形成血栓,可导致昏厥乃至去世亡,这种事也会发生在乘坐火车和汽车时。在飞机上利用呼吸防护口罩也要特殊小心,由于飞机舱内的气压差不多是2000m海拔,佩戴口罩后会更让人感到不适。
l 市场上的成人口罩并不适宜儿童,如果家中难以买到儿童口罩,我的建议是可以自行改造外科口罩,根据儿童脸型将口罩两侧剪开,再用胶带粘住,重新固定耳带。
从风险和概率角度看防护:虽然我不是学医学的,无法从专业的医学不雅观点见告你多少剂量的病毒会让你传染,但我可以从风险剖析及概率角度见告你如何防护,这也在高空活动前的风险剖析中利用。
我们这几天其余听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便是“隔离”,它实在它便是高空作业风险评估后采取的最大略或首选的方法,即“阔别危害”。当人与人不发生任何互动,那么病毒自然无法进行传播。但是我们须要去适当的活动,去买食品,还须要事情,乃至是去医院就诊。这些环境都意味着不同的风险级别。
为什么涌现不同的风险级别呢?由于随着不愿定状态的人口密度增加,你暴露在有病毒的环境中的概率也在增加,但是不要担心,目前确认的病毒传播办法是飞沫,病毒在目前的公共环境中的浓度是极低极低的,乃至不应该用“浓度”这一词。由于从传染人数和公共区域面积的比上看,大部分的环境中是没有任何新型冠状病毒的。
只是随着风险增大,我们打仗到有病毒的环境风险增加。至于这些危险环境中到底有多少浓度的病毒,多少浓度的病毒被我们吸入或打仗到才会致病,我想其概率是很低很低的。以是在低人口密度的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没有必要佩戴KN90级别以上呼吸防护口罩。
但是我们还是须要学会自我对所要去的场所进行风险评估,比如下面两张图中的所暴露的风险明显是不同的。
image.png
or
image.png
2月8号,一些医疗专家认为有气溶胶传播的情形。我们在打喷嚏时也能产生气溶胶,病毒确实会存在于患病者的喷嚏产生的极小的液体颗粒中,但能达到气溶胶传播的环境仅限于有患病者的密闭场所,比如医院。其他透风的场所纵然有带病毒的气溶胶其很快会被干净的空气稀释,失落去传染能力。
(严重雾霾天,激光笔造成的丁达尔征象,但在HEPA过滤板的出口位置,光柱消逝,气溶胶
抛开剂量谈传染是不科学的,以是要担保房屋的透风,并做好一定的防护就能降落被传染的概率。室外以病毒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也能在阳光的照射下失落去活性。而且对付有防护的职员,大部分气溶胶也可以被KN90以上的呼吸防护口罩过滤。
这些天由于太小媒体都在传播惶恐生理,让很多人以为病毒就像雾霾时的PM2.5一样无处不在,这个理解是缺点的,是非常不负任务。
既然从概率上讲没有必要在空旷的室外戴口罩,那么为什么多地确当局从法规层面会哀求人们在公开场合必须佩带口罩呢?
政府的临时性法规是从管理风险和预防的角度出发的,并不是我前面所讲的单一的技能层面的风险。打个比方,就像为了公共交通安全,交通法规定开车必须利用安全带一样,哀求大家都戴口罩是为了公共卫平生安。以是公民该当理解并合营政府的法规哀求。
关于佩戴口罩中国卫健委新出了一个建议很好可以查看:https://weibo.com/2803301701/IsM0Nkigm?ref=appreciation#_rnd1581316381643
至于口罩的生产能力,我以为不用担心。我相信中国有足够的工业根本能加大生产能力,很快就会办理这个问题。
除了佩戴口罩以外,勤洗手,透风都是很好的预防病毒的办法,建议多通过微博来更新自己获取的信息,这几天信息更新的很快。
关于PPE行业这次疫情让我们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包括PPE的行业问题。PPE的生产和监管在我国处于比较弱势的一个行业,在我所在的防坠落PPE领域,监管和法规的实行是非常非常不专业的。我国在劳动保护方面向来是不重视的,缘故原由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涌如今政府层面的。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民众对付利用个人保护设备普遍存在认知偏见,比如我们会看到在疫情初期很多人的长辈就会谢绝佩戴口罩。在没有法律约束和行政监管的环境里,利用PPE就彻底变成了一种志愿的行为,是自己要对自己的康健安全卖力。
但是对付职业康健安全来说,利用PPE是须要法律和监管的,不要指望店主会很主动给员工配备完善的PPE,毕竟PPE的利用和培训会增加店主的包袱,以是对付职业康健安全来说政府的监管是很主要的。而社会的大多数,无论是民众、还是政府、还是企业,在个人康健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个人防护方面的认知都非常欠缺,这直接导致了对PPE的不重视。
很多人印象里“劳保”二词实在便是PPE,但每次听到这个词时总给人的觉得是低端和不那么主要的东西。更有甚者,在疫情的初期很多航空公司和其他交通领域的公司上级乃至是哀求员工不得佩戴口罩,把各种应急预案作为一种形式主义。
终端用户自己选择了忽略,就导致了管理层和决策层,以及监管部门的松懈和不正规。这篇文章内的很多内容都来自美国CDC,FDA和NASA的官网很早之前的文章。我不否认我们和国外在技能层面的差距,但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学会他们所处的那种真正能面向大众的学术态度。你可以横向比拟一下中美两国的CDC官网,查看相同关键字的文章就能看出对待技能科普态度上的不同。
此外在这次疫情中也屡屡爆出很多制假贩假的案例,实际上去年初就有媒体关注过不合格的口罩流入市场的问题,可以点击这个链接查看 https://weibo.com/1644114654/HlOPJwwRU?type=repost ,这种伪劣产品在我的防坠落领域也常常看到。
法规除了管理法规,还有标准法规。我乃至看到政府公函中混用乱用KN95和N95的情形,这足以解释我国政府对付自己制订过什么标准并不理解。
针对详细PPE的标准,我不反对海内直接“抄袭”国外的标准,由于PPE直接手事的工具便是人,各个地方的人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以是类似的乃至相同的标准有助于产品的流利。这次疫情中我们就可以直策应用美国和欧洲的产品,比如我们最先听到的N95,它便是美国的标准中的划分,而相应的中国等级便是KN95,欧洲是FFP2。
在管理层面,行政官员要尊重科学技能和工程职员,必须要负责理解落实科学管理。自然科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根本工具,来自于对自然规律的不断探索和总结。自然规律不会由于你在人类社会里的地位身份就差别对待,这次疫情波及全国便是如此。
这次的疫情,是一场专业领域的大灾大难。这不像是传统地震海啸那样的天灾,可以说便是人祸。基层就存在着太多的得过且过,很难改变或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承认现状中的很多有缺点的地方。对付事件的瞒报,迟报,总抱着大事化小的态度,比如这次李文亮年夜夫的事情激起了很多民众的不满。
末了吊唁这次灾害中逝去生命的人们。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