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田间直播带货 短***营销 微信文案推广……
手机成了平谷桃农“新农具”
王丹(右三)在南独乐河镇北寨村落给果农上户外电商直播课

“最好的桃子不在市场,更不在超市,而是你下单时它还挂在树上!
你卖力下单,我卖力摘果!
平谷桃园直发!
早上在树上,上午在路上,中午在你餐桌上!
”……眼下又到了吃桃的时令,作为中国的大桃之乡,在平谷繁茂的桃树下,果农们架起自己的手机,随手录起小***、做起了直播,并写下一段随处颂扬的文案,已经一点都不新鲜了。如今互联网+卖果,成为平谷区10万桃农们的新风尚,抖音、快手、直播带货、微店营销,样样拿手。而这些场景的背后,有一位“幕后”推手,她叫王丹,平谷电商培训师,她带着成千上万的果农一起在互联网浪潮下学习新电商手段,实现收入翻番,过上更有幸福感和得到感的小日子。
“吸粉”“二维码”“写文案”
手把手带果农网络卖桃
作为土生土长的平谷人,王丹由于父亲自体缘故原由,不得不从城里回到平谷老家。照顾家人的同时,看到亲戚家里大桃发愁卖,她先开启自己的淘宝电商创业之路。2017年,平谷区干系领导找到了当时已经成为电商“网红”的王丹,想让她给果农讲解如何在网上卖桃。
“当时京郊屯子这方面普遍比较弱,也请了好多外地的讲师,但都有点‘水土不服’。果农们的均匀年事都五十六七岁了,像我们北寨村落有的学员都八十多岁了,听过几次课也没学会。”王丹见告北京青年报,她第一次给果农们上课,准备了整整8个小时,从构造到目标、从办法方法再到售后做事,将自己的心得全都写进了PPT。但是上课时,她惊呆了,创造果农对付电商险些“一无所知”,很多人乃至连手机都不会用。
王丹不得不迅速调度思路,从电商培训改为教果农“玩”手机,“像怎么拍一张好照片,怎么发朋友圈,再到怎么开店,怎么找二维码、收款码,微信怎么收发红包,这些每一步我们都要手把手教。”王丹回顾说,她在金海湖镇马屯村落的一次培训课上,村落民郭立兵按照老师说的发了一条朋友圈,几秒钟之后,2张订单找上门来,六箱大桃卖了出去。
“大家那会儿‘吸粉’都不知道是啥意思,现在一见面便是‘王老师您给看看,我这小***做得怎么样’‘我又吸了多少粉,做了哪些推广’。”王丹的努力没有空费,***教室开讲短短几个月就有110位果农通过手机电商渠道售出15.4万斤大桃,发卖额161万元,增收89万元。2018年整年,她在全区13个大桃主产大镇做了8000人次的培训。而后,平谷区开始推广“互联网+”工程,政府干系部门为果农加入物流公司的驻站支持做事,为农人的增收不断拓宽渠道。
***先扶志
教农人“诚信卖桃”
“克强***2018年6月就提出,让手机成为农人的新农具。”王丹说她对这句话笃信不疑。以是在2019年短***爆发式增长确当下,她立时带领自己10人旁边的团队,把培训重点放在了短***营销上。目前,她的学员中有许多粉丝都在数万+。在王丹看来,短***、直播、朋友圈都是新电商模式,正逐步取代作为保底的商贩批发模式。
除了给果农线下讲课、手把手传授教化之外,线上的培训更是全流程,她和团队建了微信群,为果农24小时解答。王丹说,目前他们已有300多个微信群,“有学员凌晨两三点还和培训师语音解疑”;其余,团队还做了两个公众年夜众号、微商城与***教室,可以让果农无限次不雅观看学习;每周一、四固定时间晚上八点多,在快手号中再为学员们直播答疑。今年疫情期间,线上传授教化完备不受影响。
但是这些还不是重点,王丹说每次她的课四个小时中,有两个小时讲学习内容,另两个小时则是为桃农做生理培植。做什么样的生理培植?卖大桃要做分级诚信买卖,“原来我们果农的桃大多卖给了桃贩子,过去一筐三四十斤的桃卖三四十块钱都算多的,有时压价乃至压到15块钱,一斤合计不到5毛钱。但现在平谷的桃都是分级的,佳构桃一箱5斤旁边有的能卖到100多块钱。”
这样的转变,王丹阐明说“并不是盲目要价”的观点,而是新电商模式取代了过去作为保底的商贩批发模式后,果农主动将大桃分级卖,建立诚信制度:“过去平谷卖桃不分级的,乃至诚信也有所欠缺,盛行过这样一句俚语:上头大底下小,分量不足加点草。现在完备不一样了,大家在地里就知道分级、测糖度,在网络直播的时候,以自己的诚信度进行宣扬。这便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大家意识到,这不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和客户建立长久的诚信。”
王丹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付平谷果农而言,这条路是电商的路,“网”路宽了,快递本钱低了,果农的生活开始“富”了。
变的不仅仅是收入
生活也发生了本色性变革
王辛庄镇许家务村落的64岁桃农王淑华,通过直播曾一次发卖 96箱大桃,成了村落里的卖桃“明星”;范瑞平大姐,在平台发了条短***,一夜播放量21万次;国庆70周年的“国桃”栽种户之一的胡殿文妻子崔凤玲,也通过电商培训,把家里的佳构桃全部线上发卖,微信、抖音、快手无一不会,还带动全村落中老年人学习利用智好手机线上发卖果品的热潮……
“桃分级了,解释桃农看重讲诚信。客户真正能吃上好的平谷大桃,没有试错的本钱,乐意付出相应的代价。”王丹说,在她不雅观察看来,电商之路给果农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收入上的,乃至是人生代价、社会代价的转变。
她举例说,王辛庄镇的范瑞平大姐,原来一贯很内向,乃至比较自卑,不爱说话,和别人讲话老看着地面,拍段短***也很含羞,不敢出镜。但这两年通过培训做起了直播,把大桃通过这种办法卖出之后,全体人都发生了改变,“范大姐变得特殊爽朗、大方和自傲,她是高中毕业,现在文案编写能力进步非常大,她有了一万多的粉丝。大家平时开玩笑说,大姐们在家里的地位都变了。”王丹说。
“我们2018年上课的时候,还给大家供应微信宣扬文案、图片,教大家怎么直接复制就可以发送了,今年已经没人用我们的模板了,一个个比谁玩得都溜,都自创文本了。”对付新电商之路给平谷果农们生活带来的本色性变革,王丹看在眼里,既愉快又知足。她说,对付她自己而言,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怀。疫情期间,她和团队依旧坚持做着线上培训。“我们就怕平谷的果品滞销,但事实上依旧卖得热火朝天,价格也没有受疫情影响而颠簸。”王丹笑说,手机真的成为了平谷农人的新农具,“我现在都不敢看我朋友圈了,哪儿哪儿哪儿都是卖桃的。”( 林艳)
延伸
“网路”拓宽 大桃热卖
2018年王丹带着团队到处讲课时,平谷南独乐河镇60多岁的张淑文大姐,特殊喜好站在村落委会门口的大树底下晒太阳,心想:“我也学不会,还不如在这儿聊会儿天。”后来,张大姐的邻居通过培训把自家的桃全部通过电商渠道卖了,由于不足卖把张大姐家的桃也一块卖了,张淑文溘然意识到,这一基本零本钱的付出,就能让桃大卖。从去年开始,王丹团队培训到哪儿,她跟到哪儿,一节课不落。张大姐的微信朋友圈原来不到10个人,现在抖音、快手,一并引流到微信,已经有100多位虔诚客户粉丝,去年大桃卖了400多箱,用她的话来说,“走路都带风,特殊知足”。
在南独乐河镇,像张大姐这样的果农并不少见。过去,在平谷卖桃有着东半部和西半部“分水岭”之别,由于西半部路靠近高速、路更通,果农年事也相对年轻些,电商不雅观念起步早,大桃一贯不愁卖;而南独乐河镇,则位于东半部,一样平常要靠大车进来收桃,果农们的电商不雅观念也起步慢。因此,在平谷西半部电商卖桃已热火朝天的时候,东半部却相对安静。但是这两年却开始发生了转变,南独乐河镇加入电商直播阵营的果农越来越多,王丹培训用的100多人的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
据镇里统计,通过区商务局物流的引入及电商培训的履行,大桃的快递量呈阶梯式爆发增长,电商发货量每年以30%的速率递增,通过电商渠道,果农夫均增收达到了30%以上。经由培训,仅南独乐河镇北寨村落一个村落2018年的快递量为每天800单,2019年直线升至3000单旁边,今年达到了5000单。新电商手段的习得,为农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