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电商平台先后公布支持仅退款机制,即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买到“严重劣质、货不对板”等商品时,平台经评估后可以支持消费者仅退款不退货。对付这项新做事,部分消费者认为有助于劝退一些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不过,也有商家表示,遭遇到了利用规则“薅羊毛”的买家。
仅退款渐成电商平台标配
“现在下单,19.9元拍1发3”“单件只要一杯奶茶钱”……平时爱刷电商平台APP的程女士,时常会被商家的推广短***种草,购入一些价格在百元以内的所谓“性价比好物”,“有些东西包邮价格才十几元。虽然拿得手后创造质量很差,但想到退货手续很麻烦,就算了。”她说。

在网购体验中,下单随意马虎退货难是常被诟病的问题。有消费者担忧,偶尔买到“货不对板”的次品虽然自身丢失不大,但让这些不良商家连续“挂羊头卖狗肉”,还是会坑到下一个消费者。把稳到,某些曾被消费者反响质量不佳的商品,由于价格较低,销量依然可不雅观。
比来,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许多电商平台纷纭上线了仅退款机制,支持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向商家发起只退款不退货的申请。
“觉得退款流程更方便了。”常常网购的杨女士见告,自己最近由于购买了一件劣质发饰而利用了仅退款机制,“收到货创造是坏的,根本用不了,我就直接通过平台点击仅退款申请,很快就收到了退款,也不用花韶光和商家反复沟通。”
有业内人士指出,仅退款机制能降落购物门槛且打消用户的顾虑,也能倒逼商家重视商品质量和诚信经营,有助于提升平台竞争力,逐渐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
有买家利用规则“薅羊毛”
在消费者为仅退款机制点赞的同时,也有商家表示,碰着了滥用仅退款做事的“羊毛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商家晒出了五花八门的仅退款申请缘故原由。经营一家网店的李女士表示,有消费者购买了店里的连裤袜,到货一个月后又以“不喜好,效果不好”来申请仅退款;还有买家说,创造袜子有个线头,谢绝退换货,哀求直接退款,否则就要写差评。
经营衣饰类网店的肖师长西席见告,常日低价格产品在平台的仅退款申请通过率会比较高,而商家由于害怕得到差评,也会接管一些爆款单品的仅退款诉求。“对付爆品,我们最担心由于差评影响其在同类竞争产品中的权重。排名越靠后,系统分配的流量越少,卖的也就少了。”肖师长西席说。
近日,有电商平台商家发***称,湖北武汉一女子购买其店内的4个产品,拍一个订单却哀求分开发4个快递。投递后,该女子拒收了1件,取走了其余3件,却成功申请了全额仅退款,总金额为1800余元。
当商家遭遇恶意“薅羊毛”该怎么办?有的商家选择无奈接管,也有商家选择拿起法律武器,起诉维权。
专家表示,“羊毛党”利用平台漏洞恶意“薅羊毛”的行为有违诚信,也危害了他人的合法权柄,希望广大消费者合理掩护自身合法权柄。
信赖机制须要多方共同打造
北京德恒状师事务所网络与数据研究中央主任张韬表示,为了防止不良买家恶意“薅羊毛”,平台应建立商家快速申说、投诉通道与处理机制。同时,商家应该保存好干系证据,以有效掩护自己的合法权柄。
“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有责任和任务去掩护康健的消费生态,既要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又要戒备消费者权利的滥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娟建议,电商平台可以通过研发干系技能,对与仅退款干系的关键字眼进行抓取剖析,从而建立更加详细的识别机制,明确适用仅退款的环境。比如通过梳理总结不同品类、不同做事的特点,明确仅退款在知足哪些条件时才能发生,在系统中进行明确的参数设置,“让不良买家无机可乘”。
梳理发现,近年来,除了仅退款机制,一些电商平台还推出了旨在匆匆进用户信赖、改进消费体验的机制,如先享后付等,但也时常会在实际运用中引发一些争媾和轇轕。
朱晓娟认为,在创新电商平台信用机制的同时,也该当在司法监管等层面形成制度协力。“对付有关政府部门来说,作为司法者要善用技能手段去做数据剖析和统计。对付有明显证据能证明是滥用仅退款机制的消费者,可以将其纳入黑名单,并将干系数据共享给平台。总之,电商生态系统须要各方主体协同共治,才能够持续康健发展。”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