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f架构的概念
NVF(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网络功能从传统硬件设备中解耦,使其可以运行在标准化的商用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可编程性与弹性。
传统的网络设备都是基于专用硬件进行开发的,功能与硬件之间高度耦合。NVF代表了一种更加灵活和便捷的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络功能以软件形式提供,可以在标准化的服务器或云计算环境上实现网络功能的部署和运行。
NVF架构的主要概念包括:

1. 虚拟化技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功能软件化,实现网络功能与硬件设备的解耦,从而提高网络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2. 组合功能:可以通过组合多个网络功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够根据需要动态地对其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
3. 集中式管理:通过中心化的管理平台对网络功能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和监控,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4. 可编程性:通过API接口和SDK开发工具,实现对网络功能的编程和自动化,从而提高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和高效率。
与其他任何一个新兴的技术一样,NFV这一概念从诞生到形成一个可行的参考架构经历了深入的研究过程。ETSI NFV ISG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网络功能虚拟化行业规范组织)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研究与讨论NFV的需求和架构。NFV的逻辑架构可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NFV架构最大的改变是要把纵向的架构改成横向。例如原来NEP的厂商是做信号处理、业务转接的,以后只提供软件就可以了,硬件由工业标准化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厂商来提供。
这对电信用户来说是很大的变革,因为他们过去多年来,一直习惯了竖井式的架构,如今用水平化改造竖井化是很不容易的。
NFV架构包括NFV infrastructure(NFVI),MANO(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和VNFs,三者是标准架构中顶级的概念实体。
在NFV架构中,底层为具体物理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计算虚拟化即虚拟机,在一台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系统。
存储虚拟化,即多个存储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上的存储设备。
网络虚拟化,即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与底层硬件分离,将设备的控制平面安装在服务器虚拟机上。
在虚拟化的设备层面上可以安装各种服务软件。
coso风险管理架构有何特征
COSO— ERM 2004从四类目标、八大要素和四层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的单元构成了三维视角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型。
四大目标包括:战略、经营、报告与合规目标; 八大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 四大层面包括:主体层次、分布、业务单位、子公司。
网络监控交换机如何选择
对于8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工程,可采用普通的8口百兆交换机,TP-LINK,D-LINK、斐讯等普通品牌的就可以,一百块左右的价格,如果预算允许,选择华三或华为的效果会更佳。
对于16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工程,使用百兆口与硬盘录像机连接,会导致带宽不足,造成视频监控画面卡顿,需使用全千兆交换机或带千兆上传口的交换机。普通品牌的全千兆交换机价格也不高,几百块钱就能买得到。
对于50个点的中小型监控工程,仅仅采用一台交换机将无法满足工程的需求,此时需要交换机级联。该类型工程可采用两层级联,即接入层和核心层,通过交换机级联将50个点工程划分成多个类似于8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工程。接入层可采用普通百兆交换机,核心层必须采用全千兆交换机。
对于50-100个点的中型监控工程,可以考虑采用交换机三层级联,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接入层采用普通百兆交换机,汇聚层采用带千兆上传口的交换机,而核心层必须采用全千兆交换机。该核心层交换机必须保证充足的背板带宽与包转发率。建议选择华三华为等一线品牌。
对于200个点以内的中大型监控工程,同样采用交换机三层级联架构。接入层和汇聚层配置与100个点的中型监控工程类似,唯一区别在于核心层全千兆交换机的选择,此处建议选择三层全千兆核心交换机,可网管,可划分VLAN。
以上都是个人意见
到此,大家对监控三级架构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监控三级架构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