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的态度来看,“仅退款”的确让售落后程极大简化,充分保障了消费者的权柄,但是不少平台商家却抱怨,部分别有用心的买家和“羊毛党”,正在让“仅退款”变成“零元购”。
“仅退款”政策是否合理?买卖双方的抵牾是否无法调和?
不雅观察者网调查创造,只管“仅退款”大大方便了个案中的消费者维权,但是却无法从源头上对售假商家进行有效约束。售假商家在进行赔偿后,其商品每每仍旧可以在平台上售卖。买卖双方各有怨言,电商平台上的互信却无从谈起。

又一年315来临之际,或许我们更须要关注,电商平台应该如何肃清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土壤,从而让“仅退款”成为消费者“用不上的武器”。
“仅退款”真的很好用
今年2月,何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电商一商家处购得一副银手镯,商品信息中标注“足银9999”,何女士也与商家确认支持复检,但到货后何女士拿到一间线下首饰店采取火烧的办法验货,结果“一烧就黑了”。何女士认为该商家所谓的足银9999是假冒伪劣产品,哀求商家退一赔三,但商家给出办理方案是退货退款。
何女士请平台客服参与,对付何女士退一赔三的诉求,客服反馈须要专业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明确证明商品是赝品。何女士表示,送检的用度是450元,而自己购买手镯的价格是156元,赔三的用度堪堪覆盖送检的用度,这让何女士感到无法接管。
更让何女士朝气的是,商家给她打电话说何女士是在故意“搞”商家,何女士表示,“商家怎么可以这么理直气壮?”
消费者碰着假冒伪劣产品时的举证难,是维权中的紧张困扰,这个案例也凸显了“仅退款”的主要性。
龙师长西席就体会到了“仅退款”的便利。今年春节期间,龙师长西席被某电商平台上号称“断码清仓”的品牌运动上衣吸引,由于低廉的价格冲动下单,但收到商品后创造质量极差,“一眼假”。
龙师长西席这才把稳到,商家在发卖页面中奥妙地隐蔽了品牌Logo露出,而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证明商品为假冒。这时,平台客服直接给出了申请退款的建议,龙师长西席很快操作成功,对付平台售后的高效赞不绝口,认为“仅退款”的确是保护消费者的好政策。
售假者会被罚吗?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龙师长西席在后面的几天中创造,只管自己在申请售后的过程中,提交了商品高度疑似假冒的证据,但是平台并未向他反馈对商家的处理情形,上述商品也仍旧在正常售卖。
而且,龙师长西席随后反而大量收到平台信息流中推送的类似商品,“完备相同的格局,却分别被标上了各大有名品牌的名字,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而且各家品牌官网上都无法找到干系格局。”
在经由龙师长西席的多轮盘考后,个中一家商家也承认了商品是“莆田货”。
商家试图用“纯原版本”来回避是否正品的疑问,终极承认是“莆田货”
为了不再被大量劣质推送骚扰,也为了防止更多的消费者上当,龙师长西席对这类商品也进行了举报。但是他创造,平台对付举报的反馈仅仅表示已经处理,但是并不透露详细的处理办法,干系商品链接也仍旧能够看到。
对此,龙师长西席向不雅观察者网质疑,对付自己举报后平台的处理办法,消费者是否该当有知情权?如果平台并未真正惩罚商家,那么“仅退款”政策会不会沦为对受害者相安无事的工具?售假商家为何能够接管“仅退款”,是否由于售假利润仍旧足以覆盖本钱?
不雅观察者网就此向平台方求证,对方表示,平台对付商家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消费者的投诉都有专门部门进行核实,对付确实存在违规的商家,会有扣分、限流乃至直接封店平分歧程度的惩罚。
但是针对详细案例的处理结果,对方未能向不雅观察者网供应。
事实上,平台对付商家处理的不透明并不但存在于“仅退款”的案例中,而是行业中非常普遍的做法。在上述短视频平台上,何女士同样创造商家的平台账号只是改换了名字,仍在正常业务和直播,何女士不理解,“这样的商家为什么不会被封号,依旧每天可以直播?”
“仅退款”沦为“遮羞布”?
消费者在平台投诉后,为何不能对处理结果有充分的知情权?不雅观察者网试图向行业人士理解时,对方每每讳莫如深。
不过在电商存量竞争日益激烈确当下,平台对付商家的争夺和自身运营的保密需求都愈创造显。
由于各大电商平台入驻的门槛都不高,不法商家在平台间不断流动,乃至在一个平台引流、在其它平台成交都是普遍征象,电商平台在监管中势必也有更多困难和考量。
2023年年底,熙姐(化名)在短视频平台刷到“99元5斤车厘子”的直播,没多想便付了款。但是干系商品并不能直接在平台内付款,而是通过外链跳转到了商家的微信"大众号付款。当她付完款回到直播间时创造,互动中有人评论“他们是骗人的”,再遐想到通过外链付款,熙姐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
“然后我立时去那个"大众年夜众号上申请退款,但已经晚了。”此时她已联系不到商家,答复的客服均为机器人。当然,她也没有收到99元5斤的车厘子。
事发后,熙姐在今年1月发布了一系列视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高其他用户的当心,严防上当受骗。视频发布后,熙姐又陆续收到不少用户留言表示自己也有过受骗的经历。
不雅观察者网梳理发现,下单后部分消费者虽然收到了车厘子,但“已经烂了”,另一部分消费者根本就没能收到货。并且,所涉及的商品不局限于车厘子,还包括各种水果、海鲜、首饰等等,商品种类繁多,而套路基本同等。
上述消费者们试图退款时每每非常困难,由于虽然他们不雅观看的是平台商家的直播间,但有了购买意愿便会进入商家的粉丝群,又在群里被勾引至商家所发的链接中进行付款购买,实际上消费者和商家终极的交易并不是在平台内完成,平台方面自然没有处理依据。而想要追溯,由于没有订单信息也是无从查起。不雅观察者网咨询该平台商城客服,也得到了类似说法。
维权困难是一方面,另一个让消费者不平的是,这类商家总会“去世灰复燃”。即便通过投诉,平台官方对这些商家做出封禁直播间和账号等惩罚,但还是会有这类商家涌现。也便是说,后续依然会有消费者欠妥心掉进类似的陷阱中。
此前熙姐维权干系的视频紧张集中在1月份发布,但近日她见告不雅观察者网,“我视频发了这么久,还是一直有人不才面评论‘被骗了’。”就熙姐个人统计,和她有相似的经历的消费者目前有超过4000人。
商家通过“换马甲”的办法,可以轻易绕过平台监管,而且如果平台真的将这类商家一扫而空,又难免会担心这些商家转投竞争对手,把利益拱手让人。
中国数实领悟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不雅观察者网表示,“仅退款”的确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由于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商家的诚信经营。
另有行业人士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办理赝品泛滥问题,“仅退款”长期来看实际上给了商家一个可预估的犯错本钱,对付低价商品根本没有约束力。
乃至有消费者向不雅观察者网表示,对付一些价格明显过低的“一眼假”商品,自己明知道是赝品仍会购买,除非质量太差才会选择退款,退款之后也无意深究商家任务,“仅退款”不过是跟售假商家之间的一种“默契”。
我们当然要看到,“仅退款”政策履行以来,让大量的消费者从中受益,对付消费者权柄保护而言是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如果只有“仅退款”,而没有对商家本身的强监督,“仅退款”反而随意马虎失落去实际意义,成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遮羞布”。
数据共享、联动互助是关键
如何从根源上管理赝品问题?洪勇对不雅观察者网表示,未来,电商平台有必要与市场监督部门展开更深入的联动互助,包括但不限于实名制、资质审核、数据共享、黑名单制度等手段,通过技能升级实时监测商家行为,共同构建有效的甄别和惩办机制,以期在掩护消费者权柄的同时,也能保障合法商家的利益,促进电商市场的康健发展。
多家电商平台已经在采纳有力的行动。
拼多多积极与权利人互助,联合开展知产管理。以图书行业为例,拼多多已形成包含15000张证照的“图书经营主体资质黑名单库”,履行多店“连坐”惩罚,一个证照的个中一家店铺涌现违规,会将多个店铺视作同一店铺进行惩罚,防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今年2月抖音电商发布了其2023年平台管理情形显示,平台整年累计拦截低质量高风险新商家超7万个。平台还全面提升旗舰店入驻门槛、建立旗舰店考察机制、上线旗舰店黑标权柄,勉励商家重视消费者体验、提升做事质量。2023年,8万个商家因不达标准被降级,消费者对平台旗舰店整体推举度提升23%。
快手方面,其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快手电商2023年开展各种专项管理58次,清退违规劣质商家超6.3万个。针对不正当营销行为,处置违规账号5万余个,封禁直播权限账号1.4万个。在打假方面,快手电商持续优化赝品识别模型,识别并拦截赝品商品超8万件。
平台自身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面向未来,平台之间是否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履行信息共享,让违法违规商家真的无处可逃?消费者在投诉过程中是否可以得到更多的知情权,从而真正成为平台打假的有力帮手?
本文源自不雅观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