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巴陵SBCs(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由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和巴陵石化公司共同出资培植,总投资19.24亿元,是中国石化和海南省的重点工程项目。项目紧张培植一套17万吨/年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生产装置,个中SBS产品12万吨/年、SEBS产品5万吨/年,包括精制、聚合、凝聚、回收、助剂配制、后处理等13个单元以及赞助生产举动步伐和配套公用工程。
中国石化17万吨年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航拍
热塑性弹性体是在高温下能塑化成型,常温下又显橡胶弹性特色的一类材料。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便是个中一种,紧张包括SBS、SEBS、SIS、SEPS等系列产品,紧张用于制鞋、沥青改性、树脂改性、胶黏剂、食品包装、医疗东西、运动器材、汽车和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项目采取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SBS、SEBS成套工艺技能。同时,项目充分发挥海南炼化质料资源上风、巴陵石化在SBCs产品领域的技能创新上风和海南自贸港区位上风,就近利用海南炼化苯乙烯、丁二烯等资源,降落质料本钱及物流本钱,延伸海南炼化乙烯项目家当链,实现家当链高下游整体效益最大化。
该套装置采取清洁生产工艺技能,可通过切换操作生产出性能互异、多种牌号的SBCs产品,灵巧应对市场,知足客户差异化、定制化需求。海南巴陵SBCs项目是中国石化立足SBCs家当整体布局培植的重点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上风,将产品销往欧洲、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出口市场。
中国石化专家现场查看产品情形
多年来,中国石化致力于引领我国合成橡胶自主创新之路。20世纪70年代,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研究院开始研究SBS,系统研究并自主开拓了丁基锂制备技能、SBS聚合技能。1984年,巴陵石化(原岳阳石油化工总厂)采取燕山石化研究院技能,成功进行了千吨级SBS工业试生产,并于1989年在巴陵石化建成海内首套万吨级工业装置。1996年,“年产1万吨SBS成套工业生产开拓”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套工业化成果还实现了向意大利和***的技能转让,首创了我国石油化工成套技能向境外出口的先例。中国石化先后自主开拓了SEBS、SIS、SEPS成套技能并实现了工业化,2002年,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开拓研制、自行设计的500吨/年SEBS(氢化SBS)中试生产装置建成投产;2006年7月,建成海内第一套万吨级工业化SEBS装置。2014年,“2万吨/年SEBS成套技能开拓”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8月,中国石化巴陵石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万吨/年SEPS装置建成投产,补充了我国SEPS产品研发生产空缺,成为环球第三家、海内唯一的工业生产SEPS高档环保科技新产品的公司。中国石化已经节制较为完善的SBCs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能,技能水平已迈入天下前辈行列。( 林佳欣)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