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相机的“底”越大越好,而不是强调像素值甚至像素密度
大的感光元件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
1.感光能力更好
众所周知,中画幅的像素一般都非常的高,5000万都算比较常见,而现在甚至都到了1亿像素的级别。但像素这并非唯一好处,更重要是单个像素的尺寸越大,吸收的光线量越多,而感光元件生产商会在像素上使用微透镜,让光线吸收得以最大化,这会改良了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

数字来计,哈苏的5000万像素CMOS,其像素尺寸为5.3微米,而像素比较接近的单反相机(佳能5Ds系列吧),则只有4.14微米,所以哈苏的感光能力相较高64%。
2.更广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即是指纯黑与纯白之间的比值,人眼约为22级,而哈苏则达15级,一般单反约为12 级(当然也有不少例外),虽然仍比不上人眼,但已经相当不错,光位与暗位的细节也越趋丰富。
3.更多的信息量
他们以容器比喻像素,越大容器,可容纳的信号就越多,而“信噪比”就决定了数码相机的最低感度。从下图的比喻看到,虽然电子杂讯的“水位”相同,但是像素尺寸越大,讯息总量就越高。而随之而来就是更准确的色彩纪录、动态范围等。
摄影器材是根据实际拍摄需求来决定的,比喻135数码相机比120大感光元件更适合体育摄影
单因素讨论相机优劣,那是科学分析,不是制造商品。再科学高明的东西,没有商品化,也是没有用的。
对任何东西的单因素分析,其科学性足够高了,但是其价值可能更低,技术主义和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的背离,可能更适合于抬杠和辩论。任何对于单因素的强调和执着,都是西人典型的二元论思维 ,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相机的“底”越大越好,科学技术上有其正确性,那就是提供了更大自由度的画质改变的空间,但是在商品制造上未必就是这样,底大意味着更大更重的机身和更昂贵的价格,而高昂的价格并不是一件商品能够获得成功的有利因素。
任何成功的商品,都是各因素最佳优化最合理妥协的产物。对单因素的强调是无知和耍流氓。
理论上,在开口率处于理想状态(100%)且高像素不带来相邻阱干扰或者电路读出压力等问题的前提下,高像素可以通过缩图获得与低像素完全等同的信噪比。
因此理论上影响信噪比的是总的曝光面积。
而且其实并不是不重视高像素,反而是很重视高像素,高像素提高了空间采样率,拥有更好的细节。以前拍照出现摩尔纹也是因为采样率不够的原因
“底大一级压死人”只是摄影人中的设备控们的观点。在下认为,摄影最重要的是相机后面的那颗脑袋。如果相机后面没有一颗对相机参数运用十分熟悉的脑袋,没有一颗对用光和照片艺术构图有极高修养的脑袋,你的相机再高档再昂贵也白搭。有了一颗这样的好脑袋,即便小底低挡的数码相机,在他手里也能拍出任人震撼的照片来。
数码产品,这数码到底是指什么
数码一般就是指数字化的电子产品,比如我们常见的mp3、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等产品。
这些产品为什么又叫着数码产品呢,因为它们是以数字为载体标识的产品,数码相机取代老式的胶皮、mp3取代了录音带,所以就把这些产品统称为数码产品。
数码产品是指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娱乐等各方面需求的产品。
数码产品涵盖了计算机、手机、平板、数码相机、游戏机等,这些产品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和操作,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同时,数码产品也成为了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锂电池区别,我说的区别指的是动力电池,和数码产品的电池,等等电池的区别
概念有点混淆。电池按化学种类分,可以分为铅酸电池、一次碱性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等。电池按可以输出的放电电流大小可以分为动力电池和普通电池,动力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差别基本定义为:普通电池可以以最大3C电流放电,而动力电池一般是指可以以5C电流放电,而且超高倍率的动力电池可以以20C或更大的电流进行放电。
所以说,锂电池有普通型也有动力型。动力电池中有铅酸电池,也有镍氢电池,也有锂离子电池等。
到此,大家对数码指的是什么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数码指的是什么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