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37.3℃照样38℃?中美发烧标准不合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然性之争

37.3℃照样38℃?中美发烧标准不合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然性之争

装饰工程通讯 2025-03-1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作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 张洪涛副教授

同样温度,美国不算发热中国算,10多位留学生无法登机

9月初,一位从休斯敦转机荷兰阿姆斯特丹,再中转回上海的学生在自媒体发文,讲述自己由于在机场丈量体温时达到37.4度,超过规定的37.3度发热标准而没有能登上飞机。
他自述自己在纽约机场登机时,体温也是37.4度,但却顺利登机。
这使他非常困惑,为什么在美国37.4度连低烧都不算,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发热标准了?

37.3℃照样38℃?中美发烧标准不合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然性之争 37.3℃照样38℃?中美发烧标准不合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然性之争 互联通信

据理解,类似这位留学生相同经历的疫情期间返国的乘客中,至少有近百人因超过37.3度发热标准,而没有能够登上返国的飞机。

37.3℃照样38℃?中美发烧标准不合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然性之争 37.3℃照样38℃?中美发烧标准不合所致的疫情防控和疫苗安然性之争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样平常的感冒之后,就常常会涌现发热的征象。
在美国, 如果发热没超过39度,除非已经持续了三天以上,或者涌现了其他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样平常都看不了年夜夫的门诊。
因此,在感冒之后,大家也便是服用药店里可以买到的非处方退烧药,而大多数感冒的发热韶光,也就三天旁边。
以是,不管发热的门槛是37.3度还是38度,基本不影响大家的生活和治疗。

但是在中国,感冒常常是一个须要到医院或诊所治疗的问题。
如果测的是口腔温度或者耳温,但是以37.3度为发热门槛,一些属于体温正常的人,也会被当作发热病人,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治疗。

新冠病毒传染之后,有的人会涌现症状,而那些没有症状的人就称为无症状传染者。
在钻石公主邮轮上,检测时无症状传染者的比例为58%,但个中有一部分传染者尚处于症状潜伏期,终极无症状传染者的比例为50%旁边。

但是从最近新疆、大连的疫情来看,无症状的比例只有20%旁边。
是否由于中国的发热标准“太严”,导致一些无症状者也涌现了“发热”的症状?这是一个值得磋商的问题。
不过,虽然确诊人数和无症状传染人数在中国是分开统计,只要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不管是否有症状,传染者都会被隔离,他们的密切打仗者也都会被进一步隔离不雅观察,并不影响对疫情的掌握。

但是,有一些人可能由于这个37.3度的发热门槛而陷入困境。
目前返国的班机,乘客要顺利登机,有一个硬性的规定:不能发热!
而发热的门槛便是37.3度。
现在返国的航班很少,机票本来就很难买,而许多人就由于如上述那位从阿姆斯特丹转机的留学生一样,超过了37.3度而被谢绝登机。
更有甚者,同样是从阿姆斯特丹转机,这位C同学则被卡在了37度。

他把自己的经历揭橥在了知乎上,C同学从美国雪城驱车至纽约机场,登上了飞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在阿姆斯特丹勾留14个小时后,将转乘返国的班机。
由于穿着防护服,又在机场睡了一觉,他的两次体温均为37.2度。
虽然体温仍在正惯例模内,但是仍旧没法登机。
与C同学情形相同的共有4人,既没法入境荷兰,也没法返回美国,只能滞留在机场。
在疫情期,机场又是传染高风险地区。
这四位同学为传染的风险而担惊受怕,万一真被传染了,那真就回不去了。

6月15日,有网友在柬单网App爆料,自己好不容易买到了从金边飞往广州的南航机票,原以为终于能够顺利返国,却没料到因温度过高而无法登机。
该网友表示机场事情职员先是用额温枪进行体温丈量,温度显示37.3℃,之后又用温度计进行了三次体温丈量,分别是37.3℃、37.4℃、37.6℃,终极因体温过高而无法登机。
事情职员表示可以退票或改签,但只有7月尾才有座位。

康健时报在3月30日曾经宣布过,有一位女同胞卡着37.3度的最高体温坐上了从法兰克福直飞海内的飞机,飞机着陆之后体温仍没低落。
之以是特殊被宣布,是由于抵达后曾试图躲避隔离,被事情职员阻挡。
这位同胞是幸运的,体温没有超过37.3,以是上了飞机,但是不管是否发热,都该当按照规定隔离,毕竟可能是由于是无症状传染者,导致病毒传播。

严格的防疫方法,固然非常主要,但是所有的决策,是否该当基于科学,而不是一刀切的行政规定呢?

或者说,由于37.3度的发热标准是按照腋窝温度来定的,如果检测的不是腋窝温度,是否给乘客一个测腋温的机会呢?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官网曾发布10条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方法,个中提到“所有考生、考试事情职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如体温不合格,可适当安歇后利用其他设备或其他办法再次丈量,仍不合格的,须经专业评估,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干系条件的,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不得与康健考生同考场考试。

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定,毕竟考虑到了不同测温方法之间的差异,至少没有一刀切。
但发热标准的不同,除了不能乘坐航班返国外,更主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到科学试验的准确性以及对付副浸染的评定。

中美两国疫苗临床试验的发热不良反应差异大

7月14日,美国Moderna公司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揭橥了其新冠mRNA疫苗1期临床的结果。
7月20日,中国陈薇院士的团队,也在《柳叶刀》杂志上揭橥了腺病毒载体疫苗2期临床的数据。
比拟这两个报告,有一个数据引起了大家的把稳:陈薇院士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须要接种一针,但涌现了16%的发热率。
比较之下,在Moderna公司的临床试验中,志愿者在接种第一针mRNA疫苗之后,都没有发热的征象;在第二针之后,25微克剂量组还是没有涌现发热,但是100微克剂量有40%的人涌现发热。
从发热这个症状上看,是否腺病毒载体疫苗不良反应更严重一些呢?

7月28日,在天津市举办的一次活动中,陈薇院士作了一个简短的内部报告,先容了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制进程。
在报告里,陈薇院士提到了中外临床试验中对发热的不同定义。
陈薇院士表示,目前在国外38度以上才算发热,但海内是37.3度。
由于中国的标准较严格,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后,发热率就显得较高。
在所公布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中,疫苗组发热率为42%,但是如果以38度为标准,实在只有4.8%。

如果仔细比较一下双方的标准,确实如陈薇院士所述。
在Moderna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发热等级分为轻微(38 ~ 38.4度)、中等(38 .5~ 38.9度) 和严重(39 ~ 40度) 。
而在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临床试验方案中,发热等级则根据腋窝温度,分为一级(37.3 ~< 38度)、二级(38 ~< 38.5度)、三级(38 .5~ <39.5度)和四级(39.5度以上) 。

这两个临床试验,所对应的是中美两国的发热标准。
比拟温度数值可以看出,不但中国的发热范围更广,包括了37.3 ~ 38度之间的低烧范围,而且两国对严重发热的定义标准也不一样。
一样平常3级以上的发热认为是严重发热,在中国的标准中,38.5度以上即可认为是严重,而在美国的标准中,38 .5~ 38.9度只是中等程度发热,须要39度以上,才是严重发热。
看来中国的标准确实“更严”。

以是,比较两个疫苗的效果时,不能大略地比较来自不同临床试验的数值。
最靠谱的比较,是做“头敌人”的临床试验,在同一个临床研究中直接比较两种疫苗, 不但试验的人群有可比性,衡量的标准也同等。

但是,陈薇院士关于发热的阐明,引出了一个主要的话题:发热的标准是怎么定的?

中美发热阈值是怎么定的?

发热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但如何精确定义发热,却不是一个大略的事。
很多人大概没故意识到的是,实在每个人在同一天之中,体温也会涌现一定的颠簸。

图:每天不同韶光段的体温颠簸(图片来自加拿大McGill大学)

从逐日体温的颠簸可以看出,人体体温一样平常在傍晚时分达到最高,在清晨达到最低。
以是,如果认为体温达到37.3度以上就为发热,那在每一天中,尤其是在运动之后,人体都会涌现发热的征象。

不但是人体体温在一天之中有颠簸,即便在同一个韶光,身体的不同地方所测到的体温也会有所差别。
有宣布说,1974年北京朝阳医院测定了1030名康健成年人的均匀体温:腋温36.8度,口腔温度37.2度,肛温37.5度。
结果表明:肛温高于口腔温度,口腔温度又高于腋窝温度。

年事也会影响正常体温的,在儿童中,正常的体温也会偏高,以耳温为例,在两岁以前的幼童中,正常体温范围为36.4 ~38度;但是对付 11~65岁的人来说,正惯例模则是 35.9 ~37.6 度)。

正常体温范围(来源:medical news today)

美国的临床试验是按照美国CDC对发热的定义:体温38度以上(相称于华氏100.4度以上)。
但是,由于身体不同部位所测的体温不同,以是如果要精确对发热进行表述,不能仅仅利用一个温度的数值,还须要表明是何种办法丈量的体温。
如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在其网站上就清楚地表明,在一样平常情形下,如果温度计显示如下的温度,可以认为是发热:

肛温、耳温和额温:38度以上;

口腔温度:37.8以上;

腋下温度:37.2以上;

以是,如果只说38度以上是发热,但检测的是腋下温度,那么一部分已经发低烧的人(37.3 ~37.9 度),就会被认为是正常。
不过,在美国这不是问题,由于一样平常检测的是口腔温度,家庭里利用的是耳温枪。

中国37.3度的发热门槛值,该当是按照腋窝温度来划定的。
如果一刀切,都按是否超过37.3度来判断发热,问题就比较大了!
由于目前一样平常都不检测腋下温度,如果是口腔温度,37.3~37.9 度之间仍处于正惯例模,但是会被误判为“发热”!

不过,如果陈薇院士丈量的是腋下温度,那实际上与美国利用的38度发热标准是可比的。

超过150年的体温标准是否须要修正?

1851 年,德海内科年夜夫 Wunderlich 经由对 2万5千人进行体温检测,得到了超过100万个腋窝温度数据,从而总结出人体的正常均匀体温为37度,范围为36.2 ~37.5度。

当时Wunderlich年夜夫所利用的温度计,有一英尺长(约30厘米),非常笨拙,丈量一个温度须要20分钟,非常费时。
但是这样一个相对原始和费时的温度计,却并没有阻挡Wunderlich建立一个能够沿用170年的标准!
这该当是一个奇迹。

但是,170年过去了,检测体温的温度计,已经从一英尺长的老式笨重温度计,进化到了电子温度计以及红外线额温枪。

中国一贯遵照着Wunderlich年夜夫根据腋窝温度制订的发热标准,根据1974年北京朝阳医院对国人体温的测定,已经创造对付普通人来说,腋窝温度最低,37.3度的发热门槛温度,不适宜口腔温度。
但奇怪的是,海内基本仍旧在一刀切利用这个37.3度的标准。

陈薇院士提到:已经多次提出过中国发热标准与国际脱轨的问题,但是一贯得不到办理。

院士提出的问题都得不到办理,是不是职责不清,没有哪个部门敢站出来管一管这个事呢?

须要指出的是,用37.3度一刀切是缺点的,改用38度一刀切,同样是缺点的,尤其在目前大量利用额温枪的情形下。

在疫情期间,机场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会利用红外热象仪进行体温筛查。
有一个新加坡的研究,比拟了三种不同的红外热像仪,个中一种是手持的额温枪,其他两种为大型的红外成像仪。
研究职员分别利用这三种仪器对430人进行检测,个中包括34个发热者,结果创造,如果利用37.5度发热标准,三种仪器检测的假阳性都不高,为0.9% ~8%,但是,灵敏却有问题,最低的是手持额温枪,只有29.4%, 最高成像仪也只有89.7%。
也便是说,在最糟糕的情形下,有70%的发热患者都不能靠额温枪识别出来。

一种红外成像仪

导致灵敏度太低的缘故原由,是身体表面额温要比体内温度更低。
如果仔细看一下红外热象仪中的假阴性,温度读数都在36~37.5之间。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原由,喷鼻香港卫生部门所推举的发热门槛就有两个:1. 耳温:38度;2. 额温:36度 。

以是,如果不对检测温度的仪器做出相应的规定,只是利用37.3度这样一个标准,那机场利用红外线检测,就会漏掉很多已经涌现低烧的人。
顺着这个思路再深想一下,在疫情期间,海内居住小区、阛阓、事情地点进门之前都要先来一“枪”,但这额温枪也只能检出发热温度比较高的人,会漏掉低烧的人。
不能说这就失落去了温检的意义,有总比没有强。

由于额温不准确,以是一样平常的额温枪只能用来作为筛查,并不能作为医学数据。
须要指出的是,有一种打仗式的额温枪,并不是通过红外线来检测体表温度,而是同时利用两种温度扫描,既采集周围环境温度,也丈量患者皮肤的动脉温度,并通过打算显示出动脉温度。
通过这种额温枪所测出来的温度,要比口腔温度还高0.5度。

#超能康健团##医师报超能团#

标签:

相关文章

P\u0026I 2023展会 PGYTECH展台全系产品展示

在展台中,PGYTECH为我们带来了全系的产品展示,尤其是在拍照包的部分,霸占了展台的绝大部分区域,展示的产品也包括刚刚发布的PG...

互联通信 2025-03-20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