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动的思维
没有有趣的想法
搞艺术是呆板无味的

本日小志给大家先容6位艺术家
切实其实会玩儿到爆
我竟然都看High啦~
1
Ian Cook
用遥控车作画
lan cook是一名画家
分歧凡响的是他的“画笔”是遥控玩具车
用遥控车作画这个脑洞是
他自己非常喜好收藏遥控车
事情的时候常忍不住拿出来玩
很多小车不是被他
沾满颜料的手摸脏
便是欠妥心撞到颜料罐子
有一次在玩车的时候他有时创造
车子轮胎的花纹轧过颜料
居然还挺好看的
有了这样一个好灵感后就一发不可整顿
画室的遥控车们
都难逃被颜料支配的命运
lan的“画笔”有很多型号
卡特汉姆、奔驰、大G乃至是救护车
他也会根据需求提前选好“画笔”
这些遥控车玩具各司其职
有卖力大面积上色渲染的
有卖力细致笔触的 、也有卖力上
背景色和主色调的“画笔”
一样平常大略的作品
他可以直接操控遥控车绘制
在画纸上尽情飙车
不过便是有时候摁下启动键
会有好几辆车会一起动起来
场面就会极其混乱
创作细节比较多的话
就须要准备很多步骤了
先用电脑绘制出设计图
准备好画纸颜料和各种遥控车
▽
然后再画纸周围放好汽车的参考图
不同大小的色块用不同型号的车来画
放好颜料之后就开始开车
更小的细节就直接用拆下来的小轮子
▽
他的作品画纸都是人的五、六倍大
以是每次他都是趴着画8、9个小时
还弄的从头到脚都是颜料
▽
逐步地,lan越来越有名
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认识他的艺术家都说
他总是带着一行李箱的遥控车
并且都沾满了五颜六色的颜料
在不雅观看他现场作画时
大家都会被那种
充满童真的气氛所传染
他就像一个搞毁坏的小孩
专注地投入在自己的创作中
末了画作完成时总会让人们惊叹不已
看完这个小志莫名也想考试测验一下
/
2
Pete Fecteau
用魔方作画
魔方,一种天下有名的益智玩具
最最最常见的玩法,便是打乱后逐一复原
但Pete把魔方玩出了新高度
他只网络了最大略的三阶魔方
然后用魔方组成巨幅图画
不得不说,能用魔方作画
不管是在创意上
还是在逻辑上都是超酷的
常日Pete都是先用电脑处理
接下来要拼的人物照片
然后把照片分成恒河沙数的小色块
选择颜色和排列组合
▽
然后开始扭魔方了
千篇一律的四方体
反反复复相同的事情
还要边思考边不雅观察
一点点的完成整幅作品
基本上Pete和助手们一起
也至少须要三天的韶光
才能完成一件肖像画
▽
但当他没有助手帮助的时候
实行操作起来就更麻烦了
他只能边做设计图边扭魔方
然后再把魔方排列到画面中
▽
这种事情可是须要
非常大的耐心和意志力的
一个人完成所有切实其实太强了
▽
看到他作品的人都会感叹
还原魔方改变天下记录的人很多
但用魔方创作这样惊人
艺术品的人实在是不多见啊!
事实也确实如此
虽然不用复原魔方只用扭扭就行
但只要理解到了一幅作品的创作的全过程
就会明白这是多么操心费力的磨练了
在他首次用魔方创作前
他就开始研究起了色彩理论
几何学、镶嵌图案等知识
考试测验用喷漆、搪瓷等创作抽象画作
但他总以为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直得手边的魔方吸引了他的把稳
于是,他开始将那些影响
自己发展的艺术家、热爱事物
都用小小的魔方一点点拼出来
比如他最爱的涅槃乐队
▽
魔方的发明者卢比克
这幅作品用到了5618个魔方
▽
他目前最大的作品便是
这幅爱因斯坦的肖像
它用到了8484个魔方
重量都达到了一吨
▽
为诺贝尔获奖者创作的画像
▽
如今他还和妻子、朋友一起开了一个
名叫Buttonpresser的事情室
连续过着“打乱魔方,创造艺术”的日子
而且现在他正在准备用十年韶光
去创作天下上最大的魔方作品!
真的是魔方花费大户啊
/
3
Baku Maeda
用缎带作画
Baku Maeda是一位日本艺术家
他在成为专业缎带艺术家之前是一位插画家
在做插画的时候有时
get到了缎带的线条美感
他说:“缎带的创造力比画笔更强大
缎带经由各种扭曲、波折褶皱之后
既可以成为绘画也可以成为雕塑。”
把缎带越玩越愉快后
他索性单独开了一个账号
来po这些缎带创作
这因此中国龙的形象为根本制作的作品
一只盘旋的龙即将腾飞
彷佛下一秒就要冲出屏幕
▽
放大五倍看,能创造龙头做的很精细
眼睛和髯毛的细节也刻画地维妙维肖
龙鳞采取了不断堆叠的办法,充满了立体感
▽
这个是孔雀,周围环抱的
都是孔雀的尾翼
但是远看却有一种“百鸟朝凤”的既视感
▽
放大看每一根羽毛都充满光泽感
虽然繁杂但是杂中有序
▽
同类型的作品皆是参照了
中国古典的配色
让人在视觉上非常舒畅
▽
能看出来都是经由精心的设计的
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绝佳
▽
之后,他开始寻衅更为繁芜的元素:
用缎带“画”海洋动物
你能看出来这几张图里藏有
多少海洋动物吗?至少不下几百种
章鱼、扇贝、珊瑚隐蔽个中,令人眼花缭乱
能用缎带“画”海洋动物
可以说已经很精良了
但,寻衅自己的路上永久都没有尽头
随后他用缎带做了很多
大型的动物雕塑,有马、狐狸以及鹿等
虽说是用优柔的缎带所做
但各种动物还是气概
让人误以为走进了野生动物园
这也太厉害了吧
/
4
Funahara Nasa
用胶带作画
Funahara Nasa日本艺术家
善于用胶带拼贴天下名画
Nasa的胶带创作源于有时
大二时,她进入瓶颈期
这让她很发急,但越急越画不出
得益于老师“重塑名画”的作业
她突发奇想把自己堆在
角落的纸胶带化作笔重绘《蒙娜丽莎》
她没有照本宣科地临摹
而是增长了自己的设计
比如深色服装成了粉赤色
庄严的背景变得活泼鲜艳
她说创作一幅榻榻米大小的胶带画
须要1个星期的韶光
而A4纸大小的会快一些只须要1天即可
不过对她来说
最困难的还是人物脸部作画
为了避免产生疏忽
她在进行脸部作画的同时
也会粘贴大块的背景
她的创作特点有3个:
“撕”、“捏”、“掐”
少了哪一个她都会以为作品短缺了灵魂
以是她从来不该用剪刀等工具
而是用手去真实地体会
纸胶带对付Nasa来说就犹如
缤纷的调色盘和神奇的画笔一样平常
可以创作出逼真、精细和极具细节性的作品
/
5
Benjamin Shine
用蒸汽熨斗作画
艺术家仅用蒸汽熨斗
就能在薄纱上勾勒出逼真的人像
Benjamin曾在萨里艺术学院
和中心圣马丁艺术学院攻读时装设计专业
令人意外的是,多年的时装设计课程的学习
并没有让他就此踏上成为时装设计师之路
相反,毕业后的他建立了自己的创意事情室
他花了十多年韶光探索材料,
终极确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表达办法——
即以面料作为颜料,
在人体之外的地方进行“绘画或雕塑”
Benjamin对作品的哀求非常的高
而他也很享受这样的寻衅,能够创作出风雅的
跟画作一样水平的作品
“我会让布料朝着自然的方向顺展,
你不能生硬地掌握它的伸展方向,
虽然这样也可以得到想要的效果,
但布料就不能自然和谐的伸展,
这样就表达不出它们纹理中有趣的东西了。”
你可能想问,用熨斗做这个有多难?
且不说把握温度,不然很随意马虎
把纱烫化,关键是在开始动熨斗之前
你就得成竹在胸,纱要怎么走势
此时的熨斗就成了笔,薄纱成了颜料
拿着熨斗作画,听起来是换了工具
思路不变,手上的技能绝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
像这样一件肖像作品常日须要
花上百个小时来完成,特殊是塑造眼睛的部分
常日须要十几乃至二十个小时
以是在完成细节的时候
须要不断的熨烫、拧扭以及调度造型
对他来讲薄纱面料是
“精细 薄弱的充满女性气质的”
是他的涂料和画笔
他的创作也险些是
随着薄纱的流动自然完成的
/
6
Richard Vijgen
用Wifi旗子暗记作画
如果WiFi旗子暗记能被瞥见
你想象过它的样子吗?
Richard借助新媒体艺术装置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
WiFi旗子暗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个作品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一根位于云台上的定向天线
和一台移动绘图仪及其支架
天线用于收听WiFi旗子暗记
并在其周围建立旗子暗记的三维模型
关于绘制,艺术家先选择一个用于
画出透视图和框架的视口
在框架内拾取的旗子暗记被
可视化为从特定原点发射的波
天线和绘图仪相互连通、天线收到的旗子暗记
转化为可视化的指令,绘图仪
根据指令自动开始有序移动
特制的画笔终极画出图像
另一位艺术家则以描述WiFi的形态
为出发点创作了光影艺术图像
怎么样?看完之后有没有被惊艳到
是不是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呢
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