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有哪些新技术和新理论
光纤通信技术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多级调制技术、多级解调技术、高速调制技术、高速解调技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光纤传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光纤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光纤通信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技术、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保障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增加传输距离、提高信号质量和网络安全性能,推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有谁知道通信的发展历史
1962年 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

1960-1970年 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高速数字电子计算机
1970-1980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微处理机等迅速发展
1980年以后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长波长光纤通信系统广泛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1G,2G,3G,4G,5G移动微波通信技术相继问世.
为什么光纤通信正向1.55微米方向发展
根据吸收损耗与波长的关系,在通信频带范围内定义了三个光纤窗口.所谓窗口,就是指吸收损耗非常低的中心波长,即 0.85微米,1.3微米 ,1.55微米 ,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窗口。光纤的发送,接收转换技术均是在第一窗口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第三窗口的损耗更低。第二窗口处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相反,有可能使二者相抵消,使总色散为零,所以后来的研究方向移到了第二窗口。
随着能放大第三窗口(1.550μm附近)光信号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发明和实用化,研究和应用的重点又移到了第三窗口。
光纤通信技术出现多少年了
光纤通信从出现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五代。先后历经了OM1、OM2、OM3、OM4、到OM5光纤的优化升级,在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方面均取得了不断突破。由于特性和应用场景的需求,OM5光纤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
1966-1976年是光纤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开发阶段,在此阶段实现了850nm短波长和45 MB/s、34 MB/s低速率的多模(0.85μm)光纤通信系统,在无中继放大器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10km。
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
1976-1986年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大力推广光纤通信系统应用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也从850nm短波长发展到了1310nm/1550nm长波长,实现了140~565 Mb/s传输速率的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在无中继放大器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达100km。
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6-1996年是以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为研究目标,研究光纤新技术的阶段。在此阶段实现了1.55μm色散移位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光纤利用外调制技术(电光器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10 Gb/s,在无中继放大器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可高达150km。
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
1996年-2009年是同步数字体系光纤传输网络时代,光纤通信系统引进光放大器,从而减少中继器的需求,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增加了光纤传输速率(可达10Tb/s),传输距离可高达到160km。
注:2002年ISO/IEC 11801正式颁布了多模光纤标准等级,将多模光纤分类OM1、OM2和OM3光纤,2009年TIA-492-AAAD正式定义OM4光纤。
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引进光孤子技术,利用光纤非线性效应使脉波在保持原本的波形下抵抗色散,同时在此阶段光纤通信系统成功的扩展了波分复用器的使用波长,将原先的1530nm~1570nm延伸至1300nm~1650nm。另外,在此阶段(2016年)OM5光纤的正式上线。
到此,大家对光纤通信的发展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光纤通信的发展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