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镇江人眼中,作为镇江主城区的润州,自古依长江发展,山川形胜,富庶繁华,是“山水镇江”“生态镇江”“人文镇江”的缩影。
光阴流转,如今,27万润州人开始将关怀的目光重新投向家门口这条昼夜东流的大江。
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布告为长江管理开出了治本良方,提出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既是党中心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计策,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主要意义。

润州区牢记习近平总布告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示哀求,落实省市有关决策支配和事情任务,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事情的突出位置,聚焦重点、紧抓不放,在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中接连交出过硬成果,不断提升公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在“长江大保护”战役中,润州还开辟了一个特殊的沙场——让退渔上岸的渔民这一群体,从“水上漂”到“住楼房”,收成“稳稳的幸福”。
退捕安置,兜住民生“保障网”
2019年,为相应党中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号召及长江流域全面禁渔的政策,镇江市润州区进行第四次渔民退捕安置,截至2019年12月尾,共安置渔民746人,统一回收拆解船只275条、网具4万多条,注销捕捞证100本。至此,润州所有渔民的“捕鱼”生涯正式画上句号。
安置办法之一:
从“走船入户”到“一站式做事”
2010年9月,为了对辖区老渔业乡区域进行整片打造,润州区成立和平路街道新金江联合社区党委。2015年,联合社区新建了2500平方米的社区党员做事中央,包括一站式做事大厅在内的多个功能场馆为渔民供应了医疗保障、卫生康健、文体娱乐等各种便民做事。通过党建引领、社会管理、文明实践,逐步转变了过去“走船到户”的做事办法,通过打造“布告小舟”“红烛义工”“华庆富事情室”等品牌,让上岸渔民享受“一站式做事”、逐步融入城市生活。
安置办法之二:
从“靠水吃水”到“多样化就业”
和平路街道转变单一“渔”经济发展方向,在第四次退捕安置中,通过“党建同盟”积极联系周边企业,党员帮扶实现15人再就业;组织退捕渔民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发布岗位数百个,向渔民定向发布各种招聘信息22次,推举空缺岗位近40个,近40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安置办法之三:
从“老无所养”到“分阶段保障”
过去,渔民靠捕捞所得,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一样平常而言渔民事情的黄金年事在45-65岁,总体年事偏高的渔民群体一贯对“退休”后的生活充满担忧。本次退捕事情中,润州区对辖区内低收入群体开展全面调查,切实保障渔民利益,担保将低保政策落到实处;对渔民根据不同年事段进行分类安置,个中16周岁以下职员一次性领取补贴,16-60周岁渔民转为享受企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渔民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将各年事段退捕渔民纳入相应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实现“退得出,稳得住,转得好”。
安置办法之四:
从“村落庄小学”到“聪慧校园”
曾经渔业乡的学龄段儿童分布在9个自然村落内的村落庄小学上学,校舍小、师资弱、入学率低一贯是困扰当地教诲部门和渔民的问题。征收安置后,间隔渔业乡较远的金山小学,虽然传授教化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但学生接送成了困扰许多渔民家庭的新问题。今年9月,辖区内的金山湖小学正式启用,这是2019年镇江市重大民生项目“聪慧校园”创建地,云班级、电子班牌等信息化技能为渔民子女创造了前辈的受教诲环境,也为原来处于短板的村落庄教诲注入了新动力。
水岸结合,找准家当“发力点”
新金江联合社区是老渔业乡所在地,所辖水域捕捞范围上至句容大道河、下至丹阳新河口,沿江一线水域约45公里,这片地皮上的人们世代以捕鱼为生,渔业乡便是捕鱼人的故乡。然而,过度的捕捞,已让长江“伤痕累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渔业资源不断衰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一辈金江人已经意识到,有限的渔业资源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上岸转产转业,是一些先行者的顺势之举。
州里企业让“岸上乐业”企稳向好
老渔业乡的村落办企业起步早,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了弹簧厂这样上规模的集系统编制企业,80年代进入发展期,州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地皮上涌现。90年代处于提升阶段,建立在集体经济根本上的州里企业,借助织网纺织等资源上风,大力兴办精纺、印染、针织工厂,开辟了集质料生产和加工制作于一体的纺织生产基地。62岁的马跃进便是在这一过程中,结束了短暂的渔民生涯,在州里企业里从工人一贯干到厂长,终极选择印染行业为终生奇迹,如今已在外地开办了自己的工厂,日子过得“如鱼得水”。
涉渔家当让“岸上兴业”提速加码
为了让上岸渔民得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新金江联合社区大力倡导涉渔家当:一方面,勾引渔民开拓新家当,依托沿江沿湖资源生态上风,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池塘养鱼、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涉渔家当,增加家当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支持渔民自主创业,鼓励渔民依托自身上风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休闲渔业等绿色家当,支持渔民从事水产营销、水上运输等做事行业。周双喜是2019年刚刚上岸的退捕渔民,利用过去捕鱼贩鱼的履历和资源,做起了水产发卖买卖,不用起早冒险捕鱼,一样能见到“真金白银”。
留住影象,塑造文化“共情点”
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 润州渔民汲取了大量宝贵的履历以及渔业技能,而今虽然上了岸,但是建立在渔业经济发展根本之上的渔文化值得被影象和传承。新金江联合社区以“渔文化”为纽带,依托新金江新时期文明实践站的“一场”“一馆”“一站”,串起文明实践路线图。
“一场”:滨江文体公园中的综合文化广场
为了更好知足渔民上岸后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生活须要,街道社区投资700余万元,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的滨江文体公园。社区组建了红歌演唱队、葫芦丝演出队、菊吟戏曲队、标致舞蹈队等本土培养或专业引进的文体军队,生动在居民家门口的文化广场上,每年举办10多场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展现渔民上岸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神往。
“一馆”:2019年培植落成的渔文化展示馆
渔民上岸是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时期召唤,也是全面小康图景下的历史一定。渔文化展示馆通过图片、实物、标本的展陈,教诲渔民后代不忘本来,连续传承渔民吃苦刻苦、勤恳劳动的精神;通过宣扬片放映、图片故事等,宣扬“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拓”的主要性和紧迫性,让渔业资源能够持久发展。
“一站”:标准化“学雷锋”志愿者做事站
2019年10月,作为区级试点的新金江联合社区新时期文明实践站,正式入驻“五大平台”志愿者做事队。“润职”“慧学园”“瑞和”等10支志愿做事队依托社区丰富的阵地场所资源、独特的“渔文化”内涵、广泛的党员群众根本,开展包括理论宣讲、精良文化传播、科普康健做事等群众真须要、真参与、真满意的志愿做事行动。
大江东去,江水为鉴。置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计策支点和长江经济带培植的枢纽核心,润州正捉住历史机遇,提振信心加速跑,保持定力加油干,培植俏丽新润州,在浩荡长江南岸激起千层巨浪。
本版撰稿 汤力克 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