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广州为外贸新业态“打版”开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广州为外贸新业态“打版”开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通讯 2025-04-2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据海关数据,我国跨境电商一季度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远超同期货色贸易进出口总值5%的增速。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精良头部品牌起到了首创和引领的浸染,功不可没。
今年一季度,哪些跨境电商品牌表现精良?

广州为外贸新业态“打版”开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广州为外贸新业态“打版”开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互联通信

不妨来看一下,逐日经济***和易势科技联合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下附季度榜单)

广州为外贸新业态“打版”开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广州为外贸新业态“打版”开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2024年第一季度)》展现了两个直不雅观的数据:其一,深圳品牌的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城市,独占半壁江山。

其二,不论是搜索热度还是独立站自然流量,广州SHEIN的排名和数据持续领先其他品牌。

以下为深圳易势科技创始人陈雄对本期榜单的解读:

深圳品牌在消费电子行业的批量化成功,表示了中国新兴家当的强大竞争力,广州SHEIN在衣饰行业的惊人成绩,解释经典家昔时夜有可为。

广州的家当构造相对传统,更能代表绝大多数中国城市的情形。

“出海四小龙”中的SHEIN和TEMU都在广州,和广交会一样,他们帮助中国产品出海。

不同的是,广交会链接的是外洋B端,它们则面向的是外洋C端消费者;广交会是等客户到过来,它们是主动到消费者那里去。

据市场剖析机构data.ai发布的《2024移动市场报告》,SHEIN 2023年再度斩获环球购物类APP***量冠军,TEMU、AMAZON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另据媒体宣布,SHEIN 2022年的GMV为290亿美元,2023年约450亿美元,估量2025年将达到806亿美元;TEMU 2023年GMV约180亿美元,2024年的目标是600亿美元。

在当今外贸形势下,广州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对其他城市既有学习借鉴的意义,也有拉动跨境电商+家当带转型的现实代价。

城市有家当就有机会

SHEIN出身于南京,早期紧张发卖婚纱,后来转向女装品类,越做越大,并在2015年将总部迁居到广州。

迁居的目的很明显:广州有最完善、最强大的服装家当链。

传统服装生产追求规模化的本钱上风,动辄哀求上万件的订单量,显然无法知足“快时尚”的需求。
而番禺有着恒河沙数的服装生产“小作坊”,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非常灵巧,这为SHEIN“柔性供应链”的落地供应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SHEIN与中国服装家当相互造诣。

众所周知,服装生产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本钱非常敏感。
早在本世纪初,国际大牌就开始把部分产能向东南亚转移,海内企业如果只会连续拼价格,便是一条不归路。

“柔性供应链”靠近于C2F(消费者对工厂Customer-to-Factory)模式的按需生产,不再大略地拼价格,更侧重于反应速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事实上推动了全体中国服装家当的转型升级。

TEMU的紧张办公地设在广州而非上海,显然也是为了家当资源。
其与SHEIN争夺供应链资源的诉讼战,也印证了这一点。

而MINISO的SKU和TEMU较为靠近,卖的也是中国的小商品,其成功背后也有赖于中国的供应链上风。

企业要走自己的路

SHEIN是草根出身,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第二家SHEIN涌现,为什么?

SHEIN一贯坚持走独立站DTC(Direct-to-Consumer直面消费者)模式,敏锐地捉住了社交媒体的红利,又下大力气打造了柔性供应链,终极练成“小单快返”杀手锏。

当然,也必须看到,SHEIN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比如社交媒体的流量红利期,过去了就没有了,再有眼力、再有能力也不会有那么便宜的流量了。

流量越来越贵,是跨境卖家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富二代”例外,比如TEMU。

在欧美通胀期,TEMU用极致低价策略,加上社交拼团的裂变,以及大手笔的广告投放,在极短的韶光迅速上位。

跨境电商卖家基本都是走线上模式,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上手相对快。
有利就有弊,线上信息透明,大量卖家涌入,竞争非常激烈。

TEMU这样大玩家的大投入,客不雅观上抬高了线上推广获客的本钱,加速了线上的“内卷”。

如此背景下,发展线下渠道成了一个热点,但门槛高、早期投入大、动销周期长的难点让大部分卖家望而生畏。

来自广州的MINISO名创优品,或容许以作为一个参考样本。

截至2023年底,MINISO名创优品的外洋市场门店数量为2487家,同比上一年增加372家。
在跨境电商必争的北美市场,截至2023年底,名创优品拥有172家门店,GMV达到1.78亿美元,年增长120%。

实力背景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外部机遇和竞争环境不同,走的路就不同。

缺机会,还是缺创造机会的洞察力?

核心资源与整体效率

经济行为,追求的是效率。

SHEIN的“小单快返”实质上便是把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两端互动循环的效率做到了极致,也便是把百口当链条的总体效率做到了极致。

条件是,消费者节制在自己手里,供应链也在掌握之中,再用数字化等手段去最大程度上提效。

就彷佛跑步比赛,必须四肢折衷才能跑得快。
如果一条腿粗,一条腿细,就跑烦懑;或者自己只有一条腿,要借助拐杖或者别人搀扶才能走路,那就更没法跑了。

TEMU用全托管模式起步,平台统一办理运营和物流报关等繁琐事情,既能担保低本钱高效率,又让卖家可以专心生产供货,吸引在本钱上有上风的源头厂家。

这也办理了痛点,提升了全局的整体效率。

和日月牙异的消费电子不同,传统品类很难憋出个大招一下子脱颖而出,更多还是在各个环节做精、做细,在效率上赛过竞争对手。

从大的方面看,便是要在消费端和生产端扎得足够深,然后相互折衷、相互促进,让两条腿跑动起来,良性循环。

某种程度上理解,便是要形成一定的小生态,这样才是相对稳定的。

长期主义

不少人近两年才知道有个SHEIN很厉害,但SHEIN的历史实在可以追溯到2008年。

MINISO有差不多2500家外洋门店,仍在持续增加中。
但他们2015年就在东南亚开出了第一家外洋门店,有近十年的耕耘,何况老板叶国富本来便是零售行业的大佬。

TEMU有赖于“创一代”拼多多的深厚积累和大力支持,否则绝对做不到如此的快准狠。

传统品类的爆发力有限,只能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做,无法速成。

好在,一旦做成了,也会比较稳定。

价格战与品牌升级

价格是永不过时的竞争手段,更是新玩家的惯用策略。

SHEIN凭借价格便宜、格局多、上新快等上风赶超Zara和H&M等老牌快时尚品牌。
但低价一定影响利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还随意马虎导致家当链中涌现环保和劳动权柄等问题。
因此,SHEIN近几年在考试测验向中高端打破,布局了定位更高真个子品牌MOTF,并在提高产品价格。

但在转型升级的同时,如何避免基本盘被对手蚕食是个难题。

毕竟,后来者TEMU的价格战更“横暴”。

而TEMU自己,在今年推出半托管模式后,也在吸引更优质的卖家,比如《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上的品牌。

MINISO也在通过纽约时期广场、伦敦牛津街等环球商业核心地段的大型旗舰店,以及联名IP等办法提升品牌形象。

低价入局,站稳脚跟后再向上发展,这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选择。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逐日经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