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辑丨马春园
图 源丨图虫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剧,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问题,也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金融行业要长期面对的主要课题。对付金融机构来说,只有理解老百姓最真实的需求,才能供应更好的、更合民意的养老金融产品。

近期,《21世纪经济宣布》与旗下21世纪金融研究院发起了一项关于养老理财方案的问卷调查,线上回收有效问卷4024份,基本上覆盖了不同年事阶段、不同区域、不同收入以及各行各业的人群,这对付反响老百姓最真实的养老需求至关主要。无论是政策的制订落实,还是养老产品的设计推广,这些数据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代价。
对问卷统计剖析后形成的《养老理财问卷报告(2022)》(下称《报告》)从养须生涯不雅观、养老投资不雅观、养老体系第三支柱(以个人养老金制度为主)、建言养老金融产品等角度出发,多维度、全方位展现阐发了当下金融消费者关于养老理财方案的情形。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剖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
养须生涯不雅观。未来将选择何种办法养老?每月须要支出多少钱才能实现空想的养须生涯?应该从何时起配置养老金融产品?《报告》显示,村落庄田园养老最受欢迎;近六成受访者不认同“养儿防老”的不雅观念。58.77%的人认为每月须要3000-8000元才能实现空想的养须生涯。50%以上的人认为该当在40岁之前配置养老金融产品,32.70% 的人认为该当在30-40 岁之间配置,22.17%的人认为该当在30岁之前配置。详细到不同年事阶段、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人群有何选择差异?对此,《报告》逐一进行了详细剖析。(详情见文末报告获取办法)
养老投资不雅观。对付养老投资的态度,关系到人们对付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偏好。不同年事段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尤其明显。《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对养老金融产品的投资激情亲切更高;60前的投资风险偏好更高,00后更倾向于稳健的投资风格。《报告》还理解到人们理解养老金融产品紧张是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银行客户经理/理财经理等五大渠道(详情见文末报告获取办法)。其余,不同区域之间仍旧存在“鸿沟”,比如村落庄地区有18.78%的人表示不理解从何处获取养老金融产品信息,是各区域中比例最高的,是一线城市的2倍。这对付金融机构推广养老金融产品具有非常主要的启示意义。
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2022年4月,***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见地》提出要推动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知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险的需求。根据《报告》数据,个人养老金制度遍及程度靠近50%,六成旁边的人乐意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受访者对付新制度持有试探态度的居多,七成以上的人乐意每年投入6000元以下的资金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从哪些渠道可以尽可能高效地获取这部分乐意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客户?《报告》从年事、收入、行业等维度剖析受访者对个人养老金制度方方面面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上述问题。(详情见文末报告获取办法)
建言养老金融。老百姓须要的究竟是若何的养老金融做事?这对付金融机构找准业务方向、改进现有产品十分主要。尤其是不同年事阶段的人群在选择上的差异性,能够让金融产品营销更加精准。《报告》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高收益率、提升做事水平、产品先容清晰易懂是养老金融产品最该当改进的方面;最想理解的养老金融知识是国家养老金政策法规,其次是养老基金投资策略技巧、养老理财方案、养老金融产品特点与购买渠道、养老理财方案。最希望得到的养老做事是医疗资源(如医院绿色通道)和养须生涯方案。
末了,《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应该加大对养老方案的宣扬教诲,帮助人们树立及早方案养老和多渠道增加养老收入的不雅观念;二是针对特定人群和地区应加大养老金融产品的科普力度,缩小因年事、城乡而产生的“知识鸿沟”,精确认识养老金融产品;三是要研究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度的办法方法,合理设计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筛选养老金融产品以保障稳健性;四是要勾引金融机构提升养老金融做事水平,做好产品先容,关注非金融类的养老附加做事。
养老课题并非一日之功。官方政策与民意取向的互连互通,是为核心要义。只有读懂当下,才能展望未来。未来,《21世纪经济宣布》以及21世纪金融研究院将连续深入关注养老金融领域,为广大读者做好养老金融知识宣扬,为中国养老体系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https://m.21jingji.com/mall/141.html)
E N D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演习生 林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