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科技 » 中国芯片现状,芯片股票龙头前十名。

中国芯片现状,芯片股票龙头前十名。

福州有家装饰工程通讯 2024-11-1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如何看待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的生产状况如何

2019年的事情了。去年中芯国际在第二季度就宣布该企业可以用产14纳米工艺的芯片了,并且良品率达到了95%。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在此之前我国只能生产28纳米工艺芯片。28纳米到14纳米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还跳过了一个20纳米。

但中国的14纳米制程芯片,与国际顶尖的半导体企业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人家的7纳米早就上市了,5纳米都已经快实现量产了。但中国在没有技术帮助的情况之下,一切都要自主摸索,能够取得今日之成就,已经是十分不易了。

中国芯片现状 中国芯片现状 智能科技

我国14纳米制程芯片的量产成功,意味着中国已经踏进了芯片制造领域并占据有一席之地,这个突破口一旦被打开,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努力,中国芯片必能崛起,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估计再有个10年的时间,我国的芯片产业就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只是在这10年里,我们还要加大投入,加倍努力。

中国芯片现状 中国芯片现状 智能科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过要想达到国际高端水平,有一个坎很难迈过去,就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光刻机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我国是可以生产光科技的,但是用于生产高端芯片的光刻机,这需要从荷兰进口。如果这一核心设备被荷兰卡住了脖子的话,将来我国的芯片制造还是会受制于人的。

在芯片发展这个事业上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无论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要投入多少资金,我们都要尽快攻克芯片这个难关。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芯片已经成为制造业行业的大脑了。尤其是高端芯片推动的我国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芯片的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制造业,包括国防工业未来都能够很好的很顺利的发展下去。

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南方厂)内,中国首条14纳米生产线上,一颗颗14nm制程芯片正新鲜出炉……据报道,2019年三季度,中芯南方厂第一代14纳米FinFET工艺已成功量产。按规划达产后,中芯南方厂将建成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集成电路先进生产线。

本来按照2014年的芯片产业发展纲要要求,是到2020年16或者14纳米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届时要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但现在看来,中芯国际中芯南方厂14nm芯片生产线的投产让这个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了。

其实这些年来,中国的芯片制造成长速度非常之快,而中国芯片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非中芯国际莫属。据调查显示,目前全球晶圆代工厂市占率前三名分别为台积电(TSMC)、三星(Samsung)的与格芯(GlobalFoundries),中芯国际则位列第五。

中芯国际已经是中国当之无愧的芯片巨头,截至2019年底,中芯国际专利申请总量超1.6万件,授权总量超1万件。2019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营收达到8.2亿美元,单净利润就有0.85亿美元之多,较去年营收直接增长1014%。

而除了中芯国际之外,有能力独自研发芯片的华为海思也宣布开始对外供应芯片了。据报道,华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已经开始向除了华为之外的其他企业供应芯片,并发布了发布了第一款针对公开市场的4G通信芯片,未来中国芯片自给率肯定会逐渐提高到自给自足的地步。不过就在中国芯片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却在自家芯片产业断供而担忧。

据悉,美国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已经越来越依赖在境外制造的芯片,因为它们一直以来的模式都是把芯片制造代工环节交给国外企业,自己只保留IC设计技术,但长此以往下去,美国芯片代工企业必将消失殆尽。

为此,美国近来一直呼吁该国高科技产业CEO,鼓励他们在美国重建半导体生产线,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于是美国又有别的想法了。比如2018年中企想要购买荷兰阿斯麦(ASML)公司一台价值1.5亿美元的EUV(极紫外光刻机),光刻机则是半导体生产制造环节最重要的核心设备,但荷兰ASML公司却苦于无法获得出口许可证而无法顺利对华出口,其背后正是美国在不断劝说。

要知道,中国芯片企业一直在追赶以日美韩为代表的领先芯片技术,中芯国际目前最高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在12-14nm左右,只要有高端光刻机的加入,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而另一方面美国正准备用补贴鼓励国内重建芯片生产线,然而芯片工厂的成本可能高达150亿美元(约合106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技术、供应链和运营等方面的成本,补贴难度其实超乎美国想象。

消息领先一步,财富更近一步。关注「金十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

已经是旧闻了,14nm的芯片于去年第三季度就量产了

一、中芯国际14nm去年3季度量产成功,今年一季度产生营收占比1.3%

关于14nm的芯片,其实在去年3季度就已经被中国芯国际量产了,并且进展相当的顺利,2020年一季度,根据中芯国际的报表,14nm的芯片产生的营收已经占比1.3%,虽然占比不多,但很明显,进展非常好的。

而前段时间网上一直传的华为麒麟710A,就是采用中芯国际14nm工艺生产的,所以现在才说生产线投产,是旧闻了。

二、14nm可以搞定国内60%多的芯片

由于目前台积电已经进入5nm,而三星今年也将进入5nm,所以很多人认为14nm比较落后,当然较落后是事实,但对中国芯而言,意义重要,因为14nm就可以搞定国内60%多了。

因为目前国内至少有60%的芯片是采用14nm或更落后的工艺来生产的,只有在手机这些尖端科技产品上, 才需要5nm、7nm等芯片,事实上大量的其它产品,14nm的芯片就够用了。

当然,最后再说一下,别看14nm芯片能够量产了,但其实还是依赖美国的产品,尤其是半导体设备,材料,还有光刻机等,这些都不是国产化,所以其实别看实现了14nm,但依然无法自主决定为谁生产芯片,还要听美国的话。

这也是目前比较尴尬的一面,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去美化,如果生产线全是国产货了,那就真的再也不怕补卡脖子了。

如果情况属实,那值得赞赏。14nm芯片不算很落后,说明中国在芯片领域经多年努力已经有进步了,再接再厉慢慢的攻破7nm以下的芯片,技方面需要慢慢的摸索,借鉴,累积,总结。可能会很难,需要很长时间,但不要放弃终究会慢慢突破。

国内首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实现量产,说明国内的芯片制造技术又向前迈了一步,迟早会追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只不过要清醒的认识到,这条生产线所用的光刻机还不是国产的,而是进口ASML公司的DUV光刻机。据报道称这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在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了量产。之后,中芯国际南方厂将还建成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先进集成电路生产线。这么来看的话,用到14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都可以立足于国内进行生产了。至于这条生产线的生产状况现在如何,并没有太多的消息报道出来。个人觉得,中芯国际会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的。

首条14纳米制程工艺芯片生产线建造的意义十分重大。

众所周知,芯片的能耗和性能与制程工艺息息相关,越低的制程工艺,就意味着同样面积的芯片上可以放置更多的晶体管,性能也更强。此外,晶体管的体积越小,发热也就越少。这就是说,越小的制程工艺,可以带来性能和功耗的双提升。在这条14纳米生产线建造之前,国内最好的制造工艺还是中芯国际于2013年开发的28纳米制程。可以说,在6年时间里国内的芯片制程工艺是没有大的突破的。但是突破了14纳米制程工艺之后,就可以向10纳米,7纳米制程工艺进发了。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工艺芯片的良率已经达到了95%,已经没有了量产的阻碍。下一步就是直逼7纳米制程的N+1和N+2制程工艺了,也就是说会直接跨过10纳米制程工艺。

要知道,有了光刻机并不一定可以制造出先进制程的芯片。台积电可以用DUV光刻机研发出7纳米制程工艺,但是三星和其他厂商就不行,这就是技术和工艺问题了。虽说中芯国际用的光刻机不是国产的,但是贵在掌握了芯片制造的先进工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比有先进的光刻机更加重要。毕竟国内制造出EUV光刻机只是时间问题,当研发出来后,直接替换掉ASML的产品就行。国内28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快要交付了,届时完全可以替换掉ASML的光刻机,用于中芯国际研发的14纳米,N+1,N+2制程生产线,以打破米国的封锁。

首条14纳米生产线建造的疼点所在

主要就是这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使用的并非国产设备,在根本上容易受制于人。也就是这次米国发动的制裁,导致中芯国际也无法为某些客户制造芯片。所以说,除了掌握先进的制造工艺之外,还要掌握先进的光刻机,必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完全使用国产配件。这样不仅仅会带动就业,也不会再受制于人了。

国内首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实现量产有着重大的意义。

到此,大家对中国芯片现状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中国芯片现状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标签:

相关文章

中国芯片现状,芯片股票龙头前十名。

如何看待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的生产状况如何2019年的事情了。去年中芯国际在第二季度就宣布该企业可以用产14纳...

智能科技 2024-11-17 阅读 评论0

无人机就业前景,无人机驾驶证怎么考取。

无人机以后的就业前景无人机将来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原因: 首先,随着远程遥控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从事农业、地质、测绘、建筑等诸多领域...

智能科技 2024-11-17 阅读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