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环球电子垃圾最集中的地区,每年天下各地来的废旧电脑、手机、硬盘都在这里集中,由此也在广东的贵屿、清远一带出身了拆解废旧金属的行当,从这些电子垃圾中拆解出黄金和铜,这废物利用是好事,但是拆解过程中产生的严重污染却让当地的环境不堪重负,为此清远这两年一贯都在管理废旧金属拆解行业,管理的效果怎么样呢?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前往清远石角镇进行了调查。
搞养殖种葡萄 昔日污染大户开始转型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见到清远石角镇塘基村落的村落民余向军的时候,他正在自家的小卖店里忙着用电脑记录发货帐目,自从2015年清远市清理整顿电子垃圾拆终结户之后,原来租用他家院子的商户已经被集中安置到了附近的工业园区,这个院子由此闲置了下来。以前,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院子一年能运进四五百吨废旧金属,能产生一两百吨铜。

十年前,清远的石角镇是远近有名的电子垃圾村落,村落里面家家户户都在从事废旧金属拆解,便是从电子垃圾里把铜拆出来。眼见着其他人做这一行挣了钱,余向军2006年也从村落里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块地,做了两年之后创造转手租给别人一年也能收入3万元,于是干脆就把院子出租了。
虽说现在没有了租户,钱也没有过去挣得多,但余向军并不怀念过去的日子,由于他深知这个行业对周围环境的危害。要从废旧线材里拆出铜,就须要剥去金属表面其他材质的外皮,紧张通过机器或者半人工的办法分解,在加工过程中高温会使塑料材质的线材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而另一种先粉碎再离心的分解办法则会产生大量污水。有的拆解户为了节约本钱,直接用点火的办法去除塑料外皮,这样还会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气体。以是,当时村落里的人都对拆解废旧金属有见地。
2014年起,清远市政府就开始整顿废旧金属拆解行业,哀求他们进入工业园区进行规范生产,或者关门转行。余向军家街道两侧,原来满是大大小小的废旧金属拆解作坊,如今已经全部清空,目前全村落有十几个院子还一贯空着。虽然眼下还在为院子的用场愁眉不展,不过提起来村落里现在的环境,余向军还是很满意。
余向军:以前在我们马路边,两边都是搞这个,那个空气比较硬,人们都不是很舒畅、很舒心这样子。后来两边马路都不一样了,空气好起来了。
下午4点多钟,石角镇塘基村落的王建清刚刚往饭店送完小龙虾赶回来,他把没有卖出去的小龙虾再放回到水塘里。
清远石角镇塘基村落村落民 王建清:便是把它再养大一点,由于这个太小了。
两三年前,王建清还是村落里面有名的废旧金属拆解户,如今,他已经改养小龙虾了,和做废旧金属拆解比较,现在的事情十分清闲。
王建清:以前点火那些金属,每天晚上都是三四通宵才睡觉,现在紧张是每天早上,便是喂喂虾,撒点饲料这样子的。
王建清从2007年就开始从事废旧金属拆解行业,当时他每年都要从表面进1000吨电子垃圾,能拆解出300吨旁边的铜,买卖好的时候能收入七八十万,当然,铜价走低的时候也会亏上七八十万。在那个时候,他除了担心国际铜价下跌,更担心环保部门的检讨,随时面临罚款停业的危险,由于那时候,他们都是通过点火的办法来分解出金属的。
王建清:以前是要点火的,比较省事。如果用人工锤子跟凿子,逐步敲出来,比较费劲。
由于点火的办法比人工拆解节省80%以上的本钱,即便有环保检讨,他们也要冒险在三更半夜的时候到附近的山里偷偷点火。但是,由于污染环境常常因此遭到当地村落民的投诉。
王建清:后来就逐步就不烧了,由于总有人投诉,自然就会有环保局来查,以是就不烧了,毕竟这个东西也不能违法。
从2014年开始,清远当地加强了管理污染的司法检讨,以点火为主的废旧金属拆解厂难以生存,而且又遇上国际铜价大幅下跌,拆解行业受到了重创,痛定思痛,王建清决定转行,在村落附近承包了20亩水塘养起了小龙虾,虽然经营韶光不长,王建清已经尝到了甜头,一年能收入15万元旁边。虽说没有了日进斗金的英气,也没有了躲避检讨的心惊肉跳,王建清面对着绿水青山,乐得享受现在的这份自由清闲。
王建清:比那个拆解那边好多了,便是觉得空气好了,真的是空气好了。
在石角镇,不但是像王建清这样的小拆解作坊转行,一些规模大的拆解企业也退出了这个行业,余伟健曾经经营一家大型拆解厂,在当地远近有名。如今,他已经改为经营葡萄栽种园,在葡萄园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为附近的一家制砖企业排出的烟发牢骚。
清远市葡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余伟健:它的煤灰烟的煤灰,对我们污染的影响大,毕竟我们的直线间隔只有两三百米。
余伟健自己从事废旧金属拆解行业多年,对污染深受其害。2005年他就在石角镇开了拆解厂,行情好的时候一年的收入超过一千万。而这样的收入也是余伟健用康健换来的,由于长期在有污染的空气中事情,年近半百的他已经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看到自己的家乡成了污染的重灾区,余伟健心中很不是滋味。
余伟健:紧张是我们的根是在这里,怎么说呢也是想把这个我们自己的地方搞好一点,不要把它搞成污染了。其余这里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地皮在这里了,以是我们想办法怎么样转型。
从2013年起,余伟健在原来做拆解的这片地皮上建起了农业生态园,种了200多亩葡萄,又开辟了200亩鱼塘、20亩的水上休闲亲子乐园。2016年,他的生态园利润就达到了300万元。虽然和当年做废旧金属拆解比较差了很多,但是余伟健对眼下的奇迹却信心十足。
余伟健:人们可以看到我们每年在壮大效益,每年给一点好,我们做这个农业虽然比以前收入少一点,但是我们收入很稳。这个铜风险比较大,好赚的时候赚得多,亏的时候也幸亏多,紧张是我们看上这个没有污染的项目,高端农业。由于我们毕竟是农人的儿子嘛。
十万拆解大军逐步清退 清阔别别点火电子垃圾时期
这样的撤消和转型速率出乎我们的猜想,短短3年的韶光,在广东清远的石角镇上已经看不到家家户户点火电子垃圾的场景,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由于居民投诉增多,清远当地政府就意识到了电子垃圾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下大力气整治被污染的环境。
孔书在广州市事情了十多年,2012年,他在广州北部清远市内的万科城买了一个屋子,准备在这里养老,但是搬进来不久,他和邻居们就创造周围总有一股刺鼻的焦臭味,使人觉得到头疼、含糊、恶心。
经由查访,小区的住户们终于创造了这种气味的来源,正是周边废旧金属拆解厂点火后产生的气味。
广州北部清远市万科城住户 孔书:这个便是与我们当年买屋子这个初衷,产生很大的反差。我们到清远之以是买屋子,是看上了这个地方的青山和绿水,也加好的空气,但没想到现在青山绿水有,空气没了。我们莫名其妙的觉得到被各种各样的毒气包围着。
孔书所住的小区位于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这个镇也是废旧金属拆解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在孔书当年用无人机对小区周边的拆解厂航拍的画面里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拆解厂非常集中,险些每个院子里都堆放着废旧电子垃圾。拆解厂每每在夜间把废旧金属运到周围的山间进行点火,塑料材质的外皮燃烧后产生刺鼻的气味令附近小区的业主难以忍受。
孔书:我们没有想到,这种家当是巨大的,并不是说他们一两天当中就可以管理的,我们等待不了,我们每天都在这种空气和这个毒气当中生存,这个我们受不了。
从2013年开始,孔书就和他们小区以及周边其它楼盘的住户一起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向清远当地政府反应污染的问题。
袁志武是清远市清城区主管环保事情的副区长,他专门卖力对接来自当地居民的环保投诉,袁志武见告,清远市废旧金属拆解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以龙塘、石角两个镇为中央形成了以废旧五金、电线电缆拆解为主的集中区域, 90年代末期,清远市拆解行业的从业职员一度达到了10万人,年产铜多达10万吨,由于产量大,清远铜乃至能影响到国际铜价。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当地日益凸显。经由环保部门检测,当地一些地方的土壤和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清远市清城区主管环保事情副区长 袁志武:除了气体的污染之外,不可否认也给我们的周边,水体跟土壤造成一些污染,我们从跟环保所的检测来看,每每一些拆解比较集中的地方,它那个水、土不同程度都有一些影响,详细中度以上的污染不算多,轻度污染的地方不少。
2014年底,清远市政府下决心办理拆解行业的污染问题,当时统计从事金属拆解的有2358户小规模散户,从业职员达到3万多人。如果一下子都撤消了, 他们也担心会产生就业和家当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清远建立了4个工业园区来容纳排放达标的拆解户。到2015年年底,556户拆终结户搬进园区规范生产,别的散户全部被撤消。
袁志武:到年底2358户全部都撤消了,现在剩下的恐怕便是这500多户,其他的没有进去园区,有些是回老家了,周边的湖南、贵州、河南都有,有些进来周边的园区去打工了,以是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讲明的比较好,没有群众投诉说就业岗位没有生存空间,这些都没有群众在投诉。
华清工业园便是容纳达标拆解户的4个园区的个中一家,近200家拆解户入都搬进了这个园区,在这里,所有拆解户必须严格按照环保标准来进行生产。
袁志武:比如有油污污染的 第一次 我们会警告,第二次如果创造,我们会清理出园区,这在入园之前,我们就签订了协议的 严格实行
在园区内,拆解户不仅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而且引进了新的技能手段以减少污染。
清远市华清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肖:入园的人,能回收的基本都回收,比如说以前的电线点火,但是现在电线通过分类、分选、再通过物理地把外皮剥掉,塑料是塑料,里面的金属是金属。
与此同时,清远市政府还请来了土壤修复专家,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地皮上栽种了皇竹草,这种草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石油烃,有效修复土壤。
房跃明:由于植物修复它有一个迁移的过程,2014年做了一年的话,当时是从15万毫克每千克,低落到5000毫克每千克,也便是降落的效率还是比较好的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随着今年我们在二期工程有补种这样的一个生态的植物,每年持续给它低落,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安全利用的一个效果。
半小时不雅观察:
污染随意马虎管理难,清远市的方案是到2020年统共要投入5,6亿元用于管理被电子垃圾污染的环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土壤修复的履历,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当地只在发展粗放的废旧金属拆解,没有看重过环境的问题。
实在中国不一定要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再管理”的老路,发展也不一定以捐躯一代乃至几代人的环保为代价。“边发展,边防治”的总账,远远低于“先污染,再管理”。
(本文编辑:魏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