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市强化认证做事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 孙海强 乔 臻 本报 孙中杰
成品一次合格率由88.5%提升到96%;人均产值由4.1万元提升至5.1万元。这是河南省漯河市银凤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凤纸业”)3年来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作为一家小微企业,此前的银凤纸业面临“质量管理跟不上、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附加值低”的“通病”,成为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三道横坎”。
2019年,漯河市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事情思路,开展了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下简称“提升行动”),银凤纸业等136家试点单位借助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做事活动,积势蓄力、补齐短板,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开展提升行动,摸清底数、对症下药是关键。漯河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全市253家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弄清小微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难点痛点,理解企业发展需求,而后“相机行事”,出台《漯河市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履行方案》,组织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进行面对面、手把手“诊疗做事”,开出“一对一”的可行性提升方案。该局在26家省级试点小微企业中,选取部分质量管理前辈范例、质量管理提升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发掘,打造一批可看可学的提升行动范例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履历做法和制度性成果,履行范例引领,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参与提升行动。
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人。以提升“关键人”“重点人”的质量管理素养为目标,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利用“百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平台”,对该市食品行业小微企业质量卖力人、技能卖力人等职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准则和标准的宣贯,并约请干系专家对试点企业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3年来共开展企业卖力人质量培训83期,培训960余人。
受益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质量管理培训,漯河市谊加谊食品有限公司管理职员和员工质量意识得到普遍提升,狠抓管理、做好产品的理念深入民气,公司自觉引入前辈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合格率从93%上升到97%、不良率从1.5%低落到1%以下。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通畅证”和“信用证”,也是小微企业由“人治、人管”向“制度管、技能管”转型的基本工具。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在深入企业帮扶过程中,看重帮助企业制订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建立体系、梳理规章制度,确定企业部门和职员的职责,规范企业生产工艺,梳理企业生产流程,辅导企业落实“6S”管理制度、开展体系运行内部审核、进行持续改进等事情。目前,全市136家试点企业均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90家企业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进,136家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拿证书的过程,本身便是提升质量的过程,现在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了。”已经得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聚源纸业卖力人深有感触。该卖力人说,通过认证机构的辅导,企业的管理制度、作业流程、辅导文件由以前的碎片化到现在的流程化、规范化,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也由原来的92%提升到95%。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干系卖力人表示,为期3年多的提升行动,让漯河市的小微企业“洗手不干”,质量管理制度得到完善,质量本钱进一步低落,产品质量合格率均匀提升超2%。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