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中利用的航空铝合金材质的加工设备
据该项目卖力人、昆明冶金高档专科学校电气与机器学院学生李应斌先容,机器人水下应急抢险搜救,具有较为广泛的运用处景和代价,目前市场上机器装备配置水平还很不理想,更多的搜救事情依赖潜水搜救职员直接潜水征采和人工操作。李应斌本人是一位潜水爱好者,对机器人和智能终端开拓非常有兴趣,产生了水下机器人智能终端研发的想法。

经由团队组建、市场调研等前期事情,项目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可以依赖学校电机学院数控加工机床进行配件及外壳的设计和加工,辅以AI识别研发,项目得到了昆明红珊瑚潜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投资共同研发该项目。
水下终端项目从2023年12月12日启动,经由270余天的研发,自组建团队后,项目完成了三个产品:一是闭式呼吸循环装置,这个装置利用可循环接管二氧化碳的事理,将一个气瓶单位潜水利用时长从50分钟提升到了120分钟;第二个产品是智能便携终端,大小仅一张A4纸的三分之二大小,可由潜水员下潜水中时随身携带,该终端利用声纳图片AI识别系统,对水下状况进行快速搜索和图片传输及识别。
预留6个外接接口,在未来可外接水下通讯设备。在水下掌握机器人,监视看CCR状态等。
这一电脑终端由红珊瑚公司在水深18米的水下进行了测试,一样平常来说,水下18米,像极清澈的抚仙湖,能见度也只有1-3米的范围,在较浑浊的水下,能见度更差,但声纳反射的图片,经由终端AI识别,则能对200米的范围,进行360度地毯式的征采和反馈。
项目的第三个产品研发,是潜水机器人的研发,在水下可以行进式搜索。
据项目卖力人李应斌先容,目前产品正在进行迭代,从一代更迭至第二代,产品预设了较多的智能外接端口,可以使智能终真个能力更大地提升。
目前,团队由学校蒋晓川教授作创业辅导,由云南省水下接济专家库专家朱明作顾问,团队成员由电器技能学院的李应斌、董玉荣、以及数控专业的宋贵东、电子商务专业周萌娜和唐汭组成。
部分产品已进行了专利申请。
来源:都邑时报
编辑:杨理锐
一审:钟玲
二审:许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