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繁华的解放碑商圈不远,在复兴路中段人行天桥下有个以路为名的二手交易市场。淘宝、砍价、喝茶……生动了20年的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是不少老重庆的影象,旧家电和旧书以及陶器、邮票等琳琅满目的收藏品,这里不仅是“淘宝者”的天国,还是这座城市最有故事的地方之一。
至今,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还保留着周末赶场的传统,这个中秋节小长假,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售货者和“淘宝者”依然如约而至。
摊上的老照片

熟年代感的老唱片
这几年市场生僻了许多
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深藏在复兴路一座斑驳高楼里,从临街层往下几层,以及高楼后的小巷都是摊铺。周六(14日)上午,九点半旁边进入市场,正在和老朋友喝茶的林大爷却准备打烊了。
林大爷在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有个几平米的小商铺,里面紧张是一些青花陶器物件。从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兴起的时候,林大爷就开始在这个“江湖”里闯荡,自然这个场子里有不少老面孔和朋友。
林大爷和一位白发老人坐在自己小商铺对面的两把老藤椅上,泛黄的白瓷盖碗里飘着几片茶叶子,林大爷时时提起赤色的老式保温瓶往里面添水。呷了一口茶,林大爷缓缓对说,这几年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生僻了许多,他每周末便是从照母山过来和老朋友喝喝茶,聊谈天,擦拭自己的老物件。
“我的东西他们都买不起,我的商铺里全是清代的陶器茶杯、花瓶。”提到自己的“宝贝”,林大爷得意地向和一起喝茶的老人“炫耀”。林大爷说,这几年身体不好,来复兴路不指望能卖什么东西,便是丁宁韶光喝喝茶。
“我十点定时关门。”话说着,林大爷整顿茶具,进店整顿,准备关门了。
上午十点准备打烊的林大爷
十点钟来赶场都晚了
十点关门并不是很早,在负三楼大门口处,穿着黄色衬衫的黄姨妈见告,十点钟来赶场都晚了,虽说周末八点半市场就开门,但是八点半以前,市场外就摆起了很多游摊小贩,不少淘宝者也喜好及早,能淘到不少好货。
黄姨妈和老公在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也“混迹”了十几年,在市场里面有店铺,但是黄姨妈周末也喜好拿出自己的“宝贝”练摊。她的摊铺上摆满了各种古泉币、茶杯、笔筒等,价格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本日中秋节,人少了很多。”看着过往的 “淘宝者”,黄姨妈以为买卖不好是过节人气不敷的缘故原由。黄姨妈说,虽然这个行当随意,想多久收摊就多久收摊,但是这是一周的赶场日,她还是要坚守到末了。
古玩买卖便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二手市场里,有的商户喝茶谈天,有的商户打盹听音乐,有的干脆拿出来二胡,乘兴拉了一曲。
虽然买卖不好,黄姨妈依然坚守
练摊人的各种“宝贝”
来这里“淘宝”的有老有少
如果以为来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淘宝”的全是中老年人,你就错了。黄姨妈说,来这里的“淘宝者”有老有少,只要爱好这一口,都喜好来这里走走。
90后的赵爽便是这里的常客,一个月要来这里赶场两三次。不过,赵爽喜好十点往后来,他说,一是难得周末睡睡
赵爽就在附近一带终年夜,但是真正知道这里是“淘宝”天国还是在三年前。赵爽平时喜好一些关于老重庆的历史文化书本,比如,关于巴县的干系志书,老重庆各个区县的交通志,每次来这里赶场险些都没有空手而回。
“这里的东西不是很贵,但是要有一双识货的眼睛。”赵爽说,一本书一样平常几十元钱就能拿下,但是他逛复兴路二手交易市场却从不轻易脱手,“我一样平常喜好一样东西,都会货比三家,逛了一圈市场才回来砍价,如果这样东西其他商铺都有,解释也没有多少代价。”
赵爽说,市场里除了能淘到“宝贝”,还有很多有故事的人和事。
市场里的售货者和“淘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