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在人类社会各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主要。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硅集成电路日前的器件尺度与集成度已靠近现有技能的极限。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王永疆博士先容,随着硅集成电路的高度发展,III-V族化合物(紧张包括镓化砷、磷化铟和氮化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开拓和运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半导体家当的其余一个支柱。硅半导体与化合物半导体的结合是未来信息发展领域的一个一定趋势。“异质集成与界面调控是该领域的关键共性难题,其背后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在于表面/界面的本征性子、量子效应及原子操控等。利用全新的真空互联技能,可以从实质上认识纳米材料与器件中的量子效应,进行表、界面精确调控,实现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创新”,王永疆说。
纳米真空互联综合实验站是一个用于材料成长、器件加工、测试剖析的完全部系。所有样品均可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准确、快速、平稳地进行传送。《中国科学报》理解到,目前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正在培植全天下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集材料成长、测试剖析、器件工艺于一体的纳米真空互联实验大装置,建成后将对发展新一代纳米电子与器件研究有主要促进浸染。目前,这个纳米真空互联实验大装置一期培植进展顺利,部分设备已经互联,在欧姆打仗、能带工程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初步进展,终极目标是建成总长约500米的超高真空管道,实现上百台仪器设备的互联。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就未来纳米光电器件研究、硅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集成研究、新型二维材料研究及器件探索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