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新洲镇、萧桥街、顾岗街都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以蔬菜类产品上市交易为主,水产品、畜产品在其次,故俗称菜市场。那时的菜场只有一个固定园地,无任何举动步伐,以是又称露天菜场。每天清晨,农人将自己栽种的蔬菜送到菜场排列成行,听凭购买者挑选,农人卖了菜,再去购自己须要的商品,不到中午,菜场交易散去,人们称这种交易是“早集”或“露水集”。直到1955年,城关镇公民政府在南街扩大菜市园地面积,从十字街口延伸到南后街,中间建篮球场,早集是菜场,下午是球场,仍旧是露生成意营业。其时,萧桥街和顾岗街的交易市场也只有早集贸易。
1980年后,随着市场大开放,农副产品交易发展迅速,交易品种从蔬菜类发展到水产品、畜产品、豆制品、卤制品、酱菜类、干菜类、素菜类等等,产品上市量逐年扩大,交易职员逐年增多,原有的菜市场不能适应须要。自1985年起,城关镇和刘集乡政府开始动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植,广泛收受接管农副产品进入市场交易,借以搞活市场经济。先后建成7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东街农贸市场1985年始建,1997年扩建,投资56万元,占地面积5,263平方米,顶棚1,980平方米,室内空间800平方米,容纳固定经营人数409人,临时经营人数150人。

南街菜市场1991年始建,1998年扩建,投资44万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顶棚1,100平方米,室内800平方米,容纳固定经营人数369人,临时经营人数150人。
北街菜市场1998年始建,投资24万元,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顶棚900平方米,室内800平方米,容纳固定经营人数108人,临时经营人数50人。
刘集农贸市场1994年始建,投资12万元,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顶棚408平方米,室内空间1,500平方米,容纳固定经营人数20人,临时经营人数50人。
城南农贸市场1998年始建,投资60万元,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顶棚1,600平方米,室内空间1,000平方米,容纳固定经营人数280人,临时经营人数150人。
东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1年9月,引进民营成本500万元,收购原农机公司闲置的院子和部分房产进行改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搭建钢架大棚9,000平方米,冷藏仓库400平方米,设固定经营门面20多家,临时交易台位80多个。
文昌农副产品批产生意营业市场2005年引进民营成本2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搭建钢架顶棚4,800平方米,设固定门店19间,临时交易台位80多个。
此外还有2002年建成的北护城河菜市场,2003年建成的章南农贸市场,因未形成交易规模,两市场均改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