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范玮琪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家的照片。
照片里,范玮琪双胞胎儿子的玩具整整堆满了一个房间。光是汽车、积木等小玩具就足足装了五六个大筐,轨道小火车等大型玩具堆满了另一个角落,而这些还只是两个孩子玩具的一小部分!
令人惊叹的玩具数量迅速引发了一群爸爸妈妈的共鸣留言。

“买玩具真是个大坑!
我家孩子才3岁,房间就被玩具堆得无处下脚了!
”
“我家儿子也爱玩汽车,大大小小的汽车买了快一百辆,可每次看到还是闹着要买,真愁人。”
“每次买玩具的时候哭着闹着要,买回来后玩两天就扔一边了。真是又占地儿又费钱!
”
关于给孩子买玩具这件事,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曾对全国近2万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据统计,2018年中国0-14岁少年儿童人均玩具消费金额达299.5元,同比增长8.2%。66%的受访者表示,下一年还会连续增加对孩子玩具的消费支出。
看来,大多数父母虽然嘴上抱怨,但仍旧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孩子对玩具的渴望。我想,父母们的想法不外乎以下这两种。
“没有玩具的童年是不完全的,只要经济不是太困难,就要尽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回顾。”
“我买的都是益智健脑、引发潜能的高科技玩具,只要能给孩子带来帮助,花再多钱也值得。”
小七老师想对家长说,给孩子买玩具也是一门学问。
如果不加甄别、一味知足孩子的希望和哀求,不仅摧残浪费蹂躏了大量的金钱、精力和空间,还很可能弄巧成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给孩子买玩具的三大误区
1、玩具越多越好
美国生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孩子分成两组画画,第一组可以从3支画笔中选择1支,第二组可以从24支画笔中选择1支作画。
结果创造,第一组孩子画出的作品比第二组要出色很多。
第二组孩子的把稳力都被画笔吸引了,险些没有孩子能真正专心作画。
选择越多,孩子的专注力就越随意马虎降落。
那些常常被过多玩具包围的孩子,玩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浅尝辄止,既无法深度体验探索的乐趣,也不睬解珍惜的含义,幸福感反而还不如上一代高。
2、玩具越高等越好
很多家长爱给孩子买早教机、智能声光等功能丰富的电子玩具。
小七老师一贯强调,3岁以前的孩子,要只管即便少玩电子产品和电子玩具。
这是由于玩具越自动,孩子须要动手做的事就越少,玩具越智能,留给孩子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就越少,谈何益智性呢?
最主要的是,绝大多数电子玩具都是单向性的传播模式,跟孩子既没有互动反馈,也没有情绪的通报,非常不利于宝宝社交能力和感情情绪的发育!
3、不尊重孩子的需求
在电视节目《育儿大师》里,小男孩豆豆不爱汽车爱玩芭比娃娃,爸爸妈妈认为“男孩子就该玩男孩子的东西”,不顾豆豆的意愿,粗暴夺走他手里的娃娃,导致孩子当场崩溃大哭。
实在,男孩子也可以从玩娃娃中培养耐心和同理心,喜好什么玩具和性别没有一定的关系。
归根到底,玩具的利用者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尊重孩子的感想熏染、让孩子玩得愉快才是最主要的。
千万别由于追求性别匹配、益智健脑等缘故原由,挫伤了孩子的兴趣。
如何精确给孩子挑选玩具?
1、玩具数量要适中
小七老师建议,放在孩子手边的玩具一次最好保持在3-5种。其他玩具可以收在整理箱里,隔一段韶光轮换着拿出来玩。
这样既能留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也能让他专注探索、珍惜面前的玩具。
2、只管即便选择有以下特色的“好”玩具
1)玩法开放、随意马虎上手的根本款玩具
2)能让孩子充分动手动脚、爬跑翻滚,帮助孩子发展各阶段基本动作的玩具
3)能够将父母和孩子聚在一起进行措辞和情绪互动的玩具
不要把玩具当作消磨孩子韶光的工具。好的玩具不仅有助于孩子认知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发展,还能成为联结亲子关系的纽带。
3、美国儿科学会玩具推举
美国儿科学会2018年12月发布的《为数字时期的孩子选择得当的玩具》(SelectingAppropriate Toys for Young Children in the Digital Era)报告认为,在数字时期,以下5类传统玩具仍旧是父母和孩子最好的选择。
1)象征或假想游戏的玩具
比如布娃娃、小汽车、动物玩偶、厨具餐具等玩具,能让孩子在角色扮演、过家家的游戏中实征象征性思维、社会情绪等能力的磨炼。
2)促进风雅动作发育的玩具
比如积木、拼图等拼装类玩具,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琢磨,还有助于理解大略的空间和数学问题。
3)艺术类玩具
比如粘土、颜料、蜡笔、沙锤等,最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了。
4)措辞或者观点类玩具
比如绘本图书、纸牌、下棋、桌游等,可以很好地磨炼孩子逻辑思维和感情发展。
5)促进大运动发展的玩具
比如球类、三轮车、推拉玩具等,及早帮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和协作意识。
孩子一直要买玩具怎么办?
很多家长向我乞助说,纵然家里的玩具堆成山,孩子一到玩具店还是哭闹要玩具,不买就耍赖不走,怎么破?
小七老师建议爸爸妈妈这样做。
1、提前跟孩子约定规则
“宝宝,我们一个月只能买1件玩具哦。等下个月妈妈再带你来买这辆小汽车。”
“宝宝,同类型的玩具家里最多只能放2个。你已经有两个洋娃娃了,以是这个娃娃我们不能买。”
2、跟孩子谈论探求替代方案
“宝宝,这本故事书不用买,邻居小朋友果果就有呀!
我们回家挑几本书,跟果果交流着看好不好?”
“宝宝,你想买这个玩具屋是吗?可是商店这个玩具屋不足大呀!
爸爸回家用大纸箱给你做一个更宽敞的,你卖力涂颜料、贴贴画,咱们造出来的玩具屋肯定是最俊秀的!
”
3、最好的玩具,从来都是“免费”的
中国著名儿童教诲家、儿童生理学家陈鹤琴认为,我们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不要局限于街上、店里卖的商品,凡是孩子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
1)日常生活用品
照镜子、抛丝巾、用拖把拖地、拧矿泉水瓶盖,每一样东西都能让孩子欢快大半天。
2)探索大自然
玩沙、捡树叶、看蚂蚁搬家、吹蒲公英……大自然便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玩具百宝箱,充满了变革与新鲜感,孩子永久玩不腻!
3)父母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陪玩,永久是孩子童年最温暖、最宝贵的礼物。
颜如晶在《奇葩说》中曾说,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而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不雅观众。连续剧没看可以补,孩子的人生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爸爸妈妈们,不妨放下手机,多给孩子当几次“玩具”,由于再不陪伴,孩子就终年夜了。
关于育儿,或许你还有很多问题
没紧要,小七老师一贯关注家长们的需求
我们将不断推出能办理大家育儿问题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