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培植人才住房外,近年来,在各城地皮招拍挂以及收并购案例中,参与者除常规房地产企业之外,互联网公司及科技企业也高频现身,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创业成功后的迅猛发展,令公司规模与整体实力大幅上升的同时,传统的写字楼租赁已无法知足其办公、运营或扩展需求。部分企业选择购置地皮,培植总部或家当园,掌握运营本钱,增加成本收益。
对城市发展而言,在面对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压力与机遇之下,以高科技及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能够改进、提升和优化当地的家当构造,推动家当升级,提升税收及就业率。因此,这类企业成为了地方政府招商和引进的主要目标。

一拍即合的需求,令科技企业成为各大一二线城市地皮市场不可忽略的力量,二者形成协力,或将未来发展中实现共赢。
热衷一线新一线城市
工业与商办地块为主
去年11月,美团大众点评以底价65.41亿元获取了杨浦区定海社区N090603单元M4-01、M5-01、N1-01、N2-01地块,楼面单价每平方米22350元,这也是自美团成立以来,较为少有的大手笔投资。
事实上,除美团以外,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及科技企业在近几年的地皮市场中均有积极表现。
以华为为例,据不完备统计,2012年至2020年,华为于广东东莞拿地共约35宗。
个中,教诲科研用地11宗;工业用地8宗;商服用地14宗;仓储用地1宗;普通商品住房用地1宗。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通过招拍挂办法,华为于东莞松山湖拿地10宗,合计高达73.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24.8万平方米,均匀楼面价仅每平方米452元。10宗地块中,科研用地占到了5宗,这意味着未来两至三年,或将新增上万科技及互联网人才进驻松山湖办公。
不仅仅是华为,据克而瑞研究院数据显示,从企业来看,近两年拿地额最多的科技企业为腾讯,涉及资金91.2亿元。个中,2019年11月,腾讯科技以85.2亿元的价格竞得深圳A002-0076工业用地。此外,近两年,京东的拿地投资额达到了82亿元,美团、字节跳动拿地额亦均超60亿元。
科技企业热衷“插足”房地产,究其缘故原由,一方面,头部互联网公司资金实力雄厚,自用办公需求强烈,拿地可用于搭建总部或家当园基地,以及办理员工住宿需求;另一方面,也可分散投资,商办类的资产可以用来抵押融资。
“自带”定向出让利好
不真正涉及房地产开拓
“高科技与互联网公司虽然拿地规模呈增加趋势,但大部分拿地用场仍因此知足自身发展须要为主,并非是想要真正进入到房地产开拓领域。”一位业内人士称。
美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实行官王兴,在上海拿下地块后也曾表示,该地块将用于培植新上海总部基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公司业务快速深度落地,吸引更多精良人才在沪创新创业。
有声音认为,美团这次购地,定向出让意味浓厚。
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重点招商工具,科技企业的到来除了能够改进优化当地家当构造,为城市供应部分根本配套培植,更能为当地带来人才、税收、就业和消费,进而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同时,政府也给予企业相对优惠的地皮出让条件,吸引其来此拿地建房自持物业,二者互补效应凸显。
因此,类似的地皮“出让”,美团并非个例。
去年6月,深圳市公民政府与小米通讯技能有限公司举行了,总部经济发展互助签约仪式,小米集团估量将在深圳投资77.6亿元。同年10月,小米便以底价5.31亿元拿下后海总部基地一宗商业用地T107-0092。
据理解,这地块挂牌时的哀求准入行业为A0610智好手机、移动电视等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
“为了引入‘龙头’互联网企业在当地落地,很多地方政府会从投资、税收、就业、地皮供应等方面进行综合性优惠与支持。”上述业内人士称,对该类企业进行地皮出让时每每也会量身定制出让条件,地价上也会进行适当力度的优惠和减免。
在环业投资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在创业成功往后每每发展速率十分迅猛,企业规模常常指数形式进行扩展。无论是在GDP,还是就业和税收的贡献等方面的影响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其余对付改进、提升和优化当地的家当构造和推动家当升级都具有较强的“鲶鱼效应”和催化剂效应,因此,这些企业成为了地方政府招商和引进的主要目标。
承接培植及招商
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际上,科技企业得到大量融资或者上市往后,资金相对宽松,叠加业务扩展和职员增长速率加快,自用办公园地需求就随之增强。企业在现金流许可的情形下购置自用物业或者买地自建物业,除了方便自用以外,无论从提升企业形象、内部管理效率,或是获取资产增值收益等方面均享有利好,同时,这些科技企业的落户对区域发展的带动浸染也是显而易见的。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10月,江苏东茂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为京东、安然不动产及中南)以底价42.76亿元的价格获取了苏州相城区苏地2020-WG-65号地块。
事实上,早在2017年9月,京东集团便与苏州相城区政府签约。这次拿地,便是为了合营协议内的京东智谷项目。根据协议,京东要在苏州相城投资培植海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云打算+大数据”的聪慧小镇。
作为主角的京东,则需卖力后期的家当新城运营。
据理解,苏州政府哀求京东智谷项的后期运营上5年内总缴税不低于10亿元;此外京东还要引入200家企业,个中环球总部1家,全国总部5家,长三角区域总部20家;项目运营后的5年内需引进不低于3000人,个中博士学历不低于30人,硕士学历不低于300人,本科学历不少于2670人。
类似案例有很多,从政府政府层面而言,“筑巢引凤”,互联网大厂“聚群效应”,势必引来家当和人口集聚,家当和人口的涌入也使得周边根本举动步伐配套得到更多的资源导入。
多维生态共荣共生
促进产城人领悟
杭州和阿里巴巴是非常范例的相互依存、互助共赢的关系。阿里巴巴在杭州深耕的20年里,杭州的GDP从1225亿涨到了16106亿元,翻了10多倍。其次,阿里巴巴对人口的带动力也是十分巨大的。2019年,杭州以55.4万的人口增量,力压2018年的冠军深圳市,增量排名第1,成为海内第16座人口过千万的城市。
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平台,阿里旗下的电子商务和金融家当,衍生了直播、物流、数据贴标等多个热门的行业事情岗位,据不完备统计,阿里及其下属子公司和三方做事商、物流公司等为杭州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纳税额超过2000亿,无论从城市发展,还是民生经济的角度来看,阿里对杭州的影响都可以说是深远的。
除了阿里与杭州,华为对东莞的发展影响也不可小觑。华为终端总部在东莞松山湖基地斥资100亿,拿下了1900亩地建造了一座“华为欧洲小镇”,并从2018年开始迁居,目前已经有4万员工在此生活事情。
东莞本地的工厂制造业发达,对付华为的手机电子产品来说,东莞很多履历丰富的劳动人员;其次相对付寸土寸金的深圳,华为搬到东莞可以节省不少用度,从而转向研发。华为落户东莞后,急速成为了东莞营收第一的企业,直接带动了软通、易宝软件、华微软件、中软国际等软件业巨子的聚拢。
可以说,在未来发展中,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落户当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与此同时,城市根本举动步伐、生活配套的进一步升级完善,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涌入,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