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理解,市场监管部门综合管理加油机“偷油”作弊,2023年查处加油机作弊违法案件829件,涉案金额10.87亿元,移送法律机关42件。
加油机作弊有家当链
在重庆市某区县加油站内,随司法职员看到,3台加油机内部各加装了一棕一白2根电线。进入加油站“网络监控系统(模式1)”,点击键盘“Ctrl+Shift+G”后,弹出“设置”界面,通过在此界面设置不同参数,加油机可“偷油”10%乃至20%。

“我们在查处案件时创造,一批流动性很强的‘背包客’(造孽技能职员)主动上门,帮加油站造孽改装加油机。这些‘背包客’按一把加油枪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价格,将加油枪对应的原计控主板改装为具有‘偷油’功能的作弊主板。”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司法总队产品质量支队副支队长黄剑说,这些“背包客”每每选择市场霸占率比较高的老品牌加油机进行技能破解,以向更多加油站推销他们的作弊产品。
重庆市某区县涉案加油站卖力人说,2022年4月,在“背包客”推举下,他花费2万元改换了加油机计控主板配件,通过后台电脑操控,可以一键“偷油”;截至2023年8月案发时,不当获利60余万元。
2023年3月,根据公安部门供应的线索,浙江省江山市市场监管部门检讨一家问题加油站时,创造该加油站5台加油机安装了既可“偷油”又可偷税的作弊计控主板。
“经调查,作弊加油机加油时,可以‘偷油’2%,远超国家计量规定的加油机最大许可偏差±3‰的哀求;涉案的加油机还隐蔽了11.14万升的发卖数据,涉嫌偷漏税90余万元。”江山市市场监管部门事情职员说。
加油机原厂计控主板和非原厂主板比拟图。(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司法总队供图)
加油机“偷油”偷税,离不开一些厂家或技能职员的支持。2023年3月,黑龙江大庆公安机关在联合司法检讨中创造,辖区内某加油站移动加油车存在“偷油”功能。经查,涉案作弊移动加油机系南方某公司生产;该公司在生产移动车载加油机过程中,勾连技能职员实现遥控加油机达到“缺斤少两”功能。自2017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向全国多地发卖此类作弊加油机4万余台,涉及20余个省份。
案发后,公安部门抓获加油机经销商、加油机利用职员,以及问题加油机生产公司财务、技能、发卖等关键环节犯罪嫌疑人26人,成功打掉一家作弊移动加油机生产厂商,扣押作弊移动加油机主板2000余个。
问题加油机一键作弊监管难
根据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加油机利用过程中,必须接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一年两次的逼迫检定。同时,根据国家计量检定干系规程,2006年9月8日往后生产的加油机必须加装防作弊装置(自动锁机功能)。有这些监管方法,加油机为何还能“偷油”?
业内人士表示,问题加油性能顺利“偷油”,有的是物理铅封被人为毁坏,市场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创造;有的是部分问题加油机原装软件程序有猫腻,但肉眼难以辨别。加上问题加油机具有一键作弊、一键复位或断电清零功能,司法职员面临违法行为创造难、取证难和固证难困境。
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司法总队在重庆某加油站检讨加油机主板是否被改动。(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其余,安装了作弊软件的加油机,还可通过打消偏差历史数据办法,实现正常加油,让加油机自锁功能失落效。”河南致和法律鉴定中央干系技能卖力人说。
一些税务干部表示,加油机通过改换具有税务作弊功能的计控主板,可以实现偷税目的。在浙江省德清县,当地一问题加油站通过改换加油机计控主板,隐蔽员工加油卡数据,涉及偷漏税业务额达800余万元。
四川省盐亭县公民审查院去年办理了一起加油机“偷油”漏税案件。干系卖力人剖析,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分别对加油机计量和税控进行监管,未形成出油总量、加油计量、报税量三方数据监管闭环,导致问题加油机处于监管盲区。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安邦表示,通过改变加油机信息系统功能“偷油”偷税的,如果达到一定环境,可以构成毁坏打算机信息系统罪、诱骗罪和逃税罪。
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 让群众不“油”虑
为让群众不“油”虑,国家税收不流失落,2023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综合管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方案》,决定从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开展综合管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
根据该方案,国家有关部门将聚焦改换计控主板、修改微处理器代码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加油机监控微处理器等关键零部件监管和加油机型式批准、计量检定、安装、维修等环节监管,斩断加油机作弊玄色家当链;并加强加油机作弊甄别鉴定技能研发运用,从根本上遏制计量作弊、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针对问题加油机作弊行为创造难等问题,浙江、重庆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事情职员建议,加快建立以电子铅封、远程监控、数据联动为紧张内容的燃油加油机警慧监管平台培植,特殊是将加油站储油罐进出油量、加油计量、报税量纳入实时监管和数据共享范畴,通过大数据比对碰撞,让问题加油机无处遁形。
此外,根据计量法履行细则,利用不合格计量用具或者毁坏计量用具准确度和假造数据,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丢失的,责令其赔偿丢失,没收计量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00元罚款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建议提高惩罚额度。
来源:新华视点